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趣味金融   
[10] 评论[0] 编辑

木桶歪论


理论背景
木桶歪论木桶歪论
营销分销,指导企业策略的制定,由此可见再经典的理论,也需要随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充实与完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动态的眼光对待,而不是机械地分析运用,“木桶理论”也不例外。因此便衍生出了“木桶歪论”,该理论精髓有六条,是新型管理营销的好办法。
理论六条

木桶歪论木桶歪论
1.“歪”理一:为了往木桶里注入更多的水,不妨将木桶向长板方向倾斜

这样水可以继续加入,短板也可以腾出来修补,充分发挥长板优势,同时修补短板的不足。

2.“歪”理二:一个木桶盛水后,会不会漏,关键是看板块之间锲合是否紧密

困此,我们有必要用铁圈之类的东西箍住水桶,确保板块之间的紧密程度,铁圈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可理解为管理文化、管理者,正如走动式管理“穿珍珠“的形象比喻,管理者的职能是将一个个独立的珍珠串起来,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系统,这里的珍珠指的是个人或者部门

3.“歪”理三:木桶用久了,难免出现小问题

比如说铁圈生锈,木板腐烂,漏水也就自然发生了,为了防止这类事件发生,我们要做的是,随时进行修补及部分腐烂部分的更换,如此木桶的使用寿命才能更长,我们可以理解为,企业内部的监督自检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4.“歪”理四:木桶使用时间过长,修修补补都无济于事了

那么要当机立断,赶紧造一个新的木桶,这里称之为企业再造工程。  

5.“歪”理五:可以让木桶快速地转起来。这样桶内装的水会因为快速的运转而与桶心产生向心力,而不会溢出。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快速的发展而带支边相对不足地方的进步,在成长中学习成长。

6.“歪”理六:有想多盛水,可以将木桶的底部做大一点。自然的体积就大了。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可以进行有限相关多元化战略。

理论原型
木桶歪论木桶歪论
水桶储水的高度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高度,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木桶理论”,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等对此都有研究。有趣的是,小时候对此竟饶有兴趣,以致后来衍生出了它的歪论。

在小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用上自来水,喝水都要到井里去挑。因为人小,妈妈就免去了挑水职责。后来水桶坏了一块板,装不了多少水,妈妈为了让我体验生活,就把它交给了我。从没挑过水的我,觉得新鲜,欣然应允。可是很快我就乐不起来了。从我家到井口有两里路,才挑了一会儿空桶,我的肩膀就开始红肿,脖子也扯得酸痛,好不容易到了井口,愣是丢下桶跑了,为此我一度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话,但我很不服气。

时至今日,这种想法仍让我欢呼雀跃。虽然锯掉上面那部分木板,木桶有可能散架,但我还是这么认为:就算一个人有十分的力气,用在桶本身上的力气花多了,用在挑水上的就少了,甚至像我一样没有力气了,所以不宜在桶上无用的部分用功。引申一下,如果十分地投入可以实现十分的目标,何必花十二分?多余的投入肯定增加成本,却不一定能产生效益,岂不浪费?朋友笑我这是懒惰和短见所致,我不以为然。我想,用锯掉多余木板的桶挑水比没有锯掉的要轻松得多,而挑的水却是一样的,我为何不选择前者呢?

很庆幸,当年的妈妈对“木桶理论”理解不多,对这个“歪论”也还没有意识到,所以肩膀才免受了扁担之苦。

理论简评
木桶歪论木桶歪论演示
作为一个理论工具,“木桶理论“能够形象直观地指导企业进行自我诊断,并提出相应结论,但它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认清问题、指明方向,关键的第二步在于企业如何运用所得结论,进行策略的制定,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在看到短板,并采取行动的同时,还不至于把自身的“长板”忽视。诚然“木桶理论”使企业将关注焦点聚集于短板,但是我们得承认,敢于真正剖析自身不足,本身就需要勇气,而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意义至关重要,否则“怎么死都不知道”的情况还会继续上演。

“木桶理论”以模块化思维作为精髓。综观当今国内外一流的企业,组织架构的建立无不基于模块化思维,而当下流行的项目化管理,虽然以项目目标为导向,横跨企业内部多个部门,但是,我们依然可见模块化思想的痕迹。不可否认,人为地将组织业务项目流程模块化划分,似乎割裂了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惑,但是管理体系始终有起点有终点,各个环节的工作各不相同,模块化操作是否帮助企业提升了整体的运行效率,这点自有公论,而管理者是其中的关键。

曾经风行一时的营销4P理论,由营销大师科特勒提出,至今经历了由4P到8P,到10P,再到11P的演变过程,但是基础的4P理论仍作为经典的分析工具,广泛用于目前各行业的基础营销分销,指导企业业策略的制定,由此可见再经典的理论,也需要随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充实与完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动态的眼光对待,而不是机械地分析运用,“木桶理论”也不例外吧?

有理由相信,一个企业运营的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那么,一个“木桶”就是承担不起所有企业运营失败的罪责。

理论背景
木桶歪论木桶理论
木桶歪论的提出是建立在木桶理论提出与研究的基础上的。木桶理论是指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成为短板效应。一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而在此理论盛行之下,许多专家发现了该理论的破绽,便提出了六条木桶歪论,在肯定木桶理论的前提下,进行假设来解决问题。而如今,“木桶理论”作为企业管理营销方面的经典理论,经过多年的反复运用,其精髓深入人心。木桶”似乎出现了自已的“短板”:过于机械,点状思维,误导企业策略的制定,因此要求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歪论应用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正常情况下(指木桶的大小是一定的,也不斜放等)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每一块木板的长度,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第二是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第三是有一个很好的桶底。第一个因素大家好理解;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也无法装满水;同样如果没有好的桶底,盛水只能是空想,这就是木桶歪论。

现代企业的团队建设与木桶歪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团队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个成员的水平,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协作与配合的紧密度,同时团队给成员提供的平台也至关重要!

“补短板”——团队建设的重点之一

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短板不单单指团队中的人,也指团队缺失的核心能力

在网络上有一些批判第一代木桶理论的文章,认为“补短板”没有必要,而应该发挥团队的“动态比较优势”。团队要想强大,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学习马太效应扬长避短,也就是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另一个是寻找阻碍团队强大的短板,然后“扬长补短”,迎头赶上。所以说第一代木桶理论不是谬误,也没有过时。如果团队不用“补短板”,那只能说明有些短板还没有到阻碍团队发展,让团队漏水的地步。

木桶歪论木桶歪论
组成企业团队竞争力的有品质控制能力、新品研发能力、客户服务能力、财务控制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木板”,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必须让这些能力均衡发展,当有某项能力太弱,阻碍企业的发展,在竞争中暴露出来时,、必须下力度及时地给予补上,因为在某一时段该能力的缺失就可能给企业致命的打击。TCL波导手机代表的整个手机行业是很典型的例子,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导致研发能力不足,使得企业在与国际大品牌的竞争中惨败下来。

再来看看“同城兄弟”——青岛的海尔海信。长期以来海信一直忍受着“月朗星稀”的煎熬,始终无法超越海尔,经过多年的苦心修炼,2005年海信终于横下心来,斥巨资收购科龙,通过整合科龙资源,补自己白电的短板。海信如果这块短板能补好,加上其在黑电领域因为“信芯”而获取的竞争优势,有理由相信它将真正具备与海尔抗衡的实力,青岛家电头把交椅的位置未来由谁坐就很难说了。我们假设当时被收购对象不是科龙而是一个黑电名牌,那收购方不可能是海信,而可能就是海尔了,因为海尔的“短板”正是黑电。另外,2005年海尔竞购美泰克,正是说明了海尔急切地想补自己在美国市场的短板:从1999年在美国设厂至2005年,海尔始终徘徊在美国的中低端品牌市场,而代表美国市场主流的中高端市场却是惠而浦通用伊莱克斯等的天下。

当然,理论是死的,而市场是活的!一个团队在不同的阶段,它要补的短板是不一样的。而一个团队在某一阶段,它可能要均衡地提升各项能力,此时我们就不能去钻“补短板”的牛角尖了。但无论如何,“补短板”的木桶理论对团队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团队协作与配合——团队建设的重点之二

木桶歪论木桶歪论
那么,如何促进团队的“紧密度”呢?首先,作为团队负责人在工作过程中应善于营造团队氛围,提倡、鼓励和强化每个人员的团队精神;教导成员关注团队目标,努力去完成团队目标,防止个人主义思想蔓延。

其次,团队分工要好,合适的人站在合适的岗位。比如,木桶的A位置应该站一个足够胖的人,才能使木桶“密不透水”、不留缝隙,可是你安排了一个瘦骨如柴的人,即使他再高也不管用。

第三,强化团队的向心力控制力。充分发挥领导者的影响力,有意识地强化领导的核心作用,使团队成员自觉主动的团结在领导周围,跟紧领导的步划(这是“由内而外”的主动跟随);缺乏向心力的团队必然是个人主义思想蔓延,一盘散沙的团队;没有向心力很难想象会有战斗力!当团队成员A没有“向心”时,木桶的缝隙就出来了,水就会从箭头所示方向渗出。但是,团队管理只有影响力显然是不够的,虽然每个成员都“向心”,但由于联结得不紧,成员之间就出现了缝隙,水也从箭头的方向渗出。因此领导者必须加强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队伍,规范各项流程与制度,强化考核与激励,确保团队成员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是“由外而内”的控制力量)。

第四,建设优秀的团队协作机制,强化团队的协同作战与互相支持。比如:

1)团队的分享机制。使不同成员积累的经验能成为团队共同的财富,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

2)抱怨创新机制。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团队都会有抱怨,就象湖水会有波涛一样,没有抱怨的只会是一潭死水的团队。但如果抱怨太多,不加以引导,那么波涛就会变成洪水猛兽!记住“抱怨是魔鬼,创新是天使”!通过建立抱怨创新机制,一方面解决抱怨,另一方面培养了团队的创新氛围。

3)内部竞争机制等。

打造优秀平台——团队建设的重点之三

木桶歪论木桶歪论
没有好的桶底,木桶就象“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好的平台,团队成员的才能就会被扼杀,团队的战斗力将荡然无存。

首先要为团队成员搭建能力发挥的舞台——授权。既然是团队,不同的成员就应该具备不同的能力,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大包大揽。团队领导一旦不懂得授权,一方面自己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团队成员会因为无用武之地而选择离去。中国的民营企业较多存在授权不到位的问题,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职业经理人本身不能取得老板的信任,而大部分是因为老板一手带大企业,容不得经理人在管理过程中犯的哪怕是小小的错误。要知道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谁敢保证每一次都能做到“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即便是老板自己,也不可能都不犯错误,但“自己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经理人犯错误却是不可饶恕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恨铁不成钢、期望值太高,老板们希望每一笔投入都能产生“超级女生”般的市场效应,一旦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就逐渐收回权柄。孰不知,做品牌很多时候是需要“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与培育,需要一砖一瓦的积累。

所以,授权也应该要有好的机制!一是在授权的同时明确受权人的责、权、利,制定好权限范围(最好能够量化)。二是设定要达到的效果,这个目标必须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并经受权人确认,能定量的就定量,不能定量的就不要乱定量。三是届定好主观错误和客观失误。四是建立受权者---监督人---监督监督人的监管体系。

木桶歪论木桶歪论
其次,建立让团队成员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系统。企业是一个系统,团队是一个系统,一个团队成员如果只有权力,但缺乏应有的支持,也不一定能打胜仗。比如一个企业的销售部领命去攻打全国市场,赋予了他们应有的权力,但要做好全国市场,必须要有市场部的信息支持、智力支持,财务部的及时核销、及时拨款的支持,研发部的不间断的新品支持,生产部的保质保量的支持,物流部的及时到货支持,以及高层领导指导市场、点拨思路的支持。

归纳起来,团队建设的支持性系统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支持,这里包括市场信息和公司内部的信息都必须及时、准确的让团队成员知会。随着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环境已是瞬息万变,谁掌握的信息多,谁将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二是团队其他成员的支持。三是团队领导的智力支持,即指导,团队领导必须能站在比成员更高的高度,对任务的执行提供纲领、提供方向,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团队成员解决问题。

第三,为团队成员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

木桶歪论木桶歪论
一方面是为成员提供学习成长的空间。说到学习成长,很多人就会说那不是很简单吗?现在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企业不是都在搞培训吗?其实不然。其一是大部分企业的培训都是流于形式,不能为员工的业务成长和个人发展提供帮助。培训应该着眼于实战,为员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模式。其二是“学习的空间”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培训,还有团队成员在跟随领导的过程中自觉地学习领导,当然这要求领导本身要有东西可供学习。另外,还包括企业优秀的机制、流程、方法、模式等对员工的熏陶过程。例如宝洁等优秀企业的员工,就能从企业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方法。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优秀的企业是吸收知识方法,而在普通的企业却是输出知识经验,这也验证了为什么优秀的团队能让平凡者成功的道理。

另一方面是为成员提供上升的通道。近几年,中国企业很流行为员工进行生涯规划,不管效果如何,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企业不能为优秀员工铺设上升的通道(上升不仅有行政级别的,也有技术级别的),那么这个企业将成为竞争对手的人才培训基地!

总之,团队的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木桶新论

一只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仅仅取决于木板的长短,更是取决于这只木桶是否有洞眼,而且与洞眼位置高低、大小、多少以及洞眼存在时间的长短都有着直接的关联。当洞眼位置越低、洞眼越大、洞眼越多、洞眼存在的时间越长时,这只木桶里的水流失的就越快、存水量也就越少,最终导致滴水无存。这便是——“木桶”新论![1]

附件列表


1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布利斯原则    下一篇 名人效应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