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   
[351] 评论[0] 编辑

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目录

贸易逆差的概念编辑本段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也称为“入超”或“贸易赤字”,是“出超”的对称。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


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编辑本段


  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国会贸易赤字调查委员会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一个关于贸易逆差成因的调查报告。在他们看来,其成因主要在于美国与其它国家不平等的贸易关系,诸如:其他国家非关税壁垒;外国商品对美国的倾销;外国政府对本国公司的补贴;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生产条件以及美国本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消失等。不过,报告更多地是强调外部因素。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主席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93)强调财政赤字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决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孪生赤字假说”:在巨额财政赤字背景下,货币当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不会为财政赤字融资,因此财政赤字会导致利率升高、外资流入、美元升值,从而产生了贸易逆差。

  这一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很有说服力,小布什上台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又与贸易赤字一样逐年扩大,2003财年达3750亿美元,2004年又猛增至4150亿美元,而2005年预计将达到5210亿美元的最高记录。但是,这难以完全解释美国巨额逆差,因为1989-1992年财政赤字在大幅度扩大,但贸易赤字却在缩小;1993-2000年财政赤字逐年缩小,1998年开始出现“扭亏为盈”,2000年更是出现2370亿美元的高额盈余,但贸易赤字却在逐年扩大。即便考虑“时滞”因素,亦不能完全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巨额逆差。

  也有一些学者强调中国因素在美国当前巨额贸易逆差中的作用,但更多的学者从经济繁荣与旺盛的社会总需求来分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这一观点亦得到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肯定。

  在宏观经济体系之中,一国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逆差,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顺差。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皆因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总需求过于旺盛。或者说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的症结是总支出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当前,美国总消费约占GDP的82%,而总储蓄率又非常之低,经济系统中内生出强大的进口需求。从美国进口商品的类别来看,美国进口增长的也主要表现为消费品进口的快速增长。2002年消费品的进口比1994年增长了107.3%。从实证研究来看,美国学者斯特芬和克穆一通过对1996-1999年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繁荣至少能解释32%的贸易逆差。

  以上观点,均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在我们看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旺盛的社会总需求,从而巨额贸易逆差伴随经济增长而出现。


美国贸易逆差的贡献编辑本段


  实际上,从较长时期来看,美国贸易逆差没有损害美国利益,反而对美国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这些贡献包括:

  其一,有助于防止美国经济发展过热。因为大量廉价的进口商品涌入国内市场,可抑遏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若没有巨额贸易逆差,美国很难这么轻松地推行赤字政策。布什继任时的2001年,美联邦财政尚有1273亿美元的盈余,但此后由于大规模减税、经济调整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和反恐、伊拉克战事导致财政支出急剧增加,美财政状况开始急剧恶化。在这一背景下,贸易赤字扩大一方面是必然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为美国经济增长中抑制通胀作出了贡献。

  其二,有助于推动美国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外商品在美国市场上所产生的竞争效应,迫使美国公司不得不设法提高效率,从而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例如,就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来看,美国1973-1995年是1.4%,1995-2000年上升到2.5%。而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逆差,也基本上是从1995年以后开始大幅度上升的。

  其三,有助于美国开拓国际市场、获取国际利益。有了巨额的贸易逆差为背景,在其他国家一再鼓励出口,甚至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的情况下,美国坚持强硬政策,以“公平贸易”为幌子,频频挑起贸易战。他们强化金融支持,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同时又强迫他国开放市场,或者干预他国的经济政策。例如,近年来,美国频频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

  其四,巨额贸易逆差对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级化也作出了贡献。大量廉价的进口商品,使得美国得以依赖国外进口日常消费品,然后集中人力、物力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居于高级地位。例如,在2003年全球信息科技业100大企业排行榜中,美国75家,日本仅4家。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福利分析,由于它们属于朝阳产业,利润率高,其所获得的福利是普通初级产品所不能比拟的。

  另一方面,美国近年来相对上升的失业率,也与贸易逆差关系不大。自2000-2003年6月,美国制造企业失业人数高达260多万人。由此出发,美国政府和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归之于巨额逆差,尤其是对中国的逆差。美国2004年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71%的美国民众相信,来自中国的竞争是导致许多美国人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事实上,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失业问题不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而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例迅速下降,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其原因在于,他们的需求模式从制造品转向了服务,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相对服务业大幅度提高,以及与之相关的制造品价格大幅度下降。而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竞争这一外部因素对“去工业化”的贡献不足1/5,中国的出口占美国进口的比例约12%,中国的竞争最多只能解释美国制造业失业问题的2%。

  所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贸易逆差不是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再考虑到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经济增长、低失业率伴随巨额贸易逆差出现。

中国首现逆差
基本概述

   海关总署2010年4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顺差为144.9亿美元,减少近八成,3月份当月逆差72.4亿美元。[1]   海关总署2011年4月10日发布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受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去年一季度为顺差139.1亿美元。
数据显示
  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617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1%。其中出口3161.7亿美元,增长28.7%;进口3016.8亿美元,增长64.6%。   统计显示,2010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314.6亿美元,增长42.8%。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增长24.3%;进口1193.5亿美元,增长66%。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与2008年一季度相比,2010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增长8.2%;出口增长3.4%,进口增长13.8%。其中2010年3月份进出口总值较2008年同期增长13.1%;出口增长2.9%,进口增长24.6%。从环比来看,2010年3月份进出口较2月份环比增长27.6%;其中出口环比增长18.6%,进口环比增长37.3%。   据海关统计,前3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高于同期总体增速,加工贸易进口增长迅速。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096.8亿美元,增长47.9%,高出同期全国进出口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13.1亿美元,增长26.6%;进口1683.7亿美元,增长72.2%。一般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逆差270.6亿美元。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2405.1亿美元,增长38.5%。其中出口1516.9亿美元,增长29.8%;进口888.2亿美元,增长56.3%。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628.7亿美元,增长4.7%,相当于同期总体顺差规模的4.3倍。   在我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2010年一季度,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1014.7亿美元,增长35.1%。同期,美国仍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781.1亿美元,增长25.8%。日本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东盟,重新成为我国第三大伙伴。一季度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636.1亿美元,增长38.2%。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629.1亿美元,增长61.3%。   在出口商品中,2010年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890.8亿美元,增长31.5%,高 相关书籍
出同期我国总体出口增速2.8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9.8%。同期,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快速增长,其中服装出口240.4亿美元,增长9.1%;纺织品出口152.1亿美元,增长26.6%;鞋类出口72.6亿美元,增长13.8%。   在进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进口均价普遍出现明显回升。据海关统计,铁矿砂进口1.6亿吨,增长18%,进口均价为每吨96.3美元,上涨20.7%;大豆进口1104万吨,增长8.7%,进口均价为每吨456.9美元,上涨15.1%。此外,进口机电产品1377.6亿美元,增长49.8%,其中汽车进口17.9万辆,增长1.7倍。

原因分析

  由于国内需求旺盛拉动石油等原材料进口数量和价格双双强劲上升,以及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导致汽车类产品进口猛增,3月份当月我国进口增速高出同期出口增速41.7个百分点,当月出现72.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止了我国自2004年5月开始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其中3月份当月逆差主要来自台湾、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规模分别为79亿、65.3亿和61.3亿美元。

专家评论

   周世俭说,美国希望人民币能够更快更多地升值的要求是无理的。这会对中国经济、出口和企业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影响。他建议,人民币汇率应当借鉴德国币值“蛇形浮动”经验,实现窄幅波动,这对中国经济和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小。   海关分析表明,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是一季度中国出现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周世俭说,一季度为出口淡季,中国的出口旺季集中在7月至10月,因此一季度出现贸易逆差不能代表今后的进出口贸易趋势,随着季节性因素的减弱,贸易顺差将继续,但增幅会收窄,逐步趋向平衡。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浙江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时强调,在进出口趋于平衡的情况下,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上来。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周世俭说,在扩大进口的同时,出口政策一定要保持稳定,不宜有大的变动,“出口不能下滑”。   张燕生说:“中国需要完成经济发展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从依靠劳动力、土地和环境等要素驱动阶段,转变到规模和创新驱动阶段。适度增加非生产性产品的进口、大力增加加快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国外先进设备、技术、人才的进口,是中国优化进口结构的方向。同时,中国要加强传统出口项目和新兴产业的出口力度,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跨境服务能力。”

附件列表


35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Bankers Acceptance (BA)    下一篇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