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厂商规模无关论的概述 近年来,以杨小凯等人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者提出厂商规模无关论,对规模经济理论提出质疑,这一理论在经济学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重 视。 厂商规模无关论为我们揭开了厂商规模、递增报酬、经济增长等之间内在关系的谜底。这一思想以斯密、阿林·杨格(Allyn Young)、斯蒂格勒(Stigler)、科斯 (Coase)、张五常、杨小凯和黄有光等人为主要代表,是一条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不同的理论发展轨迹。它意味着,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增长和递增报酬的源泉,厂商规模同经济增长并没有[阅读全文:]
摘要: 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The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简称DLM Th 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eory)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主要流派有工作竞争理论、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激进的分割理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Lester C.Thurow,P. B. Doeringer,M. J. Piore等人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这种理[阅读全文:]
摘要: 伯克二元结构理论:一种从社会经济结构上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 简述 二元结构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发展中国家一种经济现象的描述,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也是普遍存在的。“二元”一词通常来说是指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或国际间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分化。最初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伯克(Booke,1933)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的研究中把该国经济和社会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 伯克二元结构理论荷兰殖民主义者所经营的资本主义部门,他当时的研究仅仅限于对二元结构的一种单纯的[阅读全文:]
摘要: 人物概述 罗伯特·恩格尔 罗伯特·恩格尔,美国人,1942年11月出生在美国纽约州锡拉丘兹,经济时间序列分析大师,瑞典皇家科学院称,恩格尔的ARCH理论模式现已成为经济界用来进行研究以及金融市场分析人士用来评估价格和风险的必不可少的工具。2003诺贝尔经济学奖最终授予了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两位计量经济学家。这是继首届1969年和2000年之后计量经济学第三度获奖。 生平简介 罗伯特·恩格尔1942年11月出生在美国纽约州锡拉丘兹。 1964年从威廉姆斯学院(W[阅读全文:]
摘要: 恩格尔简介 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恩斯特.恩格尔(ErnstEngel,1821-1896),德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社会统计学派中的主要人物。 恩格尔1821年3月21日出生在萨克森邦的德累斯登。1851年,出任萨克森邦的统计局长,从此开始了他作为政府统计官员的生涯。 由于恩格尔长时期领导萨克森邦和普鲁士邦的统计工作,前后达三十多年,有着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同时又有深湛的统计理论知识,因此他在当时的德国和国际统计界享有盛名。 恩格尔主张,统计学应当既[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恩格尔曲线 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它是以19世纪德国的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 (M为收入,X为需求量) 由来 恩格尔一直致力于研究家庭收入和各项支出之间的关系,在1857年,他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即随着收入的上升,食品在总支出中的比重是下降的。从统计结果来看,世界各地小至家庭,大至国家基本上都遵循这一定律,因此我们常常将恩格尔系数即食品在总开支中的比重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通常认为,恩格尔系数超过50%的[阅读全文:]
摘要: 经理效用模型概述 威廉姆森(1963,1967)提出经理效用(Managerial Utility)模型。他假定经理不寻求使得股东效用最大化的最大利润政策,而是执行使他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政策。在执行政策时,经理有自行决断的权力。 所谓经理效用,是指经理从某种方式的支出中得到的满足。在威廉姆森的模型中,经理的效用函数包括薪金、津贴、自行支配的投资基金、安全、权力、地位、威望和职业的优越条件等变量在内。 鲍莫尔曾提出销售最大化假说,即如经理人认为自己的报酬和职业威望更多的取决于销售额而不[阅读全文:]
摘要: 经理主义理论(Managerialism),也称管理主义理论 经理主义理论概述 缪勒(Mueller)在1969 年提出经理主义假说,认为经理的报酬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因此经理具有很强烈的扩大公司规模的欲望,这种动机促使经理通过并购扩大公司规模来增加收入和提高职业保障程度。马克斯、威廉森等认为经理的主要目标是公司的发展,并认为已接受这种增长最大化思想且迅理发展的公司最易产生并购行为。但是卢埃林(Lewellen)和亨茨曼(Huntsman)在1971 年的实验结果则表明,代理人的报酬与公司的投[阅读全文:]
摘要: 观点 关于菜单成本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曼丘提出的菜单成本和经济周期论、阿克洛夫和珍妮特·耶伦提出的近似理性周期模型、劳伦斯·鲍尔和戴维·罗默提出的实际刚性和货币非中性论。 菜单成本论源于菜单 菜单成本论是通过调整价格的实际成本或风险成本来说明价格粘性。早期菜单成本论从格调整的实际成本出发解 释价格粘性和经济周期。厂家每次调整价格都要花费成本,如研究和确定新价格,编印价目表,更换价格标签,全都有成本支出,这类成本相似于餐馆打印新菜单所需的成本。所以早期的新凯恩斯主义把这类成本叫菜单成本。[阅读全文:]
摘要: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例如,消费者消费了巧克力与唱片,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衡量,也无法加总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数来表示,但他可以比较从消费这两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如果他认为消费l块巧克力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消费唱片所带来的效用,那么就叫一块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