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营销   
[0] 评论[0] 编辑

员工成长沟通管理

员工成长沟通治理概述



  从广义的概念上看,员工关系治理的内容涉及了企业整个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治理体系的构建。从企业愿景和价值观体系确立,内部沟通渠道的建设和应用,组织的设计和调整,人力资源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等等。所有涉及到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面,都是员工关系治理体系的内容。
从狭义的概念上看,即从人力资源部门的治理职能看,员工关系治理主要有劳动关系治理、员工人际关系治理、沟通治理、员工情况治理、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与支持、员工关系治理培训等内容。


不论从影响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的之间的联系的工作设计、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员工激励三个方面,还是从员工关系治理的广义和狭义内容角度,我们都会发现,沟通渠道建设非凡是涉及员工异动的员工成长治理,我们姑且称之为“员工成长沟通治理”,它是治理者进行员工关系治理的重点。



员工成长沟通治理的内容与目的

  员工成长沟通可以细分为“入司前沟通、岗前培训沟通、试用期间沟通、转正沟通、工作异动沟通、定期考核沟通、离职面谈、离职后沟通治理”等八个方面,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员工成长沟通治理体系,以改善和提升人力资源员工关系治理水平、为公司领导经营治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员工成长沟通治理的具体内容与类别浅析

  1、入司前沟通:


(1)沟通目的:重点对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文化、企业目标、企业经营理念、所竞聘岗位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加盟公司后可能碰到的工作困难等情况进行客观如实介绍,达到“以企业理念凝聚人、以事业机会吸引人、以专业化和职业化要求选拔人”之目的。


(2)沟通时机:招聘选拔面试时进行。招聘主管负责对企业拟引进的中高级治理技术人才进行企业基本情况介绍等初步沟通,对拟引进的一般职位负责完成“入司前沟通”;对拟引进的中高级治理技术人才,人力资源部经理和公司主管领导完成“入司前沟通”。


2、岗前培训沟通:


对员工上岗前必须把握的基本内容进行沟通培训,以把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提高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全面了解企业治理制度、知晓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知晓自己本职工作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考核标准、把握本职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以帮助员工比较顺利的开展工作,尽快融入企业,度过“磨合适应期”。


3、试用期间沟通:


(1)沟通目的:帮助新员工更加快速的融入企业团队,度过“磨合适应期”,尽量给新员工创造一个合适、愉快的工作环境,即使新员工最终被试用淘汰应该是经过了企业努力属于员工自身的责任。


(2)沟通责任者:人力资源部、新员工所属直接和间接上级。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对科室治理人员进行试用期间的沟通;科室治理人员以外的新员工沟通、引导原则上由其所属上级负责。


(3)沟通频次要求:


A、人力资源部:


新员工试用第一个月:至少面谈2次(第一周结束时和第一个月结束时);


新员工试用第二、三个月(入司后第二、三个月):每月至少面谈1次,电话沟通1次。


B、新员工所属直接上级:可以参照人力资源部的沟通频次要求进行。


(4)沟通形式:面谈、电话等方式外,人力资源部还应不定期组织新员工座谈会进行沟通,可与新员工岗前集中培训结合进行。


4、转正沟通:


(1)沟通目的:根据新员工试用期的表现,作出是否转正的建议意见。系建议同意转正的,应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今后的改进建议和希望;系不同意转正辞退或延长试用期的,应中肯的分析原因和提出今后改进建议。


(2)沟通时机:


A、新员工所属直接上级:进行新员工转正评价时,并形成部室意见。


B、人力资源部:在审核科室员工转正时,并形成职能部门意见。


5、工作异动沟通:


(1)沟通目的:使员工明确工作异动的原因和目的、新岗位的工作内容、责任、挑战及希望,以使员工比较顺利的融入到新岗位中去,同时以期达到员工到新岗位后更加愉快、敬业的工作之目的。


(2)沟通时机:


A、人力资源部:在决定形成后正式通知员工本人前。


B、异动员工原部门直接上级:在接到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异动决定通知后立即进行。


C、异动员工新到部门直接上级:在异动员工报到上岗之日,相当于新员工的入职引导和岗前培训沟通。


6、定期考核沟通:


企业可以结合员工绩效治理进行。


7、离职面谈:


(1)沟通目的:本着善待离职者原则,对于主动离职员工,通过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以便公司改进治理;对于被动离职员工,通过离职面谈提供职业发展建议,不让其带着怨恨走;诚恳的希望离职员工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跟踪治理。


(2)沟通时机:


第一次:得到员工离职信息时或作出辞退员工决定时;


第二次:员工离职手续办清楚预备离开公司的最后一天,一般安排在结帐前。因此时离职员工再无任何顾忌轻易讲真话。


(3)离职面谈责任人:原则上由人力资源部和员工所属部门负责人共同组织:


A、第一次离职面谈:对于主动提出辞职员工,员工直接上级或其他人得到信息后应立即向其部门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人力主管反映(人力资源部落实专人负责员工关系治理),拟辞职员工部门负责人应立即进行离职面谈,了解离职原因,对于欲挽留员工应进行挽留面谈,对于把握不准是否挽留的应先及时反馈人力资源部以便共同研究或汇报,再采取相应措施。对于科长级以上的治理干部主动辞职的,得到信息的人应先将信息第一时间反馈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以便决策。对于企业辞退的员工,科长级以下员工由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进行第一次离职面谈;科长级以上干部(含科长级)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第一次离职面谈。


B、第二次离职面谈:对于最终决定同意离职的员工,由人力资源部进行第二次离职面谈。主管级以下员工由人力主管进行离职面谈;主管级以上员工(含主管级)由人力资源部经理及以上负责人进行离职面谈,原则上企业谈话人应比离职者的职级略高至少应对等。对于科室员工以外的员工离职,第二次面谈可以采取离职员工填写《离职员工面谈表》的相关内容方式配合完成。第二次面谈应技巧性让离职员工自愿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跟踪治理。


(4)离职原因分析:离职原因分析每月应定期进行1次,由人力主管负责完成,报人力资源部经理和分管领导,以便改进人力资源治理工作。


8、离职后沟通治理:


(1) 治理对象:属于中高级治理人员、要害技术人员或具有发展潜力的科室员工、生产、营销一线骨干岗位员工,并且不是因人品、工作失职等原因主动离职,同时是属于企业希望其“吃回头草”的离职员工。


(2)治理目的:通过诚心、真心的关心,建立友善的终生关系,使其能成为企业外部可供开发的人力资源,更是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的正面宣传窗口。


(3)治理方式:


A、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关系治理的人力主管应建立此类员工的离职后续治理档案,档案内容至少应包括离职去向、离职原因、联系方式、后续追踪治理记录等内容。


B、离职时诚恳的要求留下联系方式。


C、一般应在员工离职后1月内、3个月内、半年内、1年内分别电话沟通关心一次。


D、每年给离职员工寄生日卡和新年卡,由副总级以上分管领导亲笔签名。


E、把离职员工列入公司内部刊物邮寄名单(至少3个月1次)。


F、定期(原则上3个月1次)为离职员工寄发有公司近况和经营业务的电子邮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Blowfly直升机闹钟    下一篇 职务特征模型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