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   
[65] 评论[0] 编辑

商业经济学

基本简介

商业经济学与商品流通领域的其他经济学,如市场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价格等领域的经济学有着密切联系。如研究商业经济不能不依据市场供求规律,不能不考虑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以及价格体系所特有的规律。同时,商业经济学所揭示的商业特有的经济规律反过来也是市场和商品流通的经济学形成的强大支柱。商业经济学是商业部门其他方面(如商品经营、商业管理、商业史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这些学科的成果也是丰富和发展商业经济学的重要条件。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变革,学术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商业经济学在这一变革时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高教系统对学科点的压缩和归并,使商业经济学在教学体系中不再具有独立的地位。(后虽经争取保留了部分院校的商业经济学科,但并不能在总体上改变商业经济学科萎缩的现实);中央机构的精简导致国内贸易部的撤消(最终连国内贸易局也不复存在),更使商业经济学的发展前景雪上加霜。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商业经济学是过去为部门管理需要而设立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部门管理体制改变。商业经济学地位的改变是理所当然的;但长期从事商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的一部分教授和专家认为,经济体制的转轨,不应削弱商业经济学的地位。相反,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交换和商品流通活动的重要性会变得更为突出,商业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将更加明显,所以对商业经济学的研究应当进一步加强。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从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在高等财经院校的商业经济学原理课程教育中,苏联模式的学科体系占据了主流地位。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翻译出版了格·列·鲁宾士坦等所著苏联高等经济院校教科书《苏维埃贸易经济》(1950年莫斯科版),

1962年,上海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商业经济教研组曾编印了一本《商业经济》。从论述体系来看,人大贸易经济系1955年教材与苏联教科书的主要区别,仅在于多了“对外贸易”一章,但少了“公共饮食业”一章。而人大贸易经济系1962年教材又增设“公共饮食业”一章,但抽去“对外贸易”一章,这样就与苏联教科书的论述体系基本一致了。上海财经学院1962年教材的论述体系,则与人大贸易经济系1962年教材的体系基本相同。

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商业经济的研究处于停顿状态。1980年,中国人大出版社出版曾洪业主编的《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该书的论述体系与1962年的教材相比,没有重要变化,但增设了“商业现代化”一章,抽去了“公共饮食业”一章。80年代初期,上海地区高等经济院校商业经济学原理类课程的教学,受该书论述体系和理论观点的影响较大。80年代下半期至90年代上半期,上海出版了一批商业经济学原理类的教材,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周锡樵主编的《商业经济学》(1991年)和陈顺霞等的《商学概论》(1996年)。上述两本著作与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的教材相比,主要的变化在于:增设了“商业环境”、“商业信息”和“商业宏观管理”章节,加强了对市场体系的分析。作为对商业经济学原理类教材的论述体系进行改革的尝试,黄志民、彭辉芳、蒋克珍曾合作编写了《商品流通经济学》(1987年)。

80年代初,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重新引进了市场学学科。1981年,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了美国R.H.霍尔顿的《市场学》。该书出版后,形成了广泛的影响。此后,国内学者对市场学这门学科的传播做了大量的工作。80年代下半期至90年代上半期,上海地区的学者撰写了一批市场学教材,其中较重要的有:萧克荣的《市场学概论》(1990年),唐豪、宋忠顺的《现代营销理论、策略及其应用》(1990年),陈信康郭芳芳邓永成晁钢令的《市场营销学概论》(1993年),章伯虎、陈庆基主编的《实用市场营销原理》(1993年),朱成钢主编的《市场营销学》(1993年),顾国祥、王方华主编的《市场学》(1995年)。上述著作的从论述体系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绪论,分析市场学的基本概念;(2)市场营销战略;(3)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推销策略等;(4)购买行为研究;(5)市场调查和预测;(6)国际营销。

在商业企业和物资企业管理方面,80年代初以来也出版了一些著作,如吴智伟等的《批发商业企业管理学》(1982年),顾文金等的《物资企业管理》(1983年),崔德邻等的《社会主义零售企业管理》(1984年),叶树滋、陈祝平的《商业企业管理概论》(1988年),曹学舜等的《商业企业经营管理》(1992年)。90年代中期,商业连锁经营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上海学者也撰写了一些著作,如顾国建的《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管理》(1995年)。在价格学方面,比较重要的著作有余兴发、印堃华主编的《现代企业定价:理论与应用》(1988年)。

80年代中期开始,消费心理学、服务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等学科受到了重视,上海地区的学者在国内比较早地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撰写了一批著作,如陈家海等的《消费心理学入门》(1987年),陶永宽、葛伟民、陈家海、章秀文的《服务经济学》(1988年),葛伟民的《信息经济学》(1989年)。此外,还有吴绍中等的《中国消费研究》(1990年)。

在商业史研究方面,上海学者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上海百货公司等编写的《上海近代百货商业史》(198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的《上海近代五金商业史》(1990年),应飞主编的《上海粮食志》(1995年),朱国栋、王国章主编的《上海商业史》。

在从事商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的同时,上海商业经济学界还积极参与了对重大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1983~1985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中包含了对上海贸易发展和消费发展的研究,所取得的比较重要的成果有:陶永宽等的《上海应当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中心》,陈家海的《上海居民消费发展战略初探》,厉璠等的《上海饮食服务业的发展》。

“七五”时期,继续开展了对价格改革和商业体制改革的研究。比较重要的研究项目有:厉璠等承担的“价格变动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萧克荣承担的“上海商业体制与结构问题研究”,张泓铭承担的“上海城市价格管理体制研究”。

80年代下半期,在国内地区间贸易中发生的贸易摩擦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系统研究。1990~1992年,陈家海等从事《中国省际贸易》课题研究。

1993年9月,由市府主持的“迈向21世纪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正式启动。课题设立了10个分课题和17个专题,其中包括了对上海贸易发展问题的专门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成果体现在1995年出版的《迈向21世纪的上海:1996~20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中。该书收入了张广生、陈中浩、徐守祥撰写的《上海建成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和陈中浩、朱连庆撰写的《上海商业区功能及布局的总体构想》。

从1993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发布一批重点咨询研究课题和热点课题,向全市公开招标。这些课题中也包含了研究商业发展问题的项目,例如1993年陈家海承担的《上海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与突破口》课题,1997年晁钢令承担的《麦德龙现象研究》,1998年陈中浩承担的《影响当前上海消费需求因素分析》课题,1999年唐豪承担的《上海电子商务推广应用的思路与对策》课题。在上海市“八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中,厉璠、陈家海承担了《上海商业发展思路研究》课题。

“九五”期间,上海商业经济学界对于应用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商品流通渠道重组,商业企业改革,超市、便利店等新业态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区属商业的发展,商品市场预测,网络化销售,电子商务,以及加入WTO后上海商业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例如1998年,晁钢令承担了财政部委托的《中国商品流通渠道重组与控制研究》课题,陈启杰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未来十年中国食品供求结构预测及对策研究》。

研究对象
(图)商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贸易对相对价格、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表

商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两个方面。内部的经济关系是: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由谁来投资从事商业的经营,或进行商业活动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②部门内部人们的地位和相互关系;③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人们在从事商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为转移的经营成果的分配形式。外部的经济关系是商业活动本身,即购销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包括:①生产者经营者的关系(工商关系、农商关系等);②经营者和消费者(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关系;③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商业企业之间的关系)。由于商业部门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商业部门的各种经济活动既受商业自身的运动规律所制约,又受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所制约。
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商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及其内在规律。这些规律包括:①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规律在商业部门中的作用(如研究价值规律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②市场和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如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③商业部门自身所特有的规律。商业经济学的研究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更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研究这些规律的应用。

研究内容

按照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这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①商业的基本理论。包括商业的产生和它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发展,商业的职能和购、销、存机能的相互关系,商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对生产、消费、分配的作用)。

②商业部门内部的经济关系。包括商业部门的经济成份、所有制性质、投资方式,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商业的组织系统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领导者、管理者和业务人员的关系,经营成果在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企业所得部分在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以及个人所得部分在领导者、管理者和业务人员之间的分配。

③国家对商业的领导和管理。

④商业的业务。包括商品收购(工业品收购和农产品收购)、商品销售(生产资料销售和生活资料销售)、商业部门内部经营者之间的购销以及商品储存,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经营。

⑤商业经营的保证条件。包括商业网建设和商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商业劳动和劳动报酬,商业所需的服务(商品实体运动所需的运输、保管和加工等服务以及商品经营所需的信息服务)。

⑥商业的资金、费用和经济效益,以及商业的利润和利润分配。⑦商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战略。

地位下降

90年代以来,商业经济学地位的下降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原因:

1、将学术研究领域同行政管理系统机械地对应和挂钩是导致商业经济学地位下降的直接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应用经济的研究领域都是同一定的部门行政管理系统相对应的,研究的内容也基本上是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理论的部门经济关系和业务管理流程。于是就出现了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林业经济渔业经济等众多学科领域,这种学科领域的划分方式不是以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运行过程及各阶段的功能特征为研究对象的,所以存在着相互交叉重复以及不系统不完整等严重缺陷。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部门行政管理的体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被以社会经济活动的流程管理所取代;中央机构的改革和精简,使许多部门行政管理机构被撤并。同部门总以行政方式所进行的学科体系调整中,二十多个以部门经济研究为对象的学科就理所当然地被“一揽子”归并了。然而,客观地分析,在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流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按各阶段的功能特征进行划分,原应用经济学的某些学科领域的研究仍然是很重要,如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但其研究的内容则应有所改变。即应由以原部门行政管理方式为基础的管理行为研究,转向以市场运行方式为基础的市场行为研究。否则就难以使商业经济学的地位重新得以确立。

2、制造业与流通业的产生融合使纯粹的商业概念趋于淡化。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使原国有商业系统的封闭运行体制被彻底打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产品制造企业开始直接介入流通,组织产品的自销,直至建立自己的市场销售系统。在制造业自行销售系统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原商业批发企业出现大面积的方损和解体,商业批发系统出现严重萎缩。到90年代中期,原商业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零售领域,而在商业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的批发活动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制造业的自行销售系统所取代。由于传统观念中的“纯商业”是将制造的自行销售系统排除在外的,所以就表现出商业的社会作用和地位下降的现象。然而事实上,制造业的产品销售活动本身就是属于商业活动的范畴,一些生产企业所建立的相对独立的销售公司,本质上也应属于商业企业。但是由于行政归属关系的原因,以及对“纯商业”概念的 有认识,就使得人们感到商业的社会地位在下降,以商业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商业经济学的地位也就随之下降。

3、市场营销理论的引进对商业经济学的地位产生冲击
市场营销学是站在制造商的角度研究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理论。由于其也是以市场交换为核心来展开研究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同商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领域有重合之处。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没有商业经济学,其对市场商品流通活动的一般研究是在客观市场营销理论中进行的,同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市场营销理论共同构成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框架。由于其作为一种新的理论体系被引进,又正好处于中国流通体制改革后,以制造企业为主体的自行销售得到迅猛发展的时期,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被中国的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普通接受,而当时以“纯商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商业经济学就相对受到冷落。许多离校的商业经济学教学研究部门后来纷纷转为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和研究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然而,从研究的内容和角度上认真进行分析,现商业经济学同市场营销学还是有区别的。特别在中国,由于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商业活动的重要性更为凸现,其相对独立性也比较强,商业经济学应当在学术研究方面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

面临问题

(一)对多主体参与订商品流通过程的系统研究。
过去对于商业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原商业系统的范围内,以纯商业企业的活动为对象而进行的,对于商品流通全过程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特别是80年代以来,制造企业大量介入流通,又在认识上被排除在商业之外,商品流通的系统性研究更为缺乏。在当前,商品流通过程多主体参与(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消费群体)的情况下,应当对商品从脱离生产流程到进行消费阶段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正确认识商业生产的全过程及各参与者在其中的作用价值和相互关系。

(二)对商业活动的服务性质和服务价值的研究。
商业生产的直接产品是为商品交换所提供的服务,而服务的价值一方面是商业劳动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得到市场的认同。对商业服务的性质及其市场价值的认定是商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最近,国外对服务产品和服务价值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并提出了“服务利润链”的概念,在中国的商业经济研究中应当充分借鉴其中的研究方法。以从理论上加强对商业劳动价值的认识。

(三)对商业生产力组织和效益问题的研究。
商业资本、商业劳动和商业信息等是构成商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商业渠道、商业企业、商业业态和商业管理体制是对商业劳动力的组织形式,当前,中国市场上商业渠道和业态的类型众多,效率和效益各有差异。从商业生产力合理组织和追求最佳效益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商业流通渠道的合理设置和商业业态发展和创新,对于推动中国商业的改革与发展,优化市场的商品流通体系,通过提高流通效率对促进经济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四)重视高科技发展对商业组织和流通方式的影响。
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其他一些高科技的发展,其影响面已涉及各个领域。在商业方面,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绿色商业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商业组织形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在商业经济的研究领域中应当充分重视高科技的发展对商业组织和流通方式所带来的影响,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

(五)重视对流通产业竞争与规制问题的研究。
如前所述,80年代以来的商业体制改革,已经使中国的商业领域呈现出“百业经商、万贾竞流”的局面,在一方面使流通渠道充分畅道的同时,也造成了竞争过度,管理混乱,信用下降,成本上升等问题,加强对流通产业的规制,优化市场流通秩序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流通产业的规制为放松。保证在公平原则下的有序竞争,不仅关系到流通产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所以也是商业经济学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主要论著

在商业经济学基础理论方面,上海出版了约20本书,其中包括3本分别译自日本、英国和美国学者的著作。民国17年(192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周佛海郭心崧翻译的日本学者户田海市著的《商业经济概论》,该书除总论外,分设两篇,一篇为“内国商业”,另一篇为“外国贸易”,各占一半篇幅;内国商业篇,设五章,分别论述批发商业、零售商业、日用品商业、投机商业和不正当竞争。30年代,上海出版的由国内学者撰写的商业学概论方面的著作中,比较重要的有:周宪文的《新中华商业概论》(1932年),孔士谔的《商业学概论》(1933年),侯厚培、侯厚吉的《商业通论》(1933年),罗宗善的《商业学大纲》(1934年)。这些国内学者的著作,虽篇章结构各有特点,但其论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绪论或总论,分析商业的定义、作用、种类、要素等;(2)“普通商业”或“固有商业”,论述零售业、批发业、百货商店、连锁商店、通讯贩卖等;(3)“辅助商业”,论述经纪业、运输业、堆栈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等;(4)国际贸易;(5)商业组织与管理,论述企业组织类型、内部管理、商业经营、商业理财、商业簿记、广告等;(6)商业机关和商法,论述国家商业机关、商会、同业公会和各种商法等。

参考资料

[1]《商业政策》,李权时,192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2]《新中华商业概论》,周宪文,1932年中华书局出版。
[3]《商业学概论》,孔士谔,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4]《商业通论》,侯厚培、侯厚吉,1933年黎明书局出版。
[5]《中国商业史》,郑行巽,1933年世界书局出版。
[6]《商业学大纲》,罗宗善,1934年世界书局出版。

附件列表


65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商业地理学    下一篇 商业街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