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   
[0] 评论[0] 编辑

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Commodity circulation)

目录

商品流通的概念 编辑本段

  商品流通是指商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相对于商业的概念而言,商品流通的概念有了很大延展,将其由过去的行业的概念上升为产业的概念,并成为第三产业的基础产业和主导构成部分,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国内商业、对外贸易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仓储业等。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完成由商品到货币和货币到商品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涉及到商品价值形态的转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又涉及到商品实体的位置移动。商品通过买卖活动而发生的价值形态变化和所有权的转移,叫做商品的价值转换,简称“商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实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和在流通领域内的停滞,叫做商品的实体运动,简称物流

  商品的流通过程,实际上是商流和物流的统一。一个个商业经营组织,构成商流与物流的主体,促进商流与物流的顺利完成。如果从纵向商品流通的角度来看,这些商业经营组织形成一个个的商品流通环节,环节与环节之间,形成商品流通渠道。正确认识商业环节、商品流通渠道的本质特征,对于合理地设置商业经营组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反之商品流通业的发展又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趋于成熟。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商品流通业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商品流通的技术水平也随着国家经济质量的提高在不断提高。这一点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商品流通业发展史可以得到印证。


商品流通的内容 编辑本段

  商品流通包括经营环节和仓库环节两部分内容:

经营环节

  商品在转让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商品价值随着商品的买卖活动而发生转移,每转移一次就发生一笔购销额,就要进行一次结算。因此,经过一次买卖行为,就形成一道经营环节。经营环节也叫结算环节。

仓库环节

  商品实体在运行过程中的停顿,即商品储存。商品进出仓库一次就是一道仓库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经营环节和仓库环节是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商品不经过买卖,就不能实现价值的转移。当商品买卖行为发生后,随着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交易双方就要办理开票、托收、结算、记帐等事务,在完成商品价值转移的同时,商品实体的运动也跟着进行,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


商品流通的分类 编辑本段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由什么样的监护人带入市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采取何种产销形式和经营方式,经过哪些环节完成商品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旅行,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商品本身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商品所有者的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商流与物流的关系等。

  从商品本身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来看,

  一、是要受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模条件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的规模越来越扩大,社会商品交换的深度和广度亦不断升级,许多地方性的产品卷入全国市场的流通,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必然相应要求增加流通环节和延长扩大流通渠道

  二、是要受商品的自然属性的制约,商品越容易变质,体积越大,越不易于运输储存,它离开产地的距离就越近,流通渠道就短,环节就少;反过来,商品体积小,价值大,不容易变质,它离开产地的距离就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储存运输手段的进步,可以使一些瓜果蔬菜也能够远距离运销,但这和上述规律发挥作用并不矛盾。

  三、是受商品社会属性制约,越是生活必需品,例如粮食、棉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重要,行销的范围就越大,行销网络的密度也会加大。

  从商品所有者的状况来看,这些所有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小的经济单位。所有者单一,规模过大、则流通渠道也会趋于单一,反之,就会出现多渠道。但是,所有者成分过分复杂,规模过小,会造成流通渠道的混乱,阻碍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

  从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来看,商品流通与交通运输是密不可分的。商品流通的扩大,是推动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完善发展的强大经济动力,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又能促使商品流通扩大,这是—种良性循环的关系。如果某一地区交通运输不发达,要与外地进行商品交流,必然要进行多次倒手、中转、装卸、增加很多环节,影响渠道的畅通。可见,交通运输越发达,进行同样距离同样规模的商品流通,所经历的环节越少,渠道越短。

  从商流与物流关系的角度来看,呈现出相互结合、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三种状态。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商流和物流是结合在一起的,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引起商品实体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对流通渠道的形成与选择并没有明显影响;

  第二,在商流与物流相分离的情况下,无论是商流在前,物流在后,还是物流在前,商流在后,或者光有商流,没有物流,都使商品流通呈现出价值实体与物质实体相分离的双重渠道,双重渠道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利于促进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

  第三,商流与物流相互制约的情况有两种,或者是商流不合理导致物流不合理,或者是物流不畅通导致商流停滞,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流通渠道的不畅,因而应积极创造条件,协调二者的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和决定商品流通渠道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商业环节从而影响流通渠道,由此可见,正是商业环节的有与无,多与少,才形成了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并存的流通渠道体系。


商品流通的渠道 编辑本段

1、商品流通的直接渠道

  这种渠道的典型公式是:生产者———消费者。商品交换没有中间人介入,产销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是直接流通渠道。这时商品生,产者同时又是自己产品的商人,而没有形成任何商业环节。

  首先,这种渠道与简单商品生产相联系,由小商品生产者附带兼营销售业务。由于商品生产、商品消费的规模很小,生产与消费的时空矛盾不大,市场范围狭小,生产者与消费者有条件在交换小直接见面。特别是当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农民在城集贸易市场上将自给有余的商品或少量以交换为目的的产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仍然是最经济最合理的商品流通形式,既方便消费,又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当然,通过直接渠道进行流通的并不限于地产围狭窄的产品,如某些地产地销的手工业产品,也都适宜通过直接渠道进入消费,以节约流通费用,省流通时间

  其次,许多商品的自然属性,也决定必须通过直接流通渠道进行流通,如某些易于变质、不便储存的农副产品,应尽可能缩短商品的在途时间,尽快进入消费领域,只有直接流通渠道最为快捷。

  再次,在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直接流通渠道的地位有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发展趋势。一是在当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常出现集中生产对应集中消费,大规模生产对应大规模消费,直接流通渠道是最为经济合理的流通渠道。二是某些高科技产品,需要完全按照用户的要求,甚至在用户的直接监督下进行生产,因而不需要任何商业环节介入其中。三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接触越来越方便,使得生产者完全可以进行小批量生产而代替过去的大批量生产,为每一个消费者设计生产服装、设计生产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从而实现产需直接见面。

  当然,同是直接流通渠道,同是生产者———消费者的过程,在高科技条件下与在小商品生产条件下会有许多质的区别。

2.商品流通的间接渠道

商品交换以商业为媒介进行,形成了产销分离的间接流通渠道,这种流通渠道因为主要由商业环节构成,因而又可以被称为商业渠道。间接流通渠道与发达的商品流通形式相对应。商品流通间接渠道的具体形式是:

  (1)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

  (2)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3)生产者———产地采购批发商———中转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这三种流通渠道,加上前面讲的直接流通渠道,构成商品流通渠道体系。这四种流通渠道同时并存,正常运转,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商业内部批发零售分工的客观必然性、批发商业独立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多环节渠道(即长渠道)存在的客观必然性,首先是由于商品产销矛盾不断扩大造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的销售范围越来越广,流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与消费在时间、空间、品种、规格、档次、数量等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生产集中消费分散,或生产分散消费集中的矛盾,生产的单一性与消费的多样性的矛盾,生产的时空局限性与消费的时空无限性的矛盾,都需要靠商业的多形式、多功能、多渠道来缓解或解决。


国际商品流通的发展 编辑本段


美国商品流通业发展概况

  美国的商品流通业在世界上是比较发达的,其零售商的数目几乎占全球前200名零售商的一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近些年来一直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名列前茅。美国的商品流通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只有38个洲,人口大概为5600万,有65%的人生活在农村。由于交通尚不发达,人们相互之间信息闭塞,流通业的发展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在当时每桶面粉的批发价为3.74美元,而在农村的杂货店却卖到了7美元的现实条件下,批发商是商品供应链上巨额利润的获得者。在这种情况下,邮购业务得到了大力发展。邮购商通过大规模采购,借助铁路和邮政运输,免费为农村送货和邮寄包裹,为农民提供廉价商品和优质服务,这种邮购销售方式赢得了大多数农民的喜爱。在这一时期,商品流通渠道主要还是由制造商主导。

  到了20世纪初,由于汽车的普及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消费者有了更大范围的选择。同时实行大规模生产的制造商已经在美国经济中出现,美国的城市开始发展,许多农民放弃了农场而加入到城市的工厂当中,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提高。从1900年到 1920年,短短20年时间城市人口就远远超过了农村人口。城市的居民习惯是在城市商店里购物,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购物习惯的改变,零售商店得到大力发展。20世纪 20年代和30年代,连锁零售店得到迅猛的扩张。上世纪40年代,美国的零售业开始外扩,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由于连锁经营业态的出现和发展,这一时期的商品流通渠道中层级减少,制造商对零售商的依赖开始增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市民不堪城市的嘈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之忧,纷纷从市区迁居到市郊。伴随着这一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在改变。过去,人们逛街往往喜欢去市中心,但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发展和完善,以及郊区购物中心的兴起,市中心已不再是消费者的首选。于是郊区的大型购物中心、折扣店、会员店等零售业态得到了充分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零售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零售业呈现出不断集中的趋势,新的零售业态不断涌现。


日本商品流通业的发展

  日本的商品流通业对日本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国民收入、消费方式、人口及就业状况等方面。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商品流通业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前

  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情况是重工业比较发达。重工业的产值平均能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7%,工业水平居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第5位。但这一时期的日本商品流通业并不发达,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居住地比较分散,所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有多层级的批发商,从而形成了日本零售企业规模小、分散、零细、过剩的特点,整个商品流通系统的效率低下。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零售业态为刚刚出现的百货商店

第二阶段: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末

  这一时期为日本经济的战后重建阶段。战争对日本经济造成重创,使日本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但日本政府能够审时度势,依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该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比如,战后初期,针对经济的全面衰落,日本政府首先从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入手,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缓和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窘迫状态。生计问题解决后,日本政府又开始重点扶持基础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使整个工业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正是这种阶段性的经济发展策略和有步骤、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经济发展方式,让日本在战后短短几十年内由一个经济几乎全面崩溃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在经济重建期,由于物质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在这一阶段人们的需求基本同质,大多是一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百货店这种零售业态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其竞争能力都得到加强。但整个商品流通系统基本呈现出比较散乱的局面。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发展速度相当惊人,新技术大量引进,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就是在这一时期,日本经济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已得到极大满足,转而开始追求一些奢侈品的消费,追求精神层面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对黑白电视机的旺盛需求,就反映出那一时期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已开始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制造厂商。为适应大规模消费市场的出现,制造商开发并导入新的生产技术,引入新的生产设备,大批量进行新产品的生产。反过来,为使产品实现更大规模的销售,制造商又通过搞各种营销活动,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不断开拓产品的销售市场,形成更大规模的消费。

  在这一时期,商品流通系统主要由制造企业主导支配。超市、大型家电专卖店等零售业态也开始出现。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发展已经成熟,高速经济发展时期潜藏的隐患开始出现,再加上世界经济的影响,日本经济开始出现波动,但日本仍然具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实力。

  在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发达和消费者收入的提高,人们消费品的选择范围及选择的地理区域扩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渐趋成熟,消费者的需求也呈现出差异化。人们更多地是追求自我选择和有个性的消费,不再盲目跟随潮流。针对这样一种消费特点,专业大量贩卖店的零售业态开始出现,该业态主要是集中于特定商品领域进行销售,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可供多样选择的商品型号。另外,就是便利店的出现,便利店主要是针对特定区域的消费者开设,为其家居生活提供便利。此外,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制造商需要更加贴近市场,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准确把握消费动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慢慢呈现出一种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趋势。而消费者也逐渐成为流通领域变革的主导者。


国际商品流通业发展趋势

  通过对资料研究发现,国际商品流通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通过对近几年全球商品流通市场中销售额的分析可以发现,整个商品流通市场的集中度已经比较高,并且处于不断集中化的过程中。比如,1998 年全球前10名零售商的零售额占到全球总零售额的23%,1999年则上升到26%,2000年则又上升到28%,从中不难看出商品流通市场不断集中的趋势。

  资料研究还显示: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商品零售业态出现快速集中的趋势。比如英国,当其人均GDP从1992年的12500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4000美元时,其每千人拥有的零售网点数也从1992年的6个下降到1997年的4个。

  零售商逐渐成为商品流通链条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商品流通链即商品供应链的主要职能从制造商和批发商向零售商不断转移,零售商成为供应链的主导者。同时,零售商通过改变交易方式使商品供应链效率不断提高,获得了供应链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零售商与制造商直接交易越来越多,经销商地位逐渐衰落,零售商成为缩短商品供应链的决定力量。目前,零售商与供应商的直接交易差不多占到商品供应链结构的50%。大部分国际连锁零售企业已从产品间接进口逐步过渡到产品产地的直接进口。减少了中间流转环节,降低了运营成本,确保了在市场上的价格优势。

  商品流通中的零售业态与交易范围不断发生着变化。二战前,零售业态主要是传统百货,以单店经营为主,经营区域小,商品的采购也多集中在本地。二战后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零售商开始研究消费者,采购的区域也不断扩大,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数目不断增加,因此零售商的议价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大型的零售商开始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商品采购。采购范围的扩大,不但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而且优化了产销体系,使得规模生产和优势成本生产成为可能,大大降低了整个商品供应链系统的成本,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效率。

  商品流通中的零售环节向深度专业化和专业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零售业态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每一阶段业态的发展无不适应于所处阶段的社会经济情况及消费者的需求而发展的。零售业态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综合化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业态为百货商店。然后是专业化和细分化的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连锁经营店折扣店便利店大卖场迷你店品类杀手等业态。由于“品类杀手”业态的发展以及购物中心的出现,零售业态的发展呈现出专业化和专业集成化的特点。

我国商品流通业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编辑本段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商品流通市场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连续十多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截至2000年,我国的商品流通市场的销售额在世界已排到第四位,仅次于美、日、德。而且我国商品流通的业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由传统百货为主的单一业态发展到百货商店、连锁店、折扣店、便利店、大卖场等多种业态,尤其是连锁超市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我国的商品流通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已经发展了近200年的国外商品流通市场相比尚处于低级阶段。

  我国的零售企业大多规模小,前几名零售商的零售额占整个零售市场份额的不足20%,在这一点上是很难与国外的大型零售商相比的。虽然,我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但由于缺乏成熟的商品流通市场,所以规模消费并没有真正形成,商品流通系统的主导权依然是掌握在制造商的手中。再有,我国的零售企业普遍存在高负债率和低利润率并存的情况。我国零售企业的负债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平均净利润率却不到2%,这是因为我国零售业的管理技术和硬件设备相对落后造成的。应当说,我国零售企业的盈利大都是靠供应商的进场费、广告费、促销费、节庆费在支撑。由于零售企业处于商品物流的中枢地位,对供应商有一定的优势,但靠“榨取”供应商来获取利润,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我国的制造业造成较大的伤害。

  2004年12月11日,我国的零售业正式对外开放,国外的零售商已大批量地在我国展开业务。郎咸平在其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国外的零售商一方面会利用其规模优势和全球化采购平台降低商品成本;另一方面会利用其成熟市场的盈利支持新兴业务区域的战略性亏损,从而与我国的零售商展开竞争。面对国外零售商的严峻挑战,根据国际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我国的商品流通商应做好以下几点:

  进行以目标客户为导向的业态优化和服务创新。我国的零售商应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循着国际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符合当前消费者需要业务模式,在此基础上加大服务创新的力度,制造品牌溢价效应。

  以专业化经营的态度,专注于建立满足目标客户核心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与经营的差异化。我国的零售商在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基础上,要认真学习吸收外国零售商的先进管理技术,围绕自身目标客户的核心价值,专注于一点深钻下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避免同质化经营和恶性竞争。

  建立易操作的标准和准则,使快速复制与扩张成为可能。我国的零售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规模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规模经营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而要实现规模经营,连锁复制是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有复制的标准,按照标准复制来提高复制效率,最终达到规模扩张的目的。

  提升零售技术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本文已提到相对于国外零售商来说,我国零售商的管理技术还比较落后,而国际商品流通业的发展特点又说明零售技术是零售商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国的零售商需要在提高零售技术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才能提高与外国零售商的竞争能力。

  面对国外具有先进管理水平和经验的商品零售商,我国要沉着应对。一方面发挥本土化的优势,寻找差异化竞争途径;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在竞争中快速成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商品流向    下一篇 四尺度论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