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会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影响会计程序与方法,乃至影响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等。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管理体制以及企业的规模与组织形式等,都对会计有重要影响。就经济结构而言,在以石油生产或矿产品采掘为主的国家,必然会比较重视固定资产折旧、递耗资产摊销以及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核算等。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折旧会计的产生与成本会计的发展,是与产业革命后西方大工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从法律因素来看,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对领土原则和会计制度有重要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等会计方面的规定,往往直接列为商法或公司法的组成部分;而在普通法系国家,会计原则和制度一般不是通过立法作出具体规定,即使某些法律涉及对会计的要求,通常也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详细而具体的会计准则一般是由会计职业团体或由有关方面联合组成的专门机构主持制定的。社会环境中的文化、风尚和观念等因素对会计也有影响。例如,社会成员审慎和保密的倾向,可能导致企业低估资产,过高计提坏账准备等;社会上保守秘密的倾向,可能导致财务报告提示的信息偏少。在一个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文盲所占比重较大的社会,会计信息的提供和利用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具体归纳起来,影响会计发展的环境因素有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环境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因素、文化教育环境因素,科技管理环境因素。
1、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是指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水平、金融、证券市场发育及完善程度等具体因素的总和。它是影响会计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主要由所有制、宏观调控程度,经济类型,企业组织形式等基本要素组成。一个国家处于何种经济体制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会计模式。故而,经济体制的变革势必导致会计的变革。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经济业务和会计实务就越简单,会计理论所要解释的问题就少;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业务和会计实务就越复杂,会计理论所要解释的问题就多。一般地讲,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的认识就越科学,会计各方面的工作就越完善。
物价变动也会对会计发展产生影响。在持续通货膨胀时期,历史成本计量的局限性表现在:
财务报表信息可靠性降低;高估企业收益;折旧不能为重置资产提供足够资金。
金融、证券市场处于初期阶段,发育不充分,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较弱,会计目标主要是政府及其有关服务部门。金融、证券市场发育完善后,则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较高,会计目标是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
2、政治法律环境因素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约束着会计组织制度建设、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任何有损于政治制度、国家利益、社
会安定的会计组织制度建设、会计理论研究、会计教育等都必然会招致政府行政、法律等的强制干预和严厉惩处。一国的政策措施也对会计产生一定的影响。政治环境因素不一样,各国的会计研究指导思想就不一样,对会计认识也大相径庭。会计的发展也要受国家所采用的法律模式的影响。在大陆法系国家通常以法律形式对其会计准则、会计工作程序、会计核算方法等进行规范.会计实务受公司法、税法、会计法、商法等法律的约束,政府在会计立法上作用明显。海洋法系国家,会计规范由民间职业团体制定,政府很少干预。会计实务受民间职业团体制定的会计准则的约束,会计规范较为灵活。另外,一个国定法律制度是否完善、法律体系是否健全、执法力度的轻重、国民法律意识的强弱等法律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
3、科技环境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会计方法,手段革新,拓宽、深化会计工作领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也为会计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计算机在会计上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而互联网技术在会计上的应用更是给会计带来了一场技术上的革命,对会计理论和实务操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文化教育环境因素
文化教育环境因素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影响人们对会计的认识和理解,影响会计的社会地位;
决定会计工作者的素质,影响会计社会作用的发挥;
影响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及会计的基本思想;
影响会计工作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决定高新技术及先进设备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及运用效果。
5、经济主体内部环境因素
经济主体领导对会计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会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下等内部环境因素对规范会计管理,完善会计组织,提高会计管理水平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对中国会计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四十多年以来,中国的会计核算一直是为了满足计划经济和国家所有制的要求,这些决定了中国的会计必然首先以国家、政府作为会计信息的第一需求者,因此,财务报告主要是为了报送各级政府机关,满足国家各级政府汇总之用,基本上是从国家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报告格式和内容,并不注重体现企业自身的规律。
近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
,实行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两权”分离,企业不再是政府的行政附属物,而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不再是资金的缴拨关系,国家作为企业的出资者,与企业的其他出资者处于同等的地位,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并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因此,财务会计报告应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以国家、政府作为会计信息需求者的报告模式,应以满足广大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要求作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在考虑政府宏观调控需求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关系人的信息需求。同时,随着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层出不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增加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含量,进一步明确信息提供的责任,已成为当务之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政府在大力加强立法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了200多项法律,经济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为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相应的会计处理的规范化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已经颁布并实施的《公司法》 、 《证券法》 、 《企业所得税法》等,对中国的会计核算和揭示均有规范。另外,《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的颁布实施,直接与财务会计密切相关; 《会计法》的再次修订,使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有了更为直接的法律制约和保证,这些法律规范的颁布和适时修改,从对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加工处理、对外报告以及验证等方面起到了规范和统一的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会计教育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有极大的发展。会计人员水平的提高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也影响了会计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就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来说,在教育水平较低的国家,会计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和能力不可能很高,会计人员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相对简单,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会计人员素质较高,能够采用比较复杂的会计方法和技术,财务报告制度和报告形式也会相对完善,所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也会相应地提高。
会计环境因素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是深远的。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加强财务会计报告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和结构,不断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以便推进财务信息的正确加工和公允呈报,为企业信息使用者准确理解和有效运用财务会计信息提供条件。[1]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