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理论   
[0] 评论[0] 编辑

铸币平价理论

铸币平价理论(Mint Par Theory)

目录

铸币平价定义 编辑本段


  定义:含金量,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被用来规定货币能代表的价值,各国均规定了每一金铸币单位包括的黄金重量和成色,即含金量(Gold Content)。

  定义:铸币平价,两国货币间的比价要用其各自所含的含金量来折算。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铸币平价是金铸币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例如,在1929年大危机之前,英国规定1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Grains),成色为0.91667,即1英镑的纯含金量为 113.0016格令(123.27447×0.91667);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0.9000,则含金量为纯金23.22格令(25.8×0.9000)。则:

  1英镑=1英镑含金量/1美元含金量=113.0016/23.22=4.8665美元

  定义:黄金输送点,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时的实际汇率,围绕铸币平价的一定的界限上下波动。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黄金输送点一般是在金平价之上加一个正负百分数,这一百分数是根据进行国际贸易的两国之输送费用和利息计算的。


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 编辑本段


  例如,以1英镑计,运送黄金的各项费用约为0.03美元。此时,若美国对英国有国际收支逆差,则对英镑的需求增加,英镑汇率上涨。如果1英镑上涨至 4.8965美元(铸币平价4.8665美元加黄金输送点0.03美元)以上时,则美国人宁愿购买黄金运送至英国偿还其债务。反之若英国对美国有国际收支逆差,则会以1英镑4.8365美元(4.8665-0.03)的价格买卖外汇。

  由此可见,金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界限是黄金输送点,汇率比较稳定。这一机制可表现为:

  1. 如果当一国由于贸易收支逆差导致其以汇票支付的成本高于黄金输送点时,该国就会转而输出黄金。

  2. 如果当一国由于贸易收支顺差导致其以汇票收入的收益成本低于黄金输送点时,该国就会转而输入黄金。

  3. 这种金本位之下,各国货币的自动调节机制使得汇率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状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金铸币制度被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所替代。进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金本位制度崩溃,各国实行了纸币流通制度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横截面回归模型    下一篇 均衡汇率理论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