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管理理论
“予盾理论”是我们认识和研究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一切事物都是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前进的。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及其管理发展的动力。企业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始终充满着矛盾运动。在整个过程中,由干有些矛盾解决了或缓和了,有些矛盾发生了或者激化了,因而,发展过程就显出了阶段性。
矛盾管理论提出了一些矛盾必然产生的独特原因。第一是坏境中存在着破坏企业均衡的力量。比如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和竞争条件总在不断变化。第二是企业成功的本身会带来新的矛盾。如某高档商品企业随着扩大市场占有率战略的成功,会使其高档商品逐渐降低档次。经营的成功会使企业规模扩大,而扩大了的企业又会使以往的经营战略失效。长期的成功还可能使干部员工失去过去那种工作热情,容易变得粗心、松懈,对外界变化的反应变得迟钝等。第三是给企业带来矛盾的是人的学习能力。人们通过日常的工作,会不断地获得各种信息和技能,不断地改变着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这是个不可避免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在丰富企业经营资源的同时也制造着新的矛盾,一个人刚接触一个新工作时千劲十足,时间长了反倒感觉枯燥无味,即是学习过程使其能力与工作量、工作难度之间产生了矛盾所致。
我们所倡导的矛盾管理理论,就是把企业视为生命体,认为可持续成长和长寿是其追求的根本目标。它同那种把企业只作为赚钱的机器,认为获得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的唯一目标的看法,是两种不同假设和观点。
矛盾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包括企业的政策、规则和行为等都应当以持续成长和长寿作为最高宗旨和核心价值观。企业为投资者赚钱,为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为社会提供就业等,都是必要的,但是这些目标都应该服从、服务于企业可持续成长和长寿这一根本目标。同时,实践还告诉我们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和长寿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理论的基础是实践,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和总结企业成长中的经验和教训,使之系统化,上升为理论,创造实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管理科学,用指导实际工作,降低企业死亡率,提高企业平均寿命,推进人类文明进程。这就是倡导矛盾管理理论的由来和目的。
矛盾管理理论的企业观
矛盾管理理论是以下列企业观作为研究管理对象的,是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两重性的人群整合的生命体组织。以下三个特征:
1.经济性。企业是经济细胞,犹如生物细胞,是个活的生命有机体。它具有能动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自我繁殖功能,利润是其实现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即生存和成长的基本条件.因而盈利性是其自我繁殖延续生命的需要。同时,它也同生物的细胞一样,它的生命运动,也有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
2.社会性。企业是个社会器官,是为社会服务的机构。社会属性要求企业要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住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存在和发展,企业必须搞好环境保护、遵纪守法,按规定向国家缴税,讲求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否则,它就不会为社会所承认,就会被社会所据弃。
包括企业在内的任何组织(学校、医院、军队、政府机关等等),都是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进行整合活动的组织:这些组织在自我整合活动以及同外界相关群体整合活动中,由于分工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利益的不同、视角的不同等等,在问题的认识上和行动上就会有矛盾。只有正确处理其整合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企业才能有序活动,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获取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否则,就会成为乌合之众而不能生存,或是形成内耗(互相掣肘)而不能发展。
企业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的生命有机体,它同人体一样是由许多生命要素组成,人体的生命要素有呼吸、血液、消化等等系统的器官。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命要素,必须具备抵御风险和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素质,才能生存和繁殖。企业也一样,也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组织的有机体,是由许多具有内在紧密逻辑关系的生命要素组成的。
1.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它需要在市场上购入所需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这些生产要素中,20世纪最值钱的是生产设备,21世纪最值钱的将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力。企业进行生产,就是使这些生产要素相结合,加工成具有附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再到市场上交换、取得利润。这种投入一生产一交换,并用获取的利润再购买所需的生产要素进入投入的活动过程,就是企业生存和成长的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决定企业这一经济活动的首要的生命要素,就是提供给用户的产品、服务和价格(成本),要使用户全方位满意,包括产品质量(以用户满意为标准)、服务(走在用户前面)、价格(提供用户乐意接受的产品价格,成本又低)、交货期(按期交货)、环境(环境整洁,增强用户信任度)、创新(适应用户需求发展,不断创新,与用户结成可持续成长的命运共同体)。企业经济活动的这些有形(物化)的生命要素,就是企业生命力的生存要素。
2.在企业这些有形(物化)的生命要素的背后,对其功能素质(用户全方位满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无形的生命要素。这些无形的生命要素,主要就是技术和管理。企业的这种以用户全方位满意为目标的技术和管理,包括技术改造、技术储备、掌握核心技术、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领技术制高点等等,以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系统,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不断拓展企业有形(物化)生命要素功能素质的新的发展空间的重要源泉,是企业生命力的成长要素。
3.在上述企业的无形生命要素的背后,对其起决定性作用的又是什么呢?员工是企业生命力的载体,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都是通过企业内外人们的共同合作和创新来完成的。因而员工,尤其是拥有现代知识、具备创新能力的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发挥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是企业生命力的活力要素,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4.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能否充分发挥及其发挥的效果,又主要取决于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学习和企业文化等生命要素。事实说明,凡是长盛不衰的企业,都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型的优秀文化,它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创业者不但倡导并创立了企业的优秀文化,而且还能把它变成企业的灵魂,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同时,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还需有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员工收入同本人肩负的责任、劳绩以及企业业绩挂钩。把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既要使员工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持的报酬,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宣传和表彰突出贡献者,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另外,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发挥的效果,还同员工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因而必须不断培训学习、更新知识,学习是工作的组成部分。只有员工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增长速度快于企业成长速度,企业才有持续成长的潜力,特别是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增长速度,对企业持续成长更是具有关键性作用。
总之,具有以上三个特征的企业,就是矛盾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矛盾管理理论的企业观。
矛盾管理理论与业务流程重整理论的比较
矛盾管理理论与业务流程重整理论相比,它们重视整合而不是分工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因而矛盾管理力图在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职能管理体系上有所作为。但矛盾管理理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创新点,即重视企业可持续成长动力的研究。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本质上是在对围绕企业的各种矛盾进行识别、判断、处理和创造的过程中,寻找、控制和利用成长原动力的行为。矛盾管理理理论认为由于环境的持续变化,人的不断学习,甚至企业的成功等原因,都会造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解决矛盾就是制造矛盾,如果管理者不对矛盾的本质及其规律有一个清醒的理解,势必产生方法和心态上的问题。
矛盾管理理论不仅针对企业实际,还针对企业管理理论本身发展提出了辨证思考。在以往管理理论的研究中,人们创造了很多相互对立的概念,往往使学习者无所适从。比如,同样是经营战略,有计划式战略和随机应变战略;比如组织,有突出个人的单兵组织和突出集体的团队组织;比如系统,有命令式系统和自主式系统;比如领导行为,有权威型领导和民主型领导;比如成果评价,有硬性指标和柔性指标;比如竞争力,有超强能力和最灵活能力,等等。如果研究者或学习者各执其词,就会陷入无谓的理论或概念论争,如果说两者兼顾,但实际上又确实有很多经营问题是不可调和的两难问题和必须解决的麻烦问题。比如我们将现代管理理论分为科学主义管理与人本主义管理,理论管理与应用管理,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理解而不是为了应用。从矛盾管理的观点来看,·理论上矛盾的东西,来自于研究者所持有的研究角度、价值理念甚至是嗜好的区别,也正是这些区别、冲突和矛盾,促进了人们对企业管理的多方面观察,促进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一个学扼对另一个学派的批评,学者对管理者行为的批评,以及管理者对学者的批评,在矛盾管理理论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都是推动企业成长和管理理论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动力。应该注意的是,矛盾管理理论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已经不是简单的二分法,而是更复杂的四分法,并加入了时间的动态概念。
矛盾管理论的评析
矛盾管理论不仅针对企业实际,而且针对企业管理理论本身发展提出了辩证思考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管理理论研究中,人们创造了很多相互对立的概念,比如战略,有计划的战略对立于随机应变战略;组织,精练单兵组织对立于集体作战组织;系统,命令式系统对立于自主式系统;领导行为,管理式领导对立于诱导式领导;部门管理原则,部门第一原则对立于个人第一原则;成果评价,硬性指标对立于柔性指针;竞争能力,最强能力对立于最灵活能力。
一般人们认为应该两者兼顾,但实际上往往把它们当作不能调和的“两难”或必须解决的“麻烦”来看待。而矛盾管理论则认为,如果把企业体放在时间维中并从整体研究的活,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相互对立的概念,恰恰是人们对企业的不同侧面的观察分析的结果。这些概念所反映的企业特性,是现实中推动企业成长的动力,反映这些企业特性的概念,又是推动管理理论发展的动力。矛盾管理论常用的分析方法,已经不是二分法而是更复杂的四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