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预制菜(Ready-to-eat meals)是指经过预先加工和烹调,可以直接食用或稍加加热后即可食用的食品产品。这些食品通常是在工厂或中央厨房中进行生产和包装,然后通过供应链渠道流通到零售商店、餐厅、咖啡店等销售点,方便消费者随时购买和食用。预制菜的种类和形式多样,可以包括主食、肉类、蔬菜、海鲜、速冻食品、即食食品,以及各种熟食、熟肉制品、面点等。这些食品在加工和烹调过程中已经完成了食材的处理、调味和熟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即食需求。
业内定义编辑本段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的《预制菜》团体标准,预制菜的定义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依据该定义,业内将预制菜分为四大类:即食(如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如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净菜)。
预制菜优点编辑本段
1,方便快捷、卫生安全、节省时间、质量可靠。
2,丰富的菜品选择、灵活的烹饪、食用方式,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需求。
3,可制作东西南北中,全国各地名菜佳肴单品。
4,整个社会人间烟火,可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制作成本。
5,预制菜采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和智能化机械流水线作业及机器人操作。
预制菜的优点在于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和工作量,特别适合忙碌的现代生活方式。它们通常提供方便快捷的食品选择,可以满足快速用餐需求。此外,通过工业化级别的生产和标准化的加工方式,预制菜也可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和一致性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预制菜提供了便利,但消费者仍然应该关注其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状况,选择优质的产品并适量摄入。
预制菜缺点编辑本段
1,添加化学物质:为了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预制菜会添加调味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2,缺乏新鲜度:预制菜加工好后需要运输和储存,这个时间,会影响菜品的口感和新鲜度。家里烧菜,即炒、即出、即食,口感新鲜、美味。
3,个性化不足:预制菜经过统一设计和制作,缺少个性化口味需求。
4,复购吸引力不强。
预制菜服务人群编辑本段
1,会做饭,注重健康,对食品安全要求高,有家庭和孩子的群体。希望买到好的、放心的、好吃的预制菜。主要消费是: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2,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做饭的上班族和图方便的年轻人。食用多一些是即食食品、即配食品。
3,数量众多不爱做饭和不会做饭的“懒宅”人群。网上购置即热食品、即配食品。
4,潜在用户:单独生活的老人家庭群体。他们需要即烹食品、即热食品、即配食品
5,预制菜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年夜饭。以后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是预制菜热销季节,春节前会出现断档断销。2023年春节前,几个大的电商平台,预制的鸡柳、鸡翅、鸡腿、猪柳等,用微波炉加热即可食用半成品脱销断档。
6,春节的示范作用,从现在起每逢大的节假日、家庭聚会,选择预制菜会越来越多。
发展现状编辑本段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其产业链涉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市场消费等多环节。预制菜的出现契合了市场对效率与品质的需求,帮助餐饮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体验。同时,该产业仍面临国家和行业标准不统一、质量难保证、C端市场待开发等风险与挑战。
据统计,全国预制菜相关企业从2018年的8000家激增到2022年超7.6万家。市场规模从2017年约1000亿元增长到2021年超过3000亿元。行业业态也是各式各样,既有传统连锁餐饮企业、大型商超、便利店,也有新型零售(生鲜电商、社区团购、新型火锅超市)及直播平台等。
据艾媒咨询调查,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到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或将突破8000亿元。
2022年4月,央视新闻报道,3月全国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形势最为严峻的上海地区近半个月的同比增幅超过250%。4月以来,Wind预制菜指数整体涨幅已经超11%,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5%,预制菜板块明显跑赢大盘 。8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事件被点名。
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 [16]预制菜产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的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型行业。产业链中游为预制菜生产和加工业。产业链下游是预制菜的消费市场,分为B端和C端两大销售渠道。当前,预制菜市场主要以B端销售为主。近年来,随着餐饮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因疫情催生的家庭端消费需求变化,预制菜C端迎来消费加速期。
2023年4月25—27日,中国(川渝)预制菜产业大会将在遂宁召开。
行业标准编辑本段
预制菜行业标准制定要统筹两个维度:一是政府监管维度,着眼点是公共食品安全,要通过严格标准加强监管;二是企业生产维度,要通过标准制定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和供应链管理,通过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和品牌辨识度。
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均出台了预制菜行业相关标准帮助整个市场慢慢脱离“野蛮生长”的阶段,逐渐变得规范。
2022年5月18日,江苏省消保委联合国内20余家单位共同起草了全国首部《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2022年5月29日,山东发布了全国首个《预制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团体标准;
2022年6月2日,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机构和头部餐饮企业代表共同制定《预制菜》团体标准,对预制菜的原辅料、产品标准、生产过程卫生等均作出明确规定;
2022年7月21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立项制定《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5项预制菜地方标准。
2022年11月26日消息,长三角消保委联盟联合长三角三省一市餐饮行业协会、部分预制菜龙头企业共同起草了《长三角预制菜点质量及服务评价规范》,该团体标准从原材料、加工、包装、标签标识、贮存配送、还原度以及食品安全指标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3年2月6日,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向清美集团旗下上海天信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颁发了《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实施后全市首张包含“预制菜”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指导政策编辑本段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虽只有9个字,意义重大。释放的信号很明显,中央支持预制菜这一新产业新业态。
2023年8月,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山西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提升山西“特”“优”农业的质量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具有山西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
存在问题编辑本段
预制菜产业方兴未艾,快速发展势必伴随产生一些不良现象。比如,预制菜生产企业鱼龙混杂、生产条件参差不齐、原材料品质堪忧等,相关现象都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动摇行业发展的根基。为引领行业良性健康发展,行业标准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经常吃这样的高脂肪预制菜,很容易脂肪超标,增加肥胖风险。
增加慢性病风险:饮食经常脂肪摄入过量,会增加患高血脂的风险;而盐摄入超标,则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2022年7月,媒体报道称,一些消费者发现自己在餐厅花大价钱消费的菜肴,换个环境出现在超市的冷柜中可能只需要三分之一的花费。还有一些消费者在消费后发现餐厅菜品是用预制菜制作的,感觉受到了欺骗,认为其奔着“现做餐品的烟火气”而来的消费初衷落了空。媒体调查称,对于使用预制菜,尚无哪家餐厅主动在就餐前告知消费者。2022年9月,一则“专家称预制菜如同‘猪狗食’”的话题,让预制菜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关联活动编辑本段
2022年9月16日,“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河南分会场——第十届中国创业者大会平行论坛:全国预制菜英雄汇创新者论坛”在郑州举行,参会嘉宾围绕预制菜的发展展开了一系列深入讨论。
相关产业编辑本段
2023年11 月 22 日,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含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等。
相关场馆编辑本段
2022年11月18日上午,由四川省预制菜产业联盟、四川省调味品协会主办的中国预制川菜展览馆开馆。
产业学院编辑本段
2023年5月25日,自贡市人民政府与四川轻化工大学联合共建的四川轻化工大学预制菜产业学院成立。
社会评价编辑本段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餐桌,一头连着田间地头”,是传统餐饮加工业与现代食品加工业的交叉产业,是现代食品加工业的产业链延伸,是“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和路径。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应用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四川轻化工大学校长 庹先国 评)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