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借贷理论 国际借贷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是由英国学者葛逊(George Goschen)于1861年提出的。亦称国际收支说或外汇供求说。 核心观点 国际借贷理论的核心观点国际借贷理论认为国际间的商品劳务进出口、资本输出入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收支活动会引起国际借贷的发生,国际借贷又引起外汇供求的变动,进而引起外汇汇率的变动。因而国际借贷关系是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国际借贷理论认为只有流动接待相等时,外汇供给也相等,外[阅读全文:]
摘要: FR概率模型名称 FR概率模型 FR概率模型概念 指Frankel和Rose在1996年以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78-1992年这段时间内发生的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以各个国家的年度数据为样本数据,建立的可以统计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模型。[阅读全文:]
摘要: 什么是货币供给增长率 货币供给增长率计算法又称为“M=Y+P公式”,为了取代过时的“1:8公式”,人们企望寻找一个简明而又易于度量的公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M=Y+P 即货币供给增长率M等于经济增长率Y加上预期(或计划)物价上涨率P。 如果将这个公式具体化,即: 式中: RMS代表货币供给量增长率; RE代表实际经济增长率; RP代表物价上涨率; R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幅度。 货币供给增长率计算法的评价 这个公式与“1:8”一样,旨在解决如何确定年度计[阅读全文:]
摘要: 什么是1:8公式 我国银行工作者根据多年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1:8公式”。 所谓“1:8”,它的具体涵义是,每8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1元人民币实现其流通。其计算式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流通中货币量(现金),如果按这个算式计算的值为8,则货币发行量适度,商品流通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1:8”公式在20世纪70年代未改革开放之前20多年内是适用的。因为当时的经济体制保证了生产、分配等各种重要比例关系的基本稳定、货币化水平的基本稳定和物价水平、现金使[阅读全文:]
摘要: 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另一广泛使用的是货币先行(cash in advance或CIA)模型。该模型由克拉奥(Clower,1967)首先提出,其前提是消费必须用货币来购买。从技术上讲,这相当于给模型增加了一个现金约束。克拉奥之后,大卫·斯托克曼(David Stockman,1981)发展了不仅消费品而且投资品也要用货币来购买的模型,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Lucas)和斯道克曼(1983,1987)此后又将消费品分为必须用现金购买(现金物品)和可用信贷购买(信贷物品)的两部分。CIA[阅读全文:]
摘要: 货币供给外生性理论(Exogenous Money Supply Theories,Exogenous Supply Theories) 货币供给外生性理论概述 货币供给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其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等从源头上控制货币数量。 由美国货币学派代表人物M.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货币供给理论,认[阅读全文:]
摘要: 早期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思想可追溯至早期的货币名目主义者詹姆斯斯图亚特。他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一国经济活动水平使货币供给量与之相适应。这一原理后来被亚当·斯密加以继承,又被银行学派加以发展。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在金属货币时代是商品和黄金的内在价值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从而又同流通的商品量共同决定了社会的“必要货币量”,因此也持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观点。 银行学派的代表人物图克和富拉顿认为,通货(银行学派的通货概念已包括了黄金、银行券、[阅读全文:]
摘要: 重商主义时期,配第(William)、洛克(Locke)等经济学家就开始研究货币,但直至今日,人们对货币的认识和争议 当代西方货币经济理论仍在继续。而自从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将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割裂开以来,货币理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构造一个较现实的模型来使货币具有正价值。此外,如何将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重新融合在一起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对货币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具有正价值的现代货币理论模型不断涌现和得到发展。而新兴古典货币模型的出现更是为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的融[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克鲁格曼认为,这次货币危机对于远在千里之外、彼此联系很少的经济都造成影响,因此多重均衡是存在的,某些经济对于公众的信心的敏感度很高,这些经济的货币危机可能由外部的与自己关联并不大的经济中发生的货币危机所带来的公众信心问题而诱发。东南亚经济经常账户逆转的原因主要在于危机中货币大幅度贬值和严重的经济衰退所带来的进口大量减少,因此,存在一个转移问题,这是为以往的货币危机理论所忽略的。在以往的货币危机理论中,模型的构造者将注意力放在投资行为而非实际经济上,单商品的假定中忽视了贸[阅读全文:]
摘要: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概述 1992年欧洲汇率体系危机和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爆发,为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1996年奥波斯特菲尔德(Obstfeld)又系统提出了“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被称为“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即使宏观经济基础没有进一步恶化, 由于市场预期的突然改变,使人们普遍形成贬值预期,也可能引发货币危机。也就是说,货币危机的发生可能是预期贬值自我实现的结果。 在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中,政府不再像第一代模型中那样是一个简单的信用扩张者,对于货币[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