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   
[4] 评论[0] 编辑

贷款用途

贷款用途(Intended Use Of The Loan)
贷款用途是指贷款的具体去向。它反映贷款用于解决生产经营活动哪一方面的资金需要,反映贷款同哪些生产要素相结合,反映贷款用在再生产过程哪个环节上。
目录

确定贷款用途的依据编辑本段

  1.国家对信贷杠杆的利用程度

  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是国家动员和分配资金的两条主要渠道。如果国家主要利用财政方式筹集、分配资金,则贷款用途必然狭窄;如果国家主要利用信贷方式筹集、分配资金,则贷款用途就扩大。为了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的杠杆作用,在保证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综合平衡的条件下,改变经济建设资金以无偿分配为主的资金分配渠道,有利于企业节约使用资金,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信贷成为筹集和分配经济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

  2.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信贷资金供应能力许可的条件下,贷款用途的扩大还决定于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银行信贷已成为社会资金再分配的一条重要渠道。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基础产业、合理和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银行信贷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确定不同时期的贷款用途。

  3.企业的业务经营性质

  国民经济中各行业、各企业的业务经营性质不同,其资金占用和周转特点不同,因此,决定了贷款用途的不尽相同。如工业生产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经过供、产、销诸环节,银行贷款不仅应解决流动资金的需求,还应解决企业固定资金的需求;商业零售企业,担负商品储备任务,勤进快销保证市场供应,银行贷款应解决其流动资金需求。所以,根据企业业务经营性质确定适宜的贷款用途以解决其资金需求,既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又有利于信贷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4.银行自身的信贷能力

  根据我国现行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要受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商业银行银总行下达的贷款限额管理的控制。在规定的贷款限额和比例内,资金宽裕,贷款用途就宽;若资金紧张,贷款用途必然受限。

  5.银行贷款业务的创新

  商业银行在竞争中为了求发展,对贷款业务应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自身的业务领域,增加收入,提高积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创新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客户的合理需求。例如,配合商业票据的扩大,开办贴现贷款;配合住房制度的改革,开办商品房抵押贷款、楼宇按揭贷款等。

  综上所述,前三条是确定贷款用途的外部依据,后两条是确定贷款用途的内部依据。因而,贷款用途在不同时期是变化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贷款用途不断扩大,信贷对经济的调节功能得到了充分运用。

现行贷款用途编辑本段

  现行贷款用途主要是用于存货固定资产更新改革的资金需要。从流动资金看,工业企业的贷款,主要用于原材料储备、在产品产成品存货的资金需要。商业企业的贷款,主要用于商品存货的资金需要以及工商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结算在途资金需要。从固定资金看,主要用于企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的资金需要,企业新建、改造、扩建的资金需要,以及企业进行科技开发的资金需要(包括部分流动资金)。在消费领域,主要用于民用商品房汽车的购置而引起的资金需要。

贷款用途的意义编辑本段

  正确规定和严格掌握贷款用途,对实现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分口管理,促进财政预算和信贷收支的综合平衡,对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工作总方针;对发挥信贷服务与监督作用,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实行经济核算,提高效益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贷款用途的风险案例分析编辑本段

案例一:银行贷后失控,客户挪用贷款

  (一)案例介绍

  某印刷厂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以制版、印刷为主的国有大型骨干印刷企业,其技术实力、经济规模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生产的产品一直享有盛名,是中国最大的扑克牌生产厂家,经济效益曾连续五年①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为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该印刷厂提出“制版、上光、印刷三期技术改造工程”。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z行贷款4000万元,企业自筹1000万元。1992年3月项目开工,并计划于1993年6月竣工投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项目建设中投资一再扩大,最终实际投资达到8000万元,贷款行先后发放项目贷款78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仅到位200万元。在实际完成的项目投资中用于本项目改造的资金只有2500万元,其余5500万元资金全部被企业挪作他用。由于项目资金严重被挪用、企业自筹资金不到位,改造工程一直拖到1995年10月才建成。其问产品市场发生急剧变化,贻误了商机,根本无法实现当初预期的收益,最后被迫停产。该印刷厂从此包袱沉重,步履艰难,生产难以为继。到2000年6月末,全厂已处于半停产状态,占用的7800万元项目贷款因无力偿还,形成呆滞贷款,拖欠贷款利息高达3500万元。

  (二)风险分析

  该笔贷款风险主要是因为客户挪用贷款导致项目未能如期达产,从而丧失了市场拓展的良好机遇,并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最终导致贷款损失。之所以客户能够大规模挪用贷款,这与银行的贷后管理工作未能紧扣“贷款用途”这一风险点有关,管理上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贷款行对企业决策者在项目建设中的非理性冒进行为认识不足,没有发挥贷款行对贷款资金使用进度和规模控制上的职能,反而一再给予企业新增贷款规模支持,导致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缺乏有效的约束,盲目冒进。二是贷款行对贷款资金的具体使用监管不严,大量贷款被挪用,严重影响了项目按期竣工。“八五”期间该企业用于技术改造投资的规模累计达到1亿元,而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就占60%,大量的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造成企业资产结构失衡,使得企业经营效益严重下滑,亏损大幅增加。经办行在进行贷款资金管理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必要的放款审查、逐笔签批、专款专用,从而纵容了企业违规使用贷款的行为。三是贷款行未能坚持信贷原则,与企业自筹资金按比例配置贷款资金发放进度,造成企业自筹资金到位率不足1/3。资本金到位率偏低必然弱化了对企业使用贷款行为的约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挪用贷款资金的冲动。

  在该案例中,贷款用途风险是引发贷款最终损失的主要原因,如果进一步分析贷款用途风险,我们可以发现既有银行管理漏洞,也有企业的道德风险。但本文认为银行管理因素是其中的主要因素,贷后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监测客户的信用状况,更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确保贷款资金合理地融人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并促成企业实现预期的经营效果。

案例二:贷款测算不合理,企业举债过重

  (一)案例介绍

  ZH百货大楼是当地六大国有商业零售企业之一,筹建于1978年,1984年开始营业。开业时,国拨资金180万元。开业后,曾经一度辉煌,19个月即收回了国家全部投资,1987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1992年发展到顶峰时,销售额和利税分别达到14920万元和789万元。但因一直没有进行过大型的装修和扩建,进入90年代,企业设施、设备和营业环境都已落后,当时,商业市场较为红火,该企业为保持在当地市场的领先地位,1992年11月开始进行改造扩建,总投资17989万元,向当地银行借款13811万元(其中大楼改造投入11761万元,流动资金投人2050万元)。1995年7月改造扩建完成后,百货大楼恢复营业。但好景不长,一年半后就陷入经营困境,之后便是连续6年亏损。到2002年累计账面亏损12277万元,潜亏19855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21%,企业诉讼缠身,人心浮动,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还是无力从根本上扭转每况愈下的经营局面。企业从1997年2月开始拖欠银行贷款利息,截至2002年累欠利息5050万元,银行贷款13811万元已经全部逾期。

  (二)风险分析

  在该案例中,企业有着良好的经营意愿,贷款资金也都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但最终还是造成贷款损失。造成损失的原因主要在于银行对于项目评估出现较大偏差:一是未能准确把握住市场形势的变化对企业预期经营的影响,企业之所以未能保持住良好的经营态势与市场环境恶化有着密切关系,银行在进行项目评估时显然对宏观因素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银行对企业的负债能力和偿债水平缺乏客观的评价,即便市场环境恶化,但企业在当地仍有着良好的品牌效应,导致企业丧失偿付能力的原因与企业负债率过高有关。

案例三:贷款用途不合理,恶化企业竞争能力

  (一)案例介绍

  s省某钢铁集团公司由于设备老化,企业的4座高炉都已年久失修,特别是1号高炉自1974年改造以后,已运营18年,大部分设备和钢件结构严重老化、变形,不能达产达效。为了遏制企业效益下滑趋势,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决定引进瑞典60年代、70年代的旧设备,实施年产3万吨离心球墨铸管技改项目。项目经S省经贸委批准立项和批复可研报告,于1993年3月开工,工期2年,1996年1月达产。项目初期概算总投资为9792万元,后因项目有所调整,经省冶金厅和省经贸委批准调增至13039万元,资金构成是:企业自筹3595万元,银行贷款9444万元(含外汇贷款3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234万元)。项目实际支出17385万元,超支4346万元。1996年3月生产出第一批7种规格的铸管1432吨,经检验,一次合格率仅10%,综合合格率30%,产品质量远远达不到设计标准,加之项目在资金、设备、工艺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企业被迫于1999年5月全面停产。

  (二)风险分析

  在这笔贷款中,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意愿,也希望通过引入新的设备来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产品竞争能力银行的贷款用途也是用于满足企业的合理需求,但问题在于企业贷款所购买的设备能否起到企业预期的作用。造成最终贷款损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选择了工艺落后的陈旧设备,不仅达不到企业技改目标,无法取得合理的投入产出绩效,而且给企业背负了更为沉重的负债,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能力。银行在审查企业贷款用途时,显然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评估能力和信息来源,在项目评估时,过于强调对企业本身经济绩效和财务指标的评价,忽视了对项目本身的工艺性、经济性、可行性以及先进性的评价,没能控制住项目的技术风险

  贷款用途是银行审查一笔贷款的起点,也是设计具体贷款结构的基础。银行总是基于一定的贷款用途来测算贷款资金的预期收入水平和现金回流结构,从而确定贷款额度、期限以及还款安排。企业不同的贷款资金需求,需要银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贷款用途评价。对于银行来说,一方面要提高评价贷款预期风险的能力,科学合理地为客户提供配套资金,使得银行贷款资金确实起到促进客户生产经营的良好目标;另一方面要能够监督并制约客户按照事先确定的用途合理使用贷款,如果银行对具体用途下的贷款资金预期回报率测算发生较大偏差或者未能有效约束客户使用贷款的具体行为,就会加重客户的偿债负担,造成小马拉大车的风险隐患,甚至会纵容客户挪用贷款、拖延工期,造成信贷资金不能达到预期营运目标,引发最终的信贷损失。

  如果深究贷款用途风险的引发原因,银行更需要从自身的管理来找原因。一方面存在恶意骗贷的不良客户,最初申请贷款的目的就是为了套取银行资金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大多数客户申请贷款的初衷还是为了弥补资金短缺,但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尚缺乏诚信意识以及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着挪用贷款的潜在动机。对于这部分客户,银行对于贷款用途的跟踪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各个管理环节都能够严格执行放款标准和贷后管理要求,密切监督和控制信贷资金的使用进度和具体情况,则会形成一个正向的激励作用促使企业尽快完成项目进度,从而减少了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对贷款预期收益的不利影响,最终是有利于银企关系的长期维护。而如果银行管理人员碍于人情或者未能识别企业的不良动机导致疏于管理,最终不仅贷款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造成企业负担过重,积重难返,从而导致企业破产消亡,银行贷款损失严重。

附件列表


4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贷款协议    下一篇 信贷杠杆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