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平均化
利润率平均化(equalization of profit rates)
什么是利润率平均化编辑本段
利润率平均化是指投资于不同行业或部门的资本,其利润回报有平均化趋势。其实,利润率既受平均化因素影响,又受非平均化因素影响,但非平均化趋势作用更强,因而实际利润率并不平均。不平均是经常的、长期的,平均则是偶然的、暂时的,这才是现实的规律。
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编辑本段
以利润为目的的生产
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
资本的转移引起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商品价格的相应变化
各部门利润水平的相应变化
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一直持续到不同部门间的利润水平大体相等为止,平均利润率就形成了。
利润率平均化的前提编辑本段
1.资本能够在各行业之问自由转移.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障碍。这个条件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资本不能在各行业之间自由转移,也就不可能引起各行业供求关系、价格的变化和利润率平均化。
2.投资者要掌握充分的信息,了解各行业的利润率,并能准确预见今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如果不是这样,投资者就不能及时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行业抽出,或者虽然能够抽出,但却不能重新投入利润率高的行业,当然也就不能引起利润率平均化。
3.社会对各行业产品的需求不变,或者需求变化不抵消供给变化的作用。由于利润率平均化要通过各行业产品价格的变化来实现,而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资本流动只能调节供给,不能直接影响需求。如果当一个行业的产品供给发生变化时,需求同时发生变化,两者的作用完全抵消.那就不能引起价格变化,因而不能使利润率平均化。这不仅要求需求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同供给保持某种协调性,而且一般来说要求价格需求弹性小于价格供给弹性。
4.各行业生产成本不变,或生产成本变化不抵消供给变化的作用。以成本利润率为例,它是利润与成本之比,取决于利润和成本两方面因素。当利润不变而成本变化时,利润率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一个利润率高的行业因资本流入而增加供给,即使需求不变,价格下降,但同时成本也下降,利润率不一定会下降;相反,一个利润率低的行业因资本流出而减少供给,即使需求不变,价格上升,但同时成本也上升,利润率不一定会提高。各行业在一定时期可以部分具备上述条件,但几乎没有任何行业同时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换句话说,上述条件对利润率平均化构成非常严格的约束,以致从现实情况来看,各行业的实际利润率难以平均化。
利润率的平均化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编辑本段
(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资本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经过20多年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产品及其生产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权也在不断增强,但企业尚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行为主体,旧体制的历史残余仍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束缚着企业的经济行为、阻碍着企业资本的流动,因此还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加速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产权关系明晰,企业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才能真正自主地根据市场行情来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向,实现资本向高利润率部门的流动。其次,必须加快建设一个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使所有生产要素都能顺利进入市场。资本的流动总是同其它生产要素的流动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在完备的市场体系基础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全面流动。另外,还必须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使市场真正发挥对企业的导向作用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二)加强经济立法,提高执法力度,限制垄断,反对不正当竞争。
企业竞争、资本流动需要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外部环境。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的秩序,实现公平竞争,许多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制定了有关法律来限制企业的各种垄断行为,如规定产量、瓜分市场、掠夺性定价、捆绑式契约或合同、价格岐视等,目前国际上已有84个国家颁布了反垄断法。我们国家虽然也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法规,但法规仍不健全,反垄断法至今尚未出台,而且现有法规也不够完善,再加上执法不力,所以各种各样的垄断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抑制,欺行霸市、合谋抬价、垄断资源等通过不正当竞争牟取暴利的行为几乎随处可见,至于价格歧视、官商不分、权钱交易、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等现象则更为严重。因此,要实现公平竞争,就必须大力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为资本流动提供一个切实可靠的法律保障,才能为资本流动提供一个稳定、公平的经济环境。
(三)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鼓励企业间跨行业的兼并、联合和资产重组,以实现规模经济。
在现实社会中,既要保持竞争活力又要实现规模经济总是十分困难的,规模经济总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资本的流动。但资本流动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也并不是绝对不能解决的,跨行业的资产重组与联合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较好途径。
当一个行业产品供大于求后,竞争必然更加激烈,价格降低收益下降迫使企业调整投资方向,努力将资本向高利润率部门转移。但如果企业资本有限,达不到其它行业的规模经济要求,的确是难以流动的。这时可以采取与其它行业的企业进行联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不仅可以克服自身基础投资不足的困难,而且还可以直接利用对方成熟的生产技术条件,迅速地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形成集约经营和规模效益,这就既实现了资本的流动,又实现了规模经济。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跨行业的联合和资产重组,以此达到资本流动与规模经济的统一。
(四)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和引导资本的合理流动。
合理有序的资本流动有利于资源的最佳配置,而盲目无序的资本流动则会导致市场的混乱和资源的浪费。因此资本流动不仅需要促进而且还需要引导,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调控。政府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促进和引导资本的流动,并对资本流动进行调节。
价格是最重要、最灵敏的经济杠杆,政府可以通过价格调整和变动来影响资本的流动。对价高利大但供过于求的产品可以采取限制价格政策,而对那些价低利薄但又必不可少的产品则可以采取支持价格或保护价格政策。税收是另一个非常重要 的经济杠杆,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调整税种、税率以及减免税等政策,引导企业合理调整投资方向。另外,信贷也是重要的经济杠杆之一,银行可以通过扩大贷款范围和数量、降低贷款利率的方法,来支持企业的资本流动,帮助企业克服在调整投资方向过程中遇到的资本困难和技术困难。除了价格、税收、信贷这三大杠杆之外,还有其它经济杠杆也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影响企业资本的流动。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各种经济杠杆的综合作用,制定出积极有效的经济政策,来对资本流动进行引导和调节,这样就能既促进资本的流动,又避免流动的盲目性,因而,也就更能保证在利润率平均化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