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营销   
[0] 评论[0] 编辑

职业需求

什么是职业需求



  所谓职业需求,是指一个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和欲望。这种渴求和欲望,成为一个人职业行为的积极性的源泉。自从出现了社会分工,就出现了职业需求。原始的职业需求,实际上只是一个人的一种简单的生存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不断分化和产生,不断赋予职业需求以新的内容。职业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对职业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任何一个正常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又是由需求引起的。同样的道理,人们的职业行为也是在一定的职业动机的策划下,为了达到某一个职业目标发生的。人的职业需求、职业动机、职业行为、职业目标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职业需求



职业需求的类型

  根据职业需求的发生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相对应的需求:


  1、自然性职业需求与社会性职业需求


  自然性职业需求,就是为了谋求那些保持或维持自己的生命以及延续后代的条件而从事一定的职业的要求,这种自然性职业需求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但是,任何人都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其职业行为或职业活动都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孤立的存在。所以,人们在自然性职业需要之外,在自己的社会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对人类文化的渴求,对政治的渴求以及对人们之间交往活动的渴求,就是一种社会性职业需求。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制度和经济地位不同,这种社会性需求也就不尽相同。一个人如果只满足了自然性职业需求,而社会性职业需要得不到满足,虽然其生命不会因此受到损害,但却可能产生一种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觉。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内心感到安全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民无信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仰,没有了社会性职业需求,成了自然性职业需求的奴隶,那么,他的内心会崩溃和涣散。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21世纪评估各个国家人民生活得好与不好,已经不是过去简简单单的看GTP一个标准,还要看GNH,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指数。


  也就是说,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富强,不能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量和增长速度,更要看每一个老百姓内心的感受——他觉得安全吗?他快乐吗?他对他的生活真正有认同吗?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调查,数据显示,当时我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只有64%。1991年再次参加调查,这个幸福指数提升了,到了73%左右。这得益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和很多改革措施的实施。


  但等到1996年再参加调查时,发现这个指数下跌到了68%。这说明,即使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多么丰富,仍然有可能存在极为复杂的心灵困惑。


  在“文革”中,人们的职业行为发生了错位,许多科学家、艺术家、教授以及一些高级管理人才去做清洁工、工厂的重体力劳动、下乡劳动等。这就是对这部分人社会性职业需求的一种剥夺。所以,他们中的许多人感到非常痛苦,失去心理上的平衡。再如一些大款及他们的太太们,他们的物质待遇及金钱一点也不缺乏,但他们多数人的精神很空虚,他们对文化、对政治以及对社会交往活动有着强烈的渴求,好多人患有抑郁症。据有关统计,全世界每年都有一些公司老板自杀。


  身着西服或套裙,每天出入于环境幽雅的办公室,每月领取不菲薪水的“白领先生”或“白领丽人”,着实赢得了世人羡慕的目光,甚至成为了大学毕业生追寻的职业。“白领”虽然是一种时髦的职业,但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性职业需要挤占了社会性职业需要。所以他们既有欢乐也有艰辛,既有掌声也有泪水。许多人由于周而复始的紧张工作,累跨了身体,有的人年过而立依然孑然一身。这些人多数在外企或合资企业工作,外貌长相漂亮,品位、收入高,按常理,应该是能够找到另一半的,但是由于自然性职业需要,占取了他们太多时间,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无暇顾及终身大事,甚至还有的人即使结了婚,也要离婚。这就是为什么大城市里大龄青年多,离婚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见,人们在择业时,既要考虑到自然性职业需要,也要考虑到社会性需要,要从生活的全方位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2、物质性职业需求和精神性职业需求


  物质性职业需求表现为对职业活动中物质方面的渴求,包括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是人们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欲求,也是其他一切需求的基础。精神性职业需求则是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渴求。比如掌握知识、对美的享受、创造的欲望等;再比如,职业活动促进了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交流,使人们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这将使你的精神更加愉悦。


  央视报道过一位92岁高龄的著名学者,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三年,期间,每天都要在病房里坐着轮倚伏案写出2000余字的、非常有价值的文章。有记者问他,“您已功成名就,况且年事已高,正在住院治病,为什么还要坚持写作呢?”他说:“能把我所知道的事情写出来,告诉大家,留给后人,我感到很幸福,很高兴,如果不能坚持写作了,我感到是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如果在我的有生之年,我的思维还清晰,我会继续写下去,我准备再写10年、20年。”写作,就是这位学者的精神性职业需求。


  3、合理的职业需求与不合理的职业需求


  合理的职业需求与不合理的职业需求,主要是根据职业需求的可能性来区别的。认识这一点很重要。人们的职业需求是复杂多样的,现实中不是每一个人的所有职业需求都能变成现实。有的需求经过努力可以实现,有的需求无论你怎样努力也是实现不了的。


  人的职业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们在飞机诞生之前不可能产生当空乘人员的职业需求,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不会产生到外资企业去当“白领”的职业欲望。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没有选择职业的自主权,政府分配到你哪里你就必须在哪里工作,不管这个岗位适合还是不适合你,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挥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政策发生巨大变化、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分类和职业岗位不断增加,为职业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学生可以纵横驰骋,自由选择。面对社会上众多职业,有科技含量高的,有知识含量高的,有体力劳动大的,有脑力劳动大的,有流动性强的,有固定一地的,有动手的,有动口的,有机械化的,有手工的,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每一个求职人员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需求有一个客观的、合理的、科学的分析、保持合理的职业需求,舍弃不合理的职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寻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


  人的职业需求存在着合理与不合理两种需求。合理的需求也可分为当时(或当年)能满足的和一时不能满足或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满足的需求。能满足的需求可以变成现实,一时间或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能满足的,只要是合理的、有希望实现的,均可以创造条件,努力争取实现。


  不合理的职业需求可分为不正当的需求和不现实的需求两种。所谓不正当的需求,就是不在你的职业需求范围内或者是你这个职业不可能实现的,尽管别人拥有、别人在享受,但对于你而言,这个职业却是不必要或不应该有的,那么你就应该舍弃这种欲念,不要让它成为你择业的障碍。而不现实的需求,就是你的职业欲望不合时宜,或者是这个职业欲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无法实现的,即使它是合理的,但却根本无法实现。这种不现实的职业欲望,也应该通过提高认识,尽快放弃,否则也会成为求职中的障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气质的血型说    下一篇 系统评价理论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