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
2.(speculation)利用不对称信息和时机在市场交易中获利的行为。尤指甘于承担风险,在市场上以获取差价收益为目的交易。投机行为将着眼点放在价格变化上,很少考虑交易品种的实际价值。其手法多为贱买贵卖、快进快出。资本市场上投机行为和投资行为是互为依存的,在投机交易的驱动下,市场才更富于活力。
介绍
(Speculation)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投机者可以买空(Long),也可以卖空(Short)。更为通俗的一个定义是:投机就是投资机会(投资行为中的一种),没有机会就不进场交易,就如同打猎,不看见猎物绝不开枪。民众日常购买彩票、股票等利用所获信息根据自有资源所作出的交易选择,都属于投机的一种。投机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获得价差利润。但投机是有风险的。 [1]
第一类是长线投机者,此类交易者在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后,通常将合约持有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待价格对其有利时才将合约对冲;
第二类是短线交易者,一般进行当日或某一交易节的期货合约买卖,其持仓不过夜;
第三类是逐小利者,又称“抢帽子者”,他们的技巧是利用价格的微小变动进行交易来获取微利,一天之内他们可以做多个回合的买卖交易。
投机者是期货市场(Future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期货市场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投机交易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承担了套期保值交易转移的风险,是期货市场正常运营的保证。
市场上通常把买入后持有较长时间的行为,称为投资,而把短线客称为投机者。投资家和投机者的区别在于: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以趁高抛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红,股息虽不会高但稳定持久,而投机者热衷短线,借暴涨暴跌之势,通过炒作谋求暴利,少数人一夜暴富,许多人一朝破产。然而,在急功近利的驱动下,一方面看不起投机者,认为他们“黄牛”出身,一方面,长期投资禁不住短期诱惑,不自觉的逐步跻身于投机氛围中,究竟怎样辩证地看待呢?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投资和投机符合生物学的共生原理。也符合物理学:在相同的压力下,单位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也就是说,投机者的适度参与使市场走出无法成交的阴影,避免“死水”一潭,从而发挥市场机制。
专门选择哪些价格被低估,但极具成长性的股票,尤其是对一些现金多,负债低,对没有人注意的小型成长股票多加研究,一旦达到卖出价位,千万不能“惜售”,这是1996全美操盘高手的成功之路,也是投资进、投机出的最好诠释。市场经济使得投资进、投机出,带有普遍性,同时适用于邮市。
中国自1982年恢复国内集邮业务以来,邮票市场一共经历了三次大的疲软,即使是1992-1995年,邮票发行量成倍增长的情况下,机警人士仍然注重以投资为主的方式,1995年选择性地买无齿“桂花”小全张,“牡丹亭”小型张,一年过后,每枚早已翻倍,但购买者非常踊跃,使价位看不懂。此时如出手,符合投机策略。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忙进忙出的炒手实际上只是在数“牛尾巴”而已。可想而知,那么多专业人士都在数牛尾巴,能瓜分到几条?即使占有,也嚼之无味。而哪些平时不吭不响,到了他认定的投资区域就买,买了就忘了,到了他认定的投机区域就卖的人,才是吃整头牛的人!可想而知,少数人吃整头牛,越吃越肥,当然对“牛尾巴”不屑一顾。
中国资本市场上长期没有退出机制。事实上,尽管上市国营企业中间有不少素质不高,有的亏损,有的长期分不了红,有的甚至资不抵债,但没有一家企业曾因为经营不善而被摘牌。亏损企业未被勒令出局,而是通常被兼并、收购、重组而继续存在,其间,少不了有政府部门从中撮合。政府对于好不容易“包装上市”了的企业,自然不愿看到它们被摘牌出局,不愿断了一条融资解困的渠道,于是总千方百计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手段将它们保留下来。“郑百文”几经风风雨雨,就是一个突出例子。这一切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印象,即政府是不会让上市国有企业破产的,政府会想方设法来帮助破产的上市国有企业免于灭顶之灾。尽管政府也曾一再告诫人们要小心股市上的风险,但实际上国家却为股市的投资者提供了“隐性担保”。于是,上市公司是这么想的,券商这么想的,股民们也是这么想的,反正有国家最后保底,大家可以不用怕风险,可以大胆放心地入市炒股,结果股价越炒越高,把市赢率炒得出奇地高。
中国建立资本市场的目的,本是要确立依靠市场机制来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机制;推行股份制的目的,是为了用股份制来改造国有企业,使之成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微观基础。可是,在实践中,人们却给资本市场、股份制定错了位,把它们仅当作给国有企业融资、解困的工具。为此,国有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不能不继续依赖国家所提供的庇护或“隐性担保”,导致人们不怕风险的投机心态和投机行为盛行。本来,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一家公司要上市,须经过有关金融中介机构和有关部门极其严格的审查,因为这些中介机构靠信誉吃饭,受公众委托,尽职尽责,对公众负责。
一般说,经过这么严格审查获得上市资格的企业,都是素质相当好的企业。但在中国,上市公司不是由市场筛选的,而是由政府有关部门选定推荐和审批的,其间寻、吃租等舞弊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人们只注重股份制的融资职能,而未通过股份制改造把国有企业建成具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因而不少上市公司的素质不高,上市之后公司业绩也多“第一年好,第二年平,第三年差,第四年劣”。特别是,一些素质很差的国有企业,即使长期经营业绩不佳,甚至长期亏损,也可通过一些中间机构采取弄虚作假手法,得以“包装上市”,其间不少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默许或支持的。企业的真实情况,公众并不知道,公众相信政府的“推荐”和“审批”,更相信政府不会让“上市”的国有企业垮台。
中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性浓厚,不仅表现为股市的市赢率一般高达60倍,比西方发达国家股市的市赢率(一般在20%—25%)高得出奇;而且也表现为股票的换手(买卖)率高得出奇,据统计,1996年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的换手率是52%,东京是27%。伦敦是58%,香港是54%。韩国是91%,泰国是30%,而中国则高得出奇,上海是591%,深圳是902%。股票换手率高,表明股民大多想从股票买卖的价格变动中获利,而不想或不相信股票可以分红,或者认为股票分红不如从股票价格变动中获利来得大。其实,中国资本市场投机活动之猖獗,最近报刊也多有揭露,先有“基金黑幕”,后有兰州等城市股市黑幕,均有媒体披露。中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性浓厚,至今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问题是,为什么建立10年的中国资本市场竟有这么浓厚的投机哩?有人说是有投机家(庄家)作崇。这固然是原因,但中国资本市场上投机家(或庄家)何以竟能长时间肆无忌惮地横行呢?也有人把中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性盛归咎于法制、法规加监管尚残缺不全。上述种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应属体制上的缺陷。
1、在牛市中做多,在熊市中做空,看大势赚大钱。
2、不要去捕捉股价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因为我们是投机。
3、投机是掌握时机去获得基本肯定的利润。
4、不要去和大盘理论,依据判断(在发现时机时)做出买卖决定,错误就付出代价,正确就得到回报。
5、不要为上涨或下跌找寻理由,根据买卖力量和价格行为来决定操作行为。
6、投机资金分成三份,先投入一份,正确后,指价格行为呈现自己所判断的情形,投入第二支部队,错误就择机出场。
7、投机不要夹杂希望, 心,恐惧等个人情绪和意愿。经常习禅,练习静心的功夫。
8、不要赌博,不要投资,只要投机。
9、不打听消息,不听信传闻,市场会走出健康的形态,如果正确的话。
10、最重要的,股价上涨,必然伴随活跃,成交量放大,热门股,资金进出顺畅,像植物生长欣欣向荣的景象。
11、买入股价突破高位,成交量换手率大增的股票,这是个股的买入时机,后市往往会有较大的升幅,但对涨幅较大的不宜追涨。
12、每天反省,做功课,涵养个性,注重修养,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心胸坦荡,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