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   
[0] 评论[0] 编辑

滞胀

滞胀现象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内容实质

滞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经济停滞,包括危机期间的生产下降和

滞胀美国经济
非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缓慢和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这两种现象互相交织并发,贯穿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并成为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经济现象。西方经济学家把停滞(stagnation)和通货膨胀(inflation)两词合起来,构成停滞膨胀(stagflation)这一新概念,就表明两者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滞涨”的实质,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时期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上的一种新的特殊的表现形式,也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一种突出表现。

形势变化

停滞膨胀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地发展。有起有伏,有弛有张,甚至也不排除有可能出现某些间歇。这主要

滞胀美国经济陷入滞胀
是由于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包括经济周期的变化所引起的。同时,也是由于有关国家在货币金融上和财政上有时采取膨胀政策,有时采取紧缩政策,或两种政策同时交替使用,这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的反复变化,对“滞胀”不能不发生重大的影响。

正因为“滞胀”的发展是波浪式的,所以它的形式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不断变化的,它大体上有三种形式:

①严重的经济停滞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并发,即高停滞与高膨胀相结合,这是“滞胀”的严重的形式,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害最大。1973~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的情况就是这样。

②“滞”与“胀”此起彼伏互为消长,有时是严重的停滞、缓和的膨胀,有时是缓和的停滞、严重的膨胀,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交替实行膨胀政策与紧缩政策的结果。如1980~198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期,美、英等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了,但经济停滞却更加严重。

③缓和的停滞与缓和的膨胀同时出现。如1980~1982年危机以后的经济回升期间,美、英等国暂时出现的情况那样,这是“滞胀”的比较缓和的形式。以上无论那种形式,只是表明“滞胀”的严重程度不同,但“滞胀”却并未消失。

产生原因
造成滞胀的市场原因:

  第一、预期心理因素,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紧缩货币政策,但社会大众已事先预期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因此将通货膨胀因素反映在公司未来成本上,而造成物价上扬;
  第二、供给面引发之震撼,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厂商无法立即反应其成本,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
  美国曾于上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国民生活水平大幅下滑。
  股市中的放量滞胀是指,股票的成交量放大,但是股价却停步不前!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或下降,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西方经济学家据此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呈同方向发生。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

“滞胀”的基本原因:
滞胀让人瞠目的经济

①它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积累和不断发展的产物;

②它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反危机政策的结果。

这两条是互相结合的,而归根结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产生“滞胀”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产的不断扩大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过剩与市场狭小之间的矛盾,这种生产过剩首先表现在消费资料方面,同时也反作用于生产资料方面。过去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不占统治地位的时期,通常是通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对生产力和产品造成巨大的破坏去消除或缓解生产过剩,使生产与消费达到某种相对平衡,来强制地、暂时地解决这一矛盾。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政策,主要是财政和货币金融方面的膨胀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方面使每次危机都不能充分展开,以致使生产过剩同市场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因不得发泄而被不断地积累起来,导致经济停滞;另一方面,财政和货币金融的膨胀政策,又促进了通货膨胀的加剧。结果,进入70年代以后,便出现了普遍的停滞膨胀。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被压抑多年之后而出现的一种变异形态,也可以说是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压抑的经济危机以另一种形式的扩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反危机的办法起来反抗资产阶级自己,从而出现了停滞膨胀。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资产阶级用来克服危机的种种办法,都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愈来愈少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7页)。停滞膨胀,作为危机的孪生子,确实使资产阶级防止危机的手段愈来愈少了。

产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经济停滞(包括生产下降)和大量失业只是发生在经济周期的危机阶段和萧条阶段,与此

滞胀望而生畏的房价
同时发生的则是通货紧缩、物价跌落;而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则总是发生在高涨阶段,但在这个阶段里却没有经济停滞和大量失业,当时在经济周期的发展中,“滞”和“胀”是互相排斥的,二者并没有在周期的某一阶段里同时并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曾先后出现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例如,美国在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中,工业生产下降了13.5%,而消费物价却上涨了4.2%。意大利在不同程度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到了70年代,特别是1973~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及其以后,“滞胀”开始扩展到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十分严重。在这次危机中,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下降幅度都达到了两位数字:美国为15.3%,英国为11.2%,联邦德国为12.3%,法国为16.3%,日本为20.8%;同时,上述几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达到了两位数字:美国为15.3%,英国为43.9%,联邦德国为11.1%,法国为19.1%,日本为32.5%。

1973~1975年的危机以后,在70年代的后5年中,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而通货膨胀比70年代前5年更加严重。美、英、日、联邦德国、法、意六国1970~1974年的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4.1%,年平均失业率为2.8%,消费物价年平均上涨率为7.9%;而1975~1979年的相应数字则分别为2.6%、4.5%和10.1%。

80年代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即1980~1982年的危机,是在长期“滞胀”的经济条件下爆发的,仍然是在“滞胀”中发展的。在这次危机中,就工业生产来说,美国下降了11.8%,加拿大下降了19%,英国下降了14.8%,联邦德国下降了12.2%,法国下降了7.4%(系1982年数字),意大利下降了22%;日本受危机的打击较轻,工业生产下降了4.1%。与此同时,各国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都超过了1973~1975年危机时期的水平。美国1982年12月份,失业人数高达1220万人,失业率为10.8%。1982年底,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的失业人数达1200万人左右,失业率约为10%。在这次危机的初期,即1980年,各国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比1973~1975年危机期间更加严重,例如,美国1975年的消费物价上涨率为9.1%,而1980年则为13.5%,法国、意大利的物价上涨率也都超过了1975年。但由于美、英等国坚持推行货币金融方面的紧缩政策,主要是控制货币发行量和提高利息率,从1981年起通货膨胀率开始下降,1981年的消费物价上涨率:美国为10.4%,日本为4.9%,联邦德国为5.3%,法国为13.3%,英国为8.6%,意大利为19.2%。

综上所述,可见“滞胀”的发展是波浪式的。从1973~1975年的危机起到1980~1982年的危机初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趋于严重。1981年,通货膨胀开始减弱,但经济下降仍在继续。1980~1982年的危机以后,迄1984年上半年,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都趋于缓和。

滞与胀的对立统一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既是互相矛盾的,又并存于一个共同体中。在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滞胀贬值的钞票
要方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但是,从长期来看,从根本上说,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加剧的经济停滞却是“滞胀”的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通货膨胀则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并由这个基础所决定的。它与一般的通货膨胀不同,是与经济停滞相结合的通货膨胀,并且是由反停滞、反危机的措施而加剧的。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的垄断“必然要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列宁选集》第2卷,第818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剧了这种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并伴随着通货膨胀,从而形成了“滞胀”,通货膨胀还比较容易对付,而帝国主义的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则是难于逆转的。

“滞”与“胀”的对立统一关系,还表现在两者总是互相钳制、互相掣肘、互为起伏的。要医治经济停滞,就得采取膨胀政策,如扩大财政支出,造成巨额财政赤字,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利息率,扩大公私信贷,通过政府的大量采购来人为地创造市场,等等。所有这些,势必加剧通货膨胀。反之,要医治通货膨胀,就得采取紧缩政策,如压缩财政支出,控制货币发行量,提高利息率,抽紧信贷,等等。从而导致银根吃紧,投资疲弱,市场萎缩,而这又势必加剧经济停滞,甚至诱发经济危机。正因为这样,所以“滞胀”这种并发症很难医治。

经济周期

“滞胀”贯穿于当代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周期发生重大的影响。在危机阶段,由于通货膨胀,物价

滞胀高耸的楼房
高涨,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通过价格跌落而自发地、强制地消散过剩商品的机能受到干扰,削弱了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关系的杠杆作用。这样,虽然由于价格的上涨掩盖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的尖锐程度,缓和了危机。但是,持续的通货膨胀必然使过剩的商品难于消散,使经济难以摆脱危机,从而拖长了危机的时间。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6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阶段综合平均,50年代和60年代为8个月左右,70年代平均为14个月。1980~1982年的危机则拖延3年之久,“滞胀”使危机阶段拉长了。在萧条和复苏阶段,“滞胀”使经济回升乏力,增长速度减慢,回升时间延长。在50年代,美国各次危机后的回升时间平均是7.5个月,60年代延长到8.5个月;70年代,由于“滞胀”严重,回升时间延长到10.5个月。最后,“滞胀”使周期的高涨阶段不明显,出现了经济增长走走停停的局面,并且没有真正的繁荣。1973~1975年的危机后,美国于1976年11月工业生产达到了危机前的最高点,进入了高涨阶段。从1976年11月到1980年1月的39个月的高涨阶段中,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竟下降了13次,这是过去在高涨阶段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英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法国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事实证明“滞胀”在周期的高涨阶段所具有的抑制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个新的现象,就是美国在1980~1982年的危机中,工业生产竟发生了两次下降,呈现下降一回升一再下降的曲线。从1980年2月开始,美国的工业生产连续下降了6个月,下降幅度达8.1%。但从1980年8月起,工业生产又逐渐回升,到1981年7月,不仅超过了1981年1月的水平,也超过了1979年3月的水平。从1981年8月起,美国的工业生产又急转直下,到1982年底,工业生产下降了11.8%,明显地超过了1980年第一次下降的幅度。1980~1982年加拿大的危机发展过程也有类似情况。这种奇特现象,总的来说,也是由“滞胀”、特别是由反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所造成的。

由此可见,“滞胀”使经济周期发生了变形:危机阶段的冲击力受到了抑制,使生产下降较缓,甚至出现W形(锯齿形);萧条和复苏阶段经济活力受到麻痹,使回升无力;高涨阶段受到钳制,经济增长缓慢而艰难,“滞胀”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1980~1982年的危机后,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如降低货币的增长率,大幅度地提高利息率等等,以对付严重的通货膨胀,到1981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开始下降。迄198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如下:美国3.8%,日本1.9%,联邦德国3.3%,英国4.6%,法国9.6%,意大利14.6%。这与过去一些国家的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的消费物价上涨年率比较起来,显然是降低了。同时,1983年美国经济以较快速度回升,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实际增长了3.5%,失业率已由1982年的10.8%下降到1983年底的8.2%。根据这种情况,于是国内外有些经济学者便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或者即将摆脱“滞胀”,可以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了。

事实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真正从"滞胀"中摆脱出来。通货膨胀率虽然有所下降,但迄1984年上半年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物价下跌的现象,何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在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国债,很可能重新使通货膨胀率上涨。同时,西方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回升,正在放松对货币增长率的控制,膨胀性的货币金融政策又开始抬头,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排除通货膨胀有再次加剧的可能。至于经济停滞,只有美国1983年的经济回升稍快一些,但仍低于战后历次危机后第一年的增长速度。1983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0国的经济增长率只有0.8%,其中法国仅为0.5%,意大利比1982年还下降了1.5%。就失业来说,1984年2月,美国的失业率降到7.8%,仍然是一个较高的数字。欧洲经济共同体10国失业人数,1984年2月已突破1300万人大关,失业率一直在11%左右,以上这些,证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未能摆脱“滞胀”。

虽然在1980~1982年危机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滞膨胀确实有所缓和,但这只是“滞胀”采取比较缓和的形式,

滞胀滞胀
并不意味着“滞胀”的消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紧缩政策,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使通货膨胀有所缓和;采取膨胀政策,也可能在另一段时间内使经济停滞有所缓和;在实行紧缩政策以后的经济回升阶段,也不排除在一段时间内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都有所缓和。但要从根本上克服“滞胀”,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稳定增长,却是极其困难的。

关于“滞胀”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对1980~1982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个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回升较快,通货膨胀率下降,失业率有所下降。有些学者便认为“滞胀”已经结束,有些学者认为“滞胀”并没有结束,产生“滞胀”的原因和条件依然存在。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众说纷纭

较高的失业率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

成因  从一般通货膨胀理论分析,滞胀是需求膨胀后各经济主体的预期变化及其行为调整所导致的商业周期现象,如图:图中横轴Y为产量,纵轴P为价格,D为总需求曲线,Sn(滞胀)表示对应于不同的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供给曲线。当总需求曲线由D 0移到D1时,表示总需求增加,导致商品供求缺口 AA′出现。与A′点对应的产量水平是不可能达到的, 因为它偏离了短期供给曲线S0。企业只是在S0上(较低工资水平上)才愿意生产较高产量。此时短期均衡点是B,即D1S0(滞胀)的交点,表示较高价格水平和较高实际产量。但B点不可能是长期均衡点。短期供给曲线S0是根据预期价格水平滞胀给出的,而与 B点对应的实际价格P1高于P0。在短期均衡中,企业主满意了,但工人不满意。当工人知道实际价格P1高于预期价格滞胀时,他们将修正预期,使滞胀P1,并要求增加工资,于是,供给曲线由S0(滞胀)移至S1D1的交点C,该点意味着价格上升(P1升为P2)和产量下降(从Y1降至Y2), 这就进入了“滞胀”阶段。但在C点,实际价格水平P2又高于预期价格滞胀, 工人感到被欺骗,并会再次要求名义工资提高以保持实际工资水平,总供给曲线将再次向左上方移动。只要SD的交点(短期均衡)在Y0线右边,实际价格就会比预期价格水平高,上述调整过程就会继续。如果总需求D1不变,只有在N点,即Sn(滞胀)与D1的交点,才能实现长期均衡,此时产量Y0与初始均衡产量(即A点)相同,但Sn反映了货币工资对较高价格水平的充分调整,实际工资与在A点时的实际工资一样。上述过程可以分两个阶段。AB是扩张阶段,需求增加表现为暂时的通货膨胀,产量增加和就业增加同步。BN是滞胀阶段,此时通货膨胀上爬,但供给函数根据较高成本而调整,产量下降就业则减少。除上述被多数人接受的一般理论外,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滞胀”产生原因还有各种解释。这些观点彼此间具有互补性,有些已被包括在上述一般理论中,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滞胀滞胀

劳工市场上的均衡与失衡说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J.托宾J.S.杜森贝里等人认为,传统的刚性理论(工资刚性、价格刚性)虽然可以说明持久性通货膨胀的原因,但不足以说明为什么通货膨胀和失业会同时并存。指出,失业可归因于劳工市场失衡,非自愿失业说明劳工市场不均衡的存在。与此同时,货币工资未能在各行业间迅速调整。这样,在劳工市场上,过度供给表现为失业存在,过度需求表现为岗位空缺,无论何时,劳工市场都在两者之间变化着。因此,经济总体上就显示出既有空位又有失业的现象。他们断定,在任一劳工市场上,货币工资增长率都是两种成分,即均衡成分和失衡成分的总和。由于空位存在,势必减弱失业增量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工资刚性也使失业对货币工资率下降的作用力减小;但工作空位存在却会使货币工资迅速上升。这样,失业与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工资率上升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

市场操纵说  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J.V.罗宾逊N.卡尔多等人反对只根据货币供应增量来说明通货膨胀。他们主张

滞胀各执一说
区分不同商品市场类型或不同类别经济部门来说明通货膨胀,进而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的现象。卡尔多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三类部门:初级部门,即为工业部门提供必需原材料的部门;第二级部门,即制造加工部门;第三级部门,即服务业。他认为,在初级产品生产的增长和制造加工业的增长之间存在的比例失调是导致“滞胀”的原因。罗宾逊的论证思路与此相仿,但她把市场区分为初级产品市场和制造品市场,指出: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对个别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是既定的,其价格变动是调节未来生产和消费的信号;而制造品市场价格是被“操纵的”,即是由生产者自己决定的,生产对需求的调节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而是通过库存机制进行的,就是说,工业品的这种“操纵价格”由成本决定,而不是由市场决定。这样初级产品价格无论上涨或下降,对工业制造品的影响都不能充分发挥。“操纵价格”必然使通货膨胀有增无减。在通货膨胀下,低收入居民为了弥补实际工资减少,还不得不增加工作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由此,通货膨胀不仅不提供较多工作职位,反而使劳工市场上供给增加,导致物价同失业率一起上升。

二元系统说  制度学派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结构上有很大区别,但产量上则大致相等的两大部门,一个是集中经营部门,另一个是分散经营部门。前者由若干家大公司组成,它有经营计划,要摆脱市场束缚,想实行价格控制,可称为计划系统;后者由许多分散的小企业、个体生产者组成,它受市场力量支配,故称为市场系统。在这个二元系统中,市场系统屈从于计划系统,二者在交换关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这就导致收入不平等。他认为,在计划系统中,企业权力已转移到“技术专家阶层”,他们掌管企业,并不以实现最大利润为目标,而追求“稳定收入水平”和“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因此,“技术专家阶层”为了避免工人罢工对企业造成损失,往往同意工会增加工资的要求,然后按工资成本加成定价,导致物价上涨,进而使生活费用提高,从而又引起下一轮提高工资的要求。在另一个市场系统中,由于存在攀比机制,工会部门也会迫使企业主提高工资。这样,竞相提高收入的压力便引起一轮又一轮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总需求的结果,只表现在产量和销售额的压缩,进而市场系统内大量出现失业工人,但企业并不会降低价格。这样,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发症将被维持下去。

两种价格体系说  英国经济学家J.R.希克斯的观点。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至少存在两种市场。一种是“固定价格”市场,包括大部分工业品市场,其价格由生产者来决定;另一种是“弹性价格”市场,其价格仍然决定于供求关系。他认为,所谓固定价格并非指商品价格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发生变化,而是指商品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希克斯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历史以60年代后期为界,区分为两个阶段。在60年代后期以前的第一阶段,通货膨胀是需求膨胀,它的特点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关系。而在60年代后期以后的第二阶段,提高工资的"社会"压力已居于统治地位,而不再囿于劳工是否缺乏。这样,工资上升的程度在衰退时期与繁荣时期便会相等或接近相等。这就是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即“滞胀”。他认为,在弹性价格体系内,对膨胀性工资上升和相应的价格上涨,有可能产生一个“膨胀性均衡”,尽管这种均衡是凯恩斯意义上的均衡,但它已不含有充分就业的意思。60年代后期以来,既定的各行业工资差距已被打乱,所以经济不处于均衡状态。这样,通货膨胀与失业将无限期地并存下去。因此,弹性价格市场上的需求因素与固定价格市场上的供给因素共同作用

滞胀经济
于物价和工资,形成一种结构性通货膨胀,迫使“滞胀”继续下去。

成本推动说  以P.A.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后凯恩斯学派把滞胀主要归罪于所谓的成本推动。他们认为,滞胀产生的原因在于工资的上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解决的办法是财政金融紧缩加上收入政策,其核心是以工资管制或社会契约等方式来控制工资上升。

国家干预说  以M.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滞胀的形成是战后推行凯恩斯主义和相应加强国家干预的恶果。他们认为,政府干预经济过多导致开支增大,赤字增加,不得不用滥发钞票的通货膨胀办法来弥补,同时也削弱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支持了不成功的企业,反而使物价、工资、生产受到不利影响,造成低效率和高浪费。政府开支增加必然提高税率,打击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挫伤人们的储蓄意愿。这些情况,都会造成经济停滞。因此,他们认为,摆脱经济滞胀的条件是抑制通货膨胀,而首先要做的则是减少政府干预。

消除政策

消除滞胀的政策主张  主要是: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一种是松的财政政策辅之以紧的货币政策,即通过减少税收、扩大政府开支、鼓励投资和消费以消除危机和失业,同时又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防止通货膨胀加剧。另一种是松的货币政策辅之以紧的财政政策,即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鼓励投资,同时又缩小政府开支,减少对市场的压力以稳定物价。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微观化。即针对个别市场和个别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区别的财政、货币政策,即解决市场需求量的个别问题,又不影响整个市场态势。③实施包括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和消费政策在内的补偿性政策措施,以弥补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不足。

1982~1988年,在治理“滞胀”的政策实践中,美国和英国都采用了以货币主义为主的政策措施,即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放松政府管制,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减税,金融市场自由化,同时加强各国在国际资金流动、汇率利率关税、外贸诸方面的协调。这些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983年起,主要发达国家先后走出滞胀陷阱,通货膨胀率逐年下降,经济则低速稳定增长。 [1]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新马尔萨斯主义    下一篇 日本资产泡沫危机的启示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