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于2001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12月国家教育部确认,由江西师范大学和香港多伦多企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
学院隶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师范大学依据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需要,按照独立学院办学要求,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先进治理模式和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的一所融文、法、理、工、商、管、体育和艺术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
学院现校址在瑶湖新校区和青山湖校区。瑶湖新校区坐落在南昌市艾溪湖与瑶湖两湖相间的昌东大学园区内,整个校园占地500亩,绿化面积达64%,这里湖色秀美,风光绮丽,环境幽雅,设施完备,条件优越。青山湖校区地处南昌市中心,交通便利,通讯迅捷,校园面积400余亩。
学院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治理,独立进行财务核算,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5000余名。有治理干部员工60名,任课教师300名(其中有副高以上职称111名),初步形成了一支内外聘任的、结构合理的、水平较高的教学与治理师资。开设有22个本科专业(方向)。
学院按民办机制运作,实行院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在秉承江西师范大学65年办学历程中优良的传统与经验的同时,走“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之路。
建设历程
【2001年】——扬帆启航年
一、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江西省首批经批准成立的7所独立学院之一。
二、招生统一纳入国家本科招生计划。第一年开设了英语(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工商治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7个专业,共招生372人。
三、成立之初,命名为“江西师范大学青蓝学院”。同年12月,学院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至今。
四、学院暂时租赁江西省商业学校部分校区办学。
【2002年】——确立目标年
一、2002年增设商务英语、美术学(师范)、艺术设计、法学、广告学、电子商务等6个专业,第二年共招生1014人。
二、年初,学院领导班子得到调整充实,刘俊教授出任院长,虞文华教授任党委书记。4月,院办公室、教务科、财务科、学生科、团委等科级建制机构相继批准成立。治理力量大为增强,学院建设与发展驶入快车道。
三、3月,倡导建设“学习型学院”,成立了教职工“九思”读书会,同时学院实行人性化治理,为每一位教职工过生日、定期走访师生、每月举行恳谈会等制度开始实施。
四、5月,《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治理制度汇编》制定并正式实施,内容涵盖岗位职责、工作规程、考勤考评、资产财务、图书资料、教学质量监督、教学设施治理、学生治理、综合治理工作等内容,计57项(类)。
五、6月,由校内外十二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成立;学院“师资人才储备库”建立,人才库储备计划正式实施。
六、7月,礼聘我国闻名数学家、教育家、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院士为名誉院长。
七、院学生食堂从7月份起由学校后勤集团接管。
八、经学校研究我院被列为实施学分制的试点学院之一。
九、完善与省商业学校的合作协议,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
十、加强对外宣传,学院首次制作了2003年新年贺卡(明信片)。
【2003年】——奋力开拓年
一、2003年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商务英语、新闻传播、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3个专业(方向),至此开设专业(方向)达17个,在院学生人数达到2400人。
二、4月5日,香港多伦多企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斥资一亿元人民币,与江西师范大学共同投资建设科技学院,并设立1000万“江西师范大学王雪冬教育基金”,每年用其利息颁发奖金。
三、2003年5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治理的若干意见》文件(教发[2003]8号),并对全国各高校独立学院开始进行清理和规范。
四、7月4日,《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章程》颁布实施。院董事会、监事会相继成立。
五、10月6日,学院整体从江西省商业学校搬迁至瑶湖新校区。
六、10月,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江西师范大学重新申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评估结果在江西省独立学院中名列第一。
七、12月30日,学院被教育部正式确认为普通高校独立学院。
【2004年】——坚定信念之年
一、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2004年增设了外语导游(英语、日语)、物理学(师范)、地理科学(师范)、体育学(师范)等专业,开设专业(方向)数达23个,在校学生数达4000人。
二、4月,招生就业办公室被批准成立。教学治理、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材治理、学生信息治理等学院内设机构也相继成立。
三、8月,参加学校“红土地支教”任务的6名2001级学生分赴指定的支教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支教实践锻炼。
四、12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游海在科技学院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进一步明确了学院的办学体制、指导思想、办学模式,为我院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9月26日,200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瑶湖校区体育运动场隆重举行,祝黄河副书记、傅修延副校长等校领导出席了开学盛典。
六、10月,继学生社团《青野》、《梦翼》相继创刊后,学生舞龙队正式成立,经过四年的努力,学生社团活动如火如荼。
七、11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全国首届高校独立学院对等招生协作会”上,与浙江、福建等16所兄弟院校签定了2005年对等招生协议。
八、12月,我院全体教职员工统一思想、齐心协力,积极做好迎接教育部专家组对高校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的专项检查。
九、人才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硕士研究生5人,调入研究生等学历教师8人,分别从事教学或治理工作。
十、10月,我院3名首届毕业生被学校免试录取为2005年硕士研究生。
【2005年】——特色初绽年
一、1月15日至17日,教育部派出的专项检查专家组对学院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学院被列为全国100所优秀独立学院。
二、2005年生源渠道进一步扩大,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秋季招生中,文科录取第一志愿抛档线比省确定线460分高出 17 分。在招生喜获丰收的同时,在校生规模突破 5000 人,学院实现超常规发展。
三、在原有十七个本科专业(二十三个方向)的办学基础上,学院又向省教育厅申报并成功获批增设音乐学、舞蹈学、会计学三个专业,学科建设得到加强。
四、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出台和实施了《科技学院中期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科技学院教学秩序检查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至此,学院治理规章已趋完善,现已建章立制82项(类)。
五、创新和完善美术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建立了首批美术工作室(共八个)。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国家、省市各项比赛中获得佳绩,受到了江西卫视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六、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 91.13% ,位居全省独立学院前茅。其中有 2 人被省委组织部选调、 8 人保送和考取研究生、 8 人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 7 人被选赴“西部支边”。
七、学生参加国家级大赛并首次实现了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其中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江西赛区一、二、三等奖各一个;“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全国三等奖两个;首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个全国优秀奖,一个江西赛区一等奖,两个江西赛区二等奖,四个江西赛区三等奖;并获“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八、5 月,召开首届团员、学生代表大会,并出台和修订《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学生学籍治理规定》等一系列学生治理制度,标志着团学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九、11 月,在第四十二届校运会中,我院运动健儿获得 ( 田径 ) 学生组总分第四名、 普通学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广播操一等奖、体育道德风尚奖共计四大奖项。
十、12 月,举行首届学生表彰大会,对 05 年参加国家级 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 25 人次,参加省级竞赛、活动中获奖的 55 人次,给予大会通报表扬并颁发奖金。
【2006年】——迎接评估年
一、1月11日,举行“科技学院教授受聘仪式”,一批刚从校本部退休的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于我院,继续为学科建设、教学、治理等方面出谋划策。
二、3月13日,省教育厅专家组莅临我院检查办学情况,学院教学、学生治理等方面的成果获专家一致好评。
三、4月,在江西省第二届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中,我院学生包揽学生作品类两项金奖、两项银奖,并获一项铜奖和一项优秀奖。
四、4月,我院名誉院长王梓坤院士莅临我院指导工作并参加“江西师范大学王雪冬教育基金”颁奖仪式。
五、6月,学院院徽、院训、院歌公开征稿并经研究确定。
六、6月中旬,学院中层治理负责人竞聘上岗工作拉开序幕。7月2日全部结束,新选拔的10名中层治理负责人正式上岗。
七、7月5日,经学校研究批准成立了科技学院人文部、理工部和体育艺术部三个副处级机构。
八、7月15日,学院整体从瑶湖校区搬迁至青山湖校区。
现任领导
董事长 游海
1957年6月生,江西高安人,工学博士,教授。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至1982年江西工业大学基本有机化工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至1999年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工商治理专业硕士毕业,1999年至2001年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博士毕业。
1989年至1993年任江西万载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副教授。1993年至1995年任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教授。1995年至2002年任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02年底至2007年7月任江西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长期从事食品工程和环境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承担20余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论著40余篇(部)。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非凡津贴,曾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院长 刘俊
刘俊 男 1963年10月;汉族,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经济学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执业律师;江西省青联常委、副秘书长;江西师大科技学院院长。
1982年—1986年江西师大政治教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江西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书记,商学院党总支书记;2001年12月起任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院长至今。期间,1999年3月—7月选派参加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青年干部政治理论培训办学习(第十四期青干班);2005年12月选派参加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第九期优秀青年专家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
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治理、法学等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五项;主编《共青团员修养》、《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引论》、《齐家新论》等五部论著(专著);参编《现代干部修养》、《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六部论著;在《江西社会科学》、《求实》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荣获省级一、二等奖。
党委书记 彭小云
1967年7月生,江西寻乌人,中共党员,1991年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1年留校任政治辅导员,1995年任中文系团总支副书记,1996年借调省委宣传部工作,1997至2002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主任。2002年4月任新校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11月任科技学院常务副院长(正处)。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任德安县委副书记。2006年9月至2006年11月在省委党校第2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6年12月任现职。长期从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科研工作。
王梓坤 Wang Zikun (1929.4.30)
数学家。生于湖南零陵,原籍江西吉安。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8年获原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副博士学位。1988年获澳大利亚麦克里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专长概率论。在随机过程等研究中彻底解决了生灭过程的构造问题,创造了极限过渡的概率构造法。求出了生灭过程泛函的分布。最先引进多参量Ornstein-Uhlenbeck过程,并取得系统成果。研究布朗运动与位势论的关系,求出布朗运动末离球面时间、位置、极大游程的分布,获得马尔科夫过程的常返性、零一律等成立的条件。在国内最早研究随机泛函分析,得到广义函数空间中随机元的极限定理。创造了多种统计预告方法及供导航之用的数学方法。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机构设置
专业设置
英语(英语教育)(师范类)
广告学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
网络工程
工商治理(物流治理)
以上专业外语语种:英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英语(英语教育)(师范类)
广告学
传播学(新闻传播)
会计学
以上专业外语语种:英语
相关链接
http://kjxy.jxnu.edu.cn/
参考资料
http://kjxy.jxnu.edu.cn/
http://zsxx.e21.edu.cn/
http://www.scichi.com/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于2001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12月国家教育部确认,由江西师范大学和香港多伦多企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
学院隶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师范大学依据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需要,按照独立学院办学要求,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先进治理模式和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的一所融文、法、理、工、商、管、体育和艺术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
学院现校址在瑶湖新校区和青山湖校区。瑶湖新校区坐落在南昌市艾溪湖与瑶湖两湖相间的昌东大学园区内,整个校园占地500亩,绿化面积达64%,这里湖色秀美,风光绮丽,环境幽雅,设施完备,条件优越。青山湖校区地处南昌市中心,交通便利,通讯迅捷,校园面积400余亩。
学院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治理,独立进行财务核算,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5000余名。有治理干部员工60名,任课教师300名(其中有副高以上职称111名),初步形成了一支内外聘任的、结构合理的、水平较高的教学与治理师资。开设有22个本科专业(方向)。
学院按民办机制运作,实行院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在秉承江西师范大学65年办学历程中优良的传统与经验的同时,走“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之路。
建设历程
【2001年】——扬帆启航年
一、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江西省首批经批准成立的7所独立学院之一。
二、招生统一纳入国家本科招生计划。第一年开设了英语(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工商治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7个专业,共招生372人。
三、成立之初,命名为“江西师范大学青蓝学院”。同年12月,学院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至今。
四、学院暂时租赁江西省商业学校部分校区办学。
【2002年】——确立目标年
一、2002年增设商务英语、美术学(师范)、艺术设计、法学、广告学、电子商务等6个专业,第二年共招生1014人。
二、年初,学院领导班子得到调整充实,刘俊教授出任院长,虞文华教授任党委书记。4月,院办公室、教务科、财务科、学生科、团委等科级建制机构相继批准成立。治理力量大为增强,学院建设与发展驶入快车道。
三、3月,倡导建设“学习型学院”,成立了教职工“九思”读书会,同时学院实行人性化治理,为每一位教职工过生日、定期走访师生、每月举行恳谈会等制度开始实施。
四、5月,《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治理制度汇编》制定并正式实施,内容涵盖岗位职责、工作规程、考勤考评、资产财务、图书资料、教学质量监督、教学设施治理、学生治理、综合治理工作等内容,计57项(类)。
五、6月,由校内外十二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成立;学院“师资人才储备库”建立,人才库储备计划正式实施。
六、7月,礼聘我国闻名数学家、教育家、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院士为名誉院长。
七、院学生食堂从7月份起由学校后勤集团接管。
八、经学校研究我院被列为实施学分制的试点学院之一。
九、完善与省商业学校的合作协议,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
十、加强对外宣传,学院首次制作了2003年新年贺卡(明信片)。
【2003年】——奋力开拓年
一、2003年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商务英语、新闻传播、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3个专业(方向),至此开设专业(方向)达17个,在院学生人数达到2400人。
二、4月5日,香港多伦多企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斥资一亿元人民币,与江西师范大学共同投资建设科技学院,并设立1000万“江西师范大学王雪冬教育基金”,每年用其利息颁发奖金。
三、2003年5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治理的若干意见》文件(教发[2003]8号),并对全国各高校独立学院开始进行清理和规范。
四、7月4日,《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章程》颁布实施。院董事会、监事会相继成立。
五、10月6日,学院整体从江西省商业学校搬迁至瑶湖新校区。
六、10月,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江西师范大学重新申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评估结果在江西省独立学院中名列第一。
七、12月30日,学院被教育部正式确认为普通高校独立学院。
【2004年】——坚定信念之年
一、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2004年增设了外语导游(英语、日语)、物理学(师范)、地理科学(师范)、体育学(师范)等专业,开设专业(方向)数达23个,在校学生数达4000人。
二、4月,招生就业办公室被批准成立。教学治理、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材治理、学生信息治理等学院内设机构也相继成立。
三、8月,参加学校“红土地支教”任务的6名2001级学生分赴指定的支教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支教实践锻炼。
四、12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游海在科技学院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进一步明确了学院的办学体制、指导思想、办学模式,为我院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9月26日,200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瑶湖校区体育运动场隆重举行,祝黄河副书记、傅修延副校长等校领导出席了开学盛典。
六、10月,继学生社团《青野》、《梦翼》相继创刊后,学生舞龙队正式成立,经过四年的努力,学生社团活动如火如荼。
七、11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全国首届高校独立学院对等招生协作会”上,与浙江、福建等16所兄弟院校签定了2005年对等招生协议。
八、12月,我院全体教职员工统一思想、齐心协力,积极做好迎接教育部专家组对高校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的专项检查。
九、人才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硕士研究生5人,调入研究生等学历教师8人,分别从事教学或治理工作。
十、10月,我院3名首届毕业生被学校免试录取为2005年硕士研究生。
【2005年】——特色初绽年
一、1月15日至17日,教育部派出的专项检查专家组对学院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学院被列为全国100所优秀独立学院。
二、2005年生源渠道进一步扩大,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秋季招生中,文科录取第一志愿抛档线比省确定线460分高出 17 分。在招生喜获丰收的同时,在校生规模突破 5000 人,学院实现超常规发展。
三、在原有十七个本科专业(二十三个方向)的办学基础上,学院又向省教育厅申报并成功获批增设音乐学、舞蹈学、会计学三个专业,学科建设得到加强。
四、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出台和实施了《科技学院中期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科技学院教学秩序检查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至此,学院治理规章已趋完善,现已建章立制82项(类)。
五、创新和完善美术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建立了首批美术工作室(共八个)。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国家、省市各项比赛中获得佳绩,受到了江西卫视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六、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 91.13% ,位居全省独立学院前茅。其中有 2 人被省委组织部选调、 8 人保送和考取研究生、 8 人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 7 人被选赴“西部支边”。
七、学生参加国家级大赛并首次实现了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其中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江西赛区一、二、三等奖各一个;“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全国三等奖两个;首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个全国优秀奖,一个江西赛区一等奖,两个江西赛区二等奖,四个江西赛区三等奖;并获“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八、5 月,召开首届团员、学生代表大会,并出台和修订《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学生学籍治理规定》等一系列学生治理制度,标志着团学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九、11 月,在第四十二届校运会中,我院运动健儿获得 ( 田径 ) 学生组总分第四名、 普通学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广播操一等奖、体育道德风尚奖共计四大奖项。
十、12 月,举行首届学生表彰大会,对 05 年参加国家级 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 25 人次,参加省级竞赛、活动中获奖的 55 人次,给予大会通报表扬并颁发奖金。
【2006年】——迎接评估年
一、1月11日,举行“科技学院教授受聘仪式”,一批刚从校本部退休的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于我院,继续为学科建设、教学、治理等方面出谋划策。
二、3月13日,省教育厅专家组莅临我院检查办学情况,学院教学、学生治理等方面的成果获专家一致好评。
三、4月,在江西省第二届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中,我院学生包揽学生作品类两项金奖、两项银奖,并获一项铜奖和一项优秀奖。
四、4月,我院名誉院长王梓坤院士莅临我院指导工作并参加“江西师范大学王雪冬教育基金”颁奖仪式。
五、6月,学院院徽、院训、院歌公开征稿并经研究确定。
六、6月中旬,学院中层治理负责人竞聘上岗工作拉开序幕。7月2日全部结束,新选拔的10名中层治理负责人正式上岗。
七、7月5日,经学校研究批准成立了科技学院人文部、理工部和体育艺术部三个副处级机构。
八、7月15日,学院整体从瑶湖校区搬迁至青山湖校区。
现任领导
董事长 游海
1957年6月生,江西高安人,工学博士,教授。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至1982年江西工业大学基本有机化工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至1999年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工商治理专业硕士毕业,1999年至2001年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博士毕业。
1989年至1993年任江西万载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副教授。1993年至1995年任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教授。1995年至2002年任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02年底至2007年7月任江西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长期从事食品工程和环境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承担20余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论著40余篇(部)。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非凡津贴,曾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院长 刘俊
刘俊 男 1963年10月;汉族,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经济学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执业律师;江西省青联常委、副秘书长;江西师大科技学院院长。
1982年—1986年江西师大政治教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江西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书记,商学院党总支书记;2001年12月起任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院长至今。期间,1999年3月—7月选派参加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青年干部政治理论培训办学习(第十四期青干班);2005年12月选派参加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第九期优秀青年专家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
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治理、法学等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五项;主编《共青团员修养》、《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引论》、《齐家新论》等五部论著(专著);参编《现代干部修养》、《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六部论著;在《江西社会科学》、《求实》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荣获省级一、二等奖。
党委书记 彭小云
1967年7月生,江西寻乌人,中共党员,1991年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1年留校任政治辅导员,1995年任中文系团总支副书记,1996年借调省委宣传部工作,1997至2002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主任。2002年4月任新校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11月任科技学院常务副院长(正处)。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任德安县委副书记。2006年9月至2006年11月在省委党校第2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6年12月任现职。长期从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科研工作。
王梓坤 Wang Zikun (1929.4.30)
数学家。生于湖南零陵,原籍江西吉安。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8年获原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副博士学位。1988年获澳大利亚麦克里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专长概率论。在随机过程等研究中彻底解决了生灭过程的构造问题,创造了极限过渡的概率构造法。求出了生灭过程泛函的分布。最先引进多参量Ornstein-Uhlenbeck过程,并取得系统成果。研究布朗运动与位势论的关系,求出布朗运动末离球面时间、位置、极大游程的分布,获得马尔科夫过程的常返性、零一律等成立的条件。在国内最早研究随机泛函分析,得到广义函数空间中随机元的极限定理。创造了多种统计预告方法及供导航之用的数学方法。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机构设置
专业设置
英语(英语教育)(师范类)
广告学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
网络工程
工商治理(物流治理)
以上专业外语语种:英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英语(英语教育)(师范类)
广告学
传播学(新闻传播)
会计学
以上专业外语语种:英语
相关链接
http://kjxy.jxnu.edu.cn/
参考资料
http://kjxy.jxnu.edu.cn/
http://zsxx.e21.edu.cn/
http://www.scichi.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