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管理   
[0] 评论[0] 编辑

企业文化再造


简介
  企业文化再造(ReconstructionofCorporateCulture)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的主流理念和主流行为方式的综合表现。建设企业文化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从企业的宗旨精神、经营理念到企业的规章制度、物质文明,从员工的行为准则、形象标准到企业的条件环境,无不渗透着企业的文化内涵。在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全力打造具有鲜明个性、凝聚全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品质企业文化,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竭动力之所在。


  烽.火猎.头专家认为,企业文化再造是指由企业文化特质改变所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的变化。它是企业文化运动的必然趋势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再造的根源在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是社会文化变革在企业内的反映。当企业经营环境改变,原有文化体系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而陷入困境时就必然通过文化再造,创建新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再造是企业文化产生飞跃的重要契机。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再造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对于促进企业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人有着独到见解: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文化至少可分为核心层和外围层。核心层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动因
  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原有的文化与新的战略很不一致时,就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再造。企

企业文化再造

业文化再造的基本思路是:
  (1)企业文化再造是项系统工程,因此,渐进式比激进式更易成功;
  (2)根据新战略的要求选择适宜的企业文化类型;
  (3)必须对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结构层次的文化进行全面再造。
  企业并购后的文化再造
  好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具有不可仿效性。并购既是机制的或结构的并购,又是心理的或文化的并购。文化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战略与文化是相互影响与促进的,找到与企业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战略相匹配的文化,才能使企业持续不断地发展。

企业文化再造


  Yintl(鹰腾咨询)提供企业并购后的文化再造及文化整合等咨询服务,已为多家企业进行了文化再造与整合服务。
  所谓企业并购后的文化再造,是指两个企业并购后,通过双方企业文化的整合,解决由于相互接触而产生矛盾的过程。企业文化再造的模式一般有四种:渗透式文化再造模式、吸纳式文化再造模式、分离式文化再造模式和混沌式文化再造模式。而不同的企业也会以不同的模式进行文化再造。
  “管理上市”系列丛书之《文化·道》在国内首次提出“文化是企业的运行之道”。模式

渗透式文化再造模式

  渗透式文化再造模式,是并购双方揉合了双方文化的长处,在文化上相互渗透,各自进行不同程度的

企业文化再造

调整。这种文化再造模式适合于并购双方彼此欣赏对方的企业文化,愿意调整原有文化中的不良元素,以寻求经营协同效应的情况。由于并购双方是为了优势互补而走到一起,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虽然涉及机构及人员重组,但再造后的文化突出了双方原有文化的精髓,较容易为员工们接受与理解。

吸纳式文化再造模式

  吸纳式文化再造模式,是被并购方完全放弃原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全盘接受并购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再造模式只适用于一家企业获得了另一家企业的控制权,而且并购方的文化非常强大且极具优势,能赢得被并购企业员工的一致认可情况。由于被并购企业所做变革是全面的,是处于被动地位的,所以员工们所产生的不安、紧张心理是最为严重的,情绪也是最糟糕的。不过当被并购方是小企业、发展缓慢或濒临破产的企业时,采用这种模式可能才是最为有效的。

分离式文化再造模式

  分离式文化再造模式,是保持并购双方各自文化的独立性。在这种模式中并购双方都拥有较优质的企

企业文化再造

业文化,且并购只是为了多元化或优势互补的需要,并购后各自为政,双方接触机会不多,不会因为文化不一致而产生冲突。

混沌式文化再造模式

  混沌式文化再造模式,是并购双方既不接纳对方的文化,又放弃了自己的原有文化,处于文化迷茫的再造情况。这种模式是双方均对自己的文化不满意,被并购企业甚至是并购企业拥有很弱的劣质文化,在并购后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中双方员工都会迷茫,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及高管人员的引导和安抚。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再造
  要较好开展对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再造问题的研究,并取得较大突破,首先必须对民营企业文化再造的真正含义予以界定,了解其质的规定性,这是进行问题研究的关键。目前,尽管国内外对“再造”本质的理解有多种,但根本内容却是指“重新创造”、“重新设计”、割舍旧的东西和重头做。我们认为,民营企业文化再造至少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从整体上对病态企业文化予以彻底扬弃,重新构建起健康的能长时间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更高层级的企业文化。如,抛弃家庭情感型企业文化,重新塑造制度约束型企业文化、理念引导型企业文化和境界追求型企业文化等,从而使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不断发生质的变化。
  2、对企业多元文化层次或结构的位置重新设定,构建新的核心层次,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运行系统。
  3、彻底改变传统缓慢的企业文化传播与扩散形式,大幅度减少企业文化生产的程序,明显缩短其形成与渗透的过程和时间。深层原因
  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属约束型模式,未离开人们传统的跟踪型的被动思维模式,适应市场变化的程度较低,难以使物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尽管某些民营企业,特别是较大型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再造

对自身的文化系统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了整体文化素质,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连接度有所增强,但从总体看,企业文化力量仍存在根本的不足,必须重新设计和创造。其深层原因在于:

企业文化的核心层面

  第一,企业文化的核心层面——基本价值观的形成、传播与扩散处于被动状态,大多在被约束情况下进行。企业文化的主体一般表现在基本价值观、信念、企业家风范、精神、作风、公众形象等方面,而它们在其中又处于不同的地位。基本价值观起主要的作用,影响和决定其它文化主体的形成与传播。它指包括企业家价值观及广大员工都认同和恪守的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较长时期里,民营企业的基本价值观集中体现在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实体只遵纪守法和依法缴纳税收,无须再考虑国家其它方面的利益和需要。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和引导下,经营者和广大员工的精神、作风及其它方面的行为,都受到消极的影响和制约,使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都受到影响。这种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地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在“为我”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企业文化的层级偏低

  第二,企业文化的层级偏低,难以支撑企业长期快速的发展。民营企业文化层级的高低是由企业文化的类型决定的。从我国近些年的情况看,民营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家族情感型、制度约束型、理念引导型和境界追求型四种。目前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属于第一、二种类型,第三种类型较少,第四种类型则更少。这四种类型企业文化依照其对物质生产力推动程度的大小来划分,可分为最低层次、次低层次、较高层次、最高层次四等。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由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规范、不系统,产生的文化力不强,对物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较弱,必须尽快予以改造,再造出较高的理念引导型企业文化,特别是境界追求型企业文化。只有转变到理念引导型企业文化并最终再造成境界追求型企业文化后,才能使民营企业文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级,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力,为民营企业的持久、快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三,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没有较好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企业家、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未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只顾企业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未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要求的思想在民营企业文化中虽然有所体现,但远远不够,有时甚至出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两层皮或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一切都极大地削弱了企业文化的力量。

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

  第四,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进行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要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努力为之奋斗。

降低了企业文化力

  第五,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和扩散环节较多,时间较长,成本较高,降低了企业文化力。企业文化是服务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然而,较长时期以来,由于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要经过核心层、中间层、外表层和区域性空间等,如通过企业家发起、言传身教,到高层领导集团、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机关—般工作人员、生产经营部门经理、处室负责人、广大员工及社会上的宣传媒体等一系列程序。应指出,这种文化是旧式的等级制文化,传播和扩散时期较长,支付的时间成本、行政成本、经营成本过高,影响了物质生产力的较大发展,削弱了竞争的能力。再造思路
  民营企业文化再造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物质生产力发展程度、文化层面(或企业文化再造结构)设定、人际关系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一列问题,因此,必须首先从总体上确定企业文化再造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进行民营企业文化再造,最根本的要求是要对原有的企业文化格局予以彻底打破,重新构建企业文化层次或结构,逐步实现服务型企业文化向导向型及追求型企业文化的转变,使其成为高层次的企业文化。原则
  民营企业文化再造应确定如下几条原则:
  第一,分阶段逐渐实行的原则。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扩散与物质生产不同,主要通过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来反映,是一个长期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产生,所以,应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切莫急于求成。
  第二,遵循企业文化形成、传播与扩散规律的原则。企业文化形成、传播与扩散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常常以不同形式运行,通过多种方式或渠道来发挥企业文化力的作用。若企业文化再造违反了其运作规律,主观随意进行,不考虑人们的思想状况及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拔苗助长式地进行再造,就会给企业文化形成、传播与扩散带来很大障碍,造成企业文化力巨大破坏。
  第三,促进物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原则。新型企业文化的出现,是为更好适应和更快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如不能实现这一点,企业文化再造就没有必要。所以,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应是企业文化再造的出发点和本质要求。工作重点
  进行民营企业文化再造应侧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企业家要自觉地进行理念革命,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的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基本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实行企业文化再造的龙头,应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企业家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就应从思想深处形成最高理念,自觉开展理念革命,实现由经营理念到政治理念乃至最高理念的飞跃。而实现理念的革命,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变革问题,即在实现理念革命之前,先建立起新的所有制实现形式,这是企业文化再造中最关键的要素。
  2、重新构建企业文化层级,打破多等级企业文化界限,减少企业文化形成、传播与扩散的程序,缩短企业文化渗透流程。要尽快建立与理念引导型企业文化,特别是境界追求型企业文化相适合的新型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由专门部门负责,统一协调,强化管理,把企业家的最高理念和最高境界及崇高品德传播和扩散给广大员工,减少传统的以纵向型组织结构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流程。尽量缩短企业文化传播的时间,限定流程成本。
  3、要把企业文化的传播和扩散与党的思想建设结合起来,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来对待。党的思想建设是一种高层次的带有政治理念型的特殊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正确方向的代表。要从政治的高度来思考企业文化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的一体化问题。特别应指出,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充分体现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要求的思想,并将其作为高层次的导向型的企业文化来对待,使改造后的企业文化成为新的模式。
  4、创造条件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实行企业文化再造的重要组织保证。进行企业文化再造是一种人际化的行为,必须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再造获得成功。要想使广大员工从被动参与转到向往和追求,就应尽快建立先进的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在这一组织中,引导和要求广大员工自我进行“修炼”,树立共同目标,越超自我,突破思维定式,参加团队学习,为进行企业文化再造奠定雄厚的思想基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企业文化体系    下一篇 企业文化理念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