摘要: 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思想渊源也许可以追溯到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英国功利主义哲学,但其直接奠基却是产生于19世纪50-70年代的“边际革命”。在此期间,德国的戈森、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以及法国的瓦尔拉斯等人差不多同时但又都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学说建立在效用可以直接计量的假设之上,因此也被称为“基数效用论”。 简介 基数效用论 示意图 基数效用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普遍使用的概念。基本观点是:效用是[阅读全文:]
摘要: 戈森第二定律也称边际效用相等规律、边际效用均等定律、享乐均等定律 什么是戈森第二定律 所谓边际效用就是指最后增加的那个产品所具有的效用,产品的价值取决于其边际效用。一种商品对于一个人来说,其额外效用是随着总消费量的每一次增加而递减的。道理很简单,你吃第一个苹果的效用是5个单位的话,你所吃的第二个苹果的效用可能变成4或3个或者更少的效用单位。这一定律也就是现在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戈森第二定律又称边际效用相等规律、边际效用均等定律、享乐均等定律,是指在物品供给有限和人的欲望无限的情况[阅读全文:]
摘要: 简介 边际收益递减一直被奉为经济学的金科玉律,然而自扬格1928年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发展》一文算起,收益递增经济学也有7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此现象的突破性论文层出不穷,也算异军突起,自成一体。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所谓的边际收益递增呢? 边际收益递减一直被奉为经济学的金科玉律假定边际收益递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稀缺性。既然资源是稀缺的,那么就会引出争夺资源的竞争,而在竞争之下收益就会递减,直至与边际成本相一致从而达成所谓的均衡。而收益递增说所强调的是胜者通吃(winner—take—most),也[阅读全文:]
摘要: 简介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克拉克的工资理论主要运用的是静态分析,他是在没有任何经济扰动的情况下,在社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人口、资本、技术、组织、消费倾向等)没有变化的条件下,经济自发力量对于财富生产和分配的决定所起的作用的分析。他认为,工资决定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即厂商雇佣的最后一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劳动的边际产品。因此,如果继续增加劳动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少于前一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品。这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克拉克就是用边际生产力概念来解释工资水平。他认为[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资料 边际生产力论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的乘积,即: MRP=MP×MR ,因此,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取决于两个因素:⑴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边际物质产品(MP)的变化;⑵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MR)的变化。 特别地,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带来的产量称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或劳动边际收益产量;最后追加的那个单位资本所带来的产量称为资本边际生产力或资本边际收益产量。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石。边际生产力理论是用于阐明在生产中相互合作的各种生产[阅读全文:]
摘要: 什么是边际革命? 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被称为边际革命。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 边际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持续到二十世纪初,相继二、三十年,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应该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和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他们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先后出版了各自的代表作,并不约而同地讨论了同一个问题,即价值由什么决定。 [编辑]边际革命的重要内容 [阅读全文:]
摘要: 简介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指出售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低于价格。原因是:为销售所追加的这一单位产品,所有在此单位以前出售的产品的价格都必须有所降低。在非完全竞争(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销售量同价格成反比。如果需求弹性大于1,即售量的增加的百分比,快于价格降低的百分比,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而增加,尽管不是同比例增加,平均收益下降,边际收益为零;如果需求弹性小于1,这时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而减少,平均收益更快下降,边际收益为[阅读全文:]
摘要: 起源 约翰·霍布森约翰·霍布森在《工业与财富》(1914年)一书中首创“边际主义”一词,用以概括经济学家们所接受的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它首次出现在“‘边际主义’在学术界已被普遍接受”这句话中。当然,接受的是思想而不是“边际主义”这个词。从上下文来看,霍布森是在贬义上用这个词的,因为他发现这个概念有缺点,而且其政治结论也不受欢迎。他在《工业与财富》中用了7次“边际主义”这个词。霍布森在1909年曾把使用边际分析的经济学家叫做“边际主义者”。 “边际主义”这个词在霍布[阅读全文:]
摘要: 基本定义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1] 基本概念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效用价值论(主观价值论)的价值尺度是指满足人的最后的也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 效用价值论在17~18世纪上半期资产阶级经济学著作中已有明确表述[阅读全文:]
摘要: 边际效用价值论 概述 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庞巴维克。边际效用价值论是边际效用学派理论的核心和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价值由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效用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边际效用则指每增加购买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量。边际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价值并非实体,也不是商品的内在客观属性。价值无非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即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与评价”。他们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价值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