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   
[0] 评论[0] 编辑

企业信息化


外延
  1、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 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
  

企业信息化

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 3、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
  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5、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目的
  企业间的竞争应当包括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品种竞争、服务竞争、市场竞争和信誉竞争等诸多方面。随着人们一边完成工业化进程,一边步入信息时代,这种种竞争的方面也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 企业要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参与企业间的科技竞争,把生产和经营牢牢植根于科学技术的沃土之上,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永远充满活力。一般说来,技术进步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1. 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 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的生命周期普遍缩短,由于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也不得不重视产品的再开发;
  3. 技术的进步可以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可以研制出更有
  

企业信息化整体架构图

效的生产工具应用于生产,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劲有力的态势,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范围
  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本企业搞信息化的范围究竟是什么。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在生产、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企业在生产当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自动化(CAD)、自动化控制、智能仪表、单板机的运用等等,凡是用到电子信息技术的都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
  2.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最基础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化过程。
  3.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Intranet、Extranet、制造资源计划(MRPII)、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办公自动化(OA)等都是用来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的,这是更高层次的信息化。
  随着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深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提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出谋划策,将对促进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起到良好的作用。实施条件
  1、建设企业信息化内容 对企业信息化内容的认识,许多人认为“购买一些硬件设备、联上网、开发一个应用系统并给以一定的维护就是实现了企业信息化”,这是片面的理解。企业信息化虽然是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贯穿其始终,但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使企业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把握机会,做出正确决策,增进企业运行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决定了企业信息化是为管理服务的,所以,企业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与企业的发展规划、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密不可分的。
  所以根据建设企业的发展要求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建设企业信息化内容应为:
  (1)建立适应信息技术要求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模式包括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
  (2)以管理模式为依据,建立起企业的总体数据库。该总体数据库分为两个基本部分,一个基本部分是用来描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中的实际数据及其关系;另一个基本部分则是用来描述企业高层决策者的决策信息。
  (3)根据不同类型企业情况,建立起相关的各种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如计算
  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AM)、管理信息系统(MIS)、这些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及管理系统构成企业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管理活动中各项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分析和利用,为企业高层提供决策依据。 (4)建立Intranet,提供企业内部信息查询的通用平台,并利用这一网络结构,将企业的各个自动化与管理系统及数据库以网络的方式进行重新整合,从而达到企业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
  (5)联通Internet.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获取大量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充实自已的信息资源,同时,还可以向外部发布企业生产经营等公开的信息。
  (6)企业信息化实施条件
  国内外经验表明,企业开展信息化需要具备一定条件,那么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可能成功实施呢?
  (1)企业要有信息化的内在需求;
  (2)要有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3)要有基本的技术和管理基础;
  (4)要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5)企业信息化要与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观念更新相结合;
  (6)要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7)要有一个信息主管来统帅;
  (8)要有专门的部门来实现。
  2、建设领域开展企业信息化需注意的问题
  (1)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事实上,在新的形式下,企业不开展信息化就没有出路。
  (2)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总体规划下,本着急用先上的原则,分布实施。
  (3)处理好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关系。引进先进技术产品是手段,消化、吸收是关键,自主创新才是目的。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注重实效,切勿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4)制定企业信息化方案必须考虑几个原则:效益原则,包括社会效益、管理和经济效益;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原则;开放性原则;弹性适应原则;安全可靠性原则。建设实践
  研究和讨论科学应用技术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把研究对象的概念弄清楚并以此确定一个清晰的逻辑思路,然后采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上到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去探索和思考,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也就是说首先要解决一个思想方法问题,才能使研究和讨论走上正确的轨道,不至于陷入盲目和无实际意义的争论误区。这就是通常讲的理性化思维。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实质上还是有所区别。企业信息化是属于企业战略、企业目标、企业发展等这类带有全局性、规划性、指导性的抽象范畴,如同机械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概念一样。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具体应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资源为主要对象,采用系统集成的手段,对企业管理的架构与机制进行全面整合,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人才等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业务流程得以规范和优化,实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为目标的全过程。
  针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含义就是以管理创新的思路将现代管理方法、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相关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成本、增强经济效益、全面提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具体的企业行为,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阶段,与企业

企业信息化

管理相辅相成并伴随在企业管理的进步之中,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常常以工程项目的形式体现。通常所讲的企业信息化实际上是指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是企业信息化的
  一个进程,它不能等同于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不是固有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容与各行业各企业的不同类型性质、规模大小有所不同,并随着经济体制、市场格局、产业政策的变化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生改变。就其制造业的共性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点基本内容:
  1.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是控制技术自动化的发展和升华,是制造类型企业特别是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方式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内容就是综合利用自动控制技术、模拟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操作)效率。
  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化的重点是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车间现场管理、质量检验等各设计、生产环节。例如: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复杂工程结构设计(CAE)、辅助工艺设计(CAPP)、集散型控制系统(DC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以及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PS)等。
  2.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比重最大、难度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领域,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及各个层面。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在规范管理基础工作、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通过信息集成应用系统来有效地采集、加工、组织、整合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实时动态地提供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例如:事务处理系统(T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数据管理(PDM)、电子商务(EC)、安全防范系统(PPS)以及企业网站等。这是一项"牵牛鼻子工程",往往可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都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适当的开发对象,花大气力、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除此之外,在业务管理活动中还产生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如各种文档、邮件、报表、网页、音像、视频、扫描图像以及演示幻灯片等。因此,办公自动化(OA)和文档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制造业的生产也不再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单独、孤立、封闭的模式,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活动发生了前伸和后延。企业从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制造、销售直到最终送到和服务于客户,形成了一条

企业信息化

由上游的供应商、中间的生产者和第三方服务商、下游的销售客户组成的链式结构,这就是供应链。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管理流程受到这条供应链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是制造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是利用企业局域网络、Internet互联网、数据库、电子商务等技术资源通过对供应商、第三方服务商及客户的信息化管理与协调,将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供应、销售、服务整合在一起,提高制造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4、企业信息化组织建设及硬件配套。如前所述,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必须务实,做好组织到位与措施落实这两件大事。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抓好三个要素一个配套:即设计思路、开发工具、人员组织落实以及硬件设施配套。有关设计思路、开发工具的问题前面已有阐明,不再赘述。
  企业信息化组织建设说到底是靠人去完成的,选择什么样的人员,这类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素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采取怎样的组织形式和机构也直接影响到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的质量和进度。实践证明高效精干的组织机构和复合型IT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从这个角度讲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队伍。
  企业信息化组织建设要重视硬件设施的配套。其中最关键的是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包括:互联接入和企业局域网两大部分。要从通畅接入、防毒防攻击、可管可控、系统安全等方面来有效地配备网络结构和购置硬设备,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网络管理制度,这些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财务影响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一是通过互联网,使得企业的管理手段得以超越时空实现全方位全天候运作,并且使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和外部相关部门实现互联互通,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二是通过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原来各层重叠的管理信息传递,现在可以在一定的权限控制下,实现即时、垂直和横向的数据共享。 由于信息化可以使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生产环节无缝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集中配置和数据的集中共享,避免产生“信息孤岛”,全面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树立以财务管理为
  

财务管理

核心、以资金流量控制为重点的管理理念,通过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强化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既可以加强制度约束、防范资金风险、堵塞资产流失的漏洞,同时可以做到信息共享,避免统计数据和财务信息失真。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成本核算
  准确的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财务不但能了解销售、采购、库房、生产的全部过程,而且伴随其每一个作业,财务都有相应的反映,同时都有监控。有效的风险防范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当出现危机时能够快速反应给决策者,避免因信息不流畅而出现的决策失误,把企业面临的风险降至最低。
  (二)预算管理
  信息化可以促使财务应该对公司的业务起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准确核算的作用。由于信息化提供的手段,使得企业能够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准确地去做好各业务、各地区、各产品、各部门、各费用科目的预算工作。并且能够做到按月分解和及时调整,让每一科目的费用都能够实时报告到应该承担责任的部门负责人,并且可以和它的预算进行比较,及时提出预警或禁止信息。同时业务部门负责人可以在月中任何一天获得截至当时的收入、毛利、净利的粗报表,便于及时了解经营情况,做出判断和决策。
  (三)资金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企业对财务的管理,说到底是对资金流量的集中管理与控制。加强财务资金管理,不仅是事后算账、做账、统计、结算,而且必须把财务资金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使之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从企业洽谈合同、收取订单乃至市场调查、项目可行性论证开始,就必须认真考虑企业的财务和赢利能力,以保证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企业流程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流程进行重组,减少了采购与财务之间的穿梭往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由于采购和财务之间“墙”的推倒,使得财务能够掌握采购计划的全部信息,不仅能够做好资金和付款计划,而且有效地减少了漏洞,同时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实时地知道每一个客户当前企业信息化进程给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带来新的变革。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必须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使企业的财务同企业的产、供、销各环节完全集成,并产生互动,实现权力的集中监控、资源的集中配置、信息的集中共享。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价格歧视    下一篇 企业兼并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