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理论   
[0] 评论[0] 编辑

文化休克

词语解释
文化休克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指临床上那种由于疾病引起的丧失意识的病理性休克。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常常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已文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后来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环境;也可以是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时产生的。文化休克常见于移民当中或者是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

另外,这些情绪与人格、自身价值观也有关系,特别是过分追求完美,害怕失败或好寻求赞许,把自己的愉快认为来自外界等特点的人,最容易引起心理冲突。因此,文化休克的预防,除增加对新异文化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词语由来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休克”本来是指人体重要功能的丧失,如身体失血过多,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但是,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相异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重返本文化休克

“重返本文化休克”这个概念最初用于研究飘零海外多年的士兵回国时遇到的难题。现在,它的含义已发展为归国者重新适应祖国环境,重新融入母文化的艰难历程。当一个人在异国文化环境里生活时,经历的是“文化休克”,当他适应了异国文化再重返祖国时,往往表现出一系列对本国文化不适应的症状。

总体看来,“重返本文化休克”具有普遍性、潜伏性及危害性等特征。留学人员在国外时,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当地的风俗习惯;归国后,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身心上的不适应,再加上“重返本文化休克”存在一定的发展周期,归国初期,“回归”、“祖国”这样的字眼往往给人“熟悉”、“亲切”等心理暗示,处于“蜜月期”的海归对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并不敏感。“蜜月期”一旦结束,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和矛盾就会逐步显现。由于缺乏有效的心理准备,海归在经受“重返本文化休克”考验时,往往伴随着孤独、压抑、郁闷等情感,“重返本文化休克”的副作用可能比“文化休克”更为强烈。

产生原因

产生“重返本文化休克”的原因不一而足。价值观念的冲突、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疏离……都会引发海归双重思维间的激烈冲突,有些海归经受不住理想与现实的割裂,可能选择再次“背井离乡”。

相关研究表明,很多海归对回国后的适应问题缺乏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与之相关的有效指导更显得捉襟见肘。帮助海归尽快实现“本土化”,个人与社会必须双管齐下,给予足够的推力与包容度。

一方面,海归个人应及时调整心态、明确角色,主动融入本土环境。海归培训班则是帮助他们再次融入本土文化的途径之一,通过教授人文社科领域的课程,不仅帮助他们了解国情,而且使他们的思维习惯与表达方式趋于“本土化”。

另一方面,针对海归面临的生活和家庭的一系列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探索海归服务的新方式,为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让其体会成就感和归属感。此外,还要加强对海归心理层面的关注,帮助他们缓解和释放压力,驱走“重返本文化休克”的阴霾。 [2]

如何预防

首先在出国前,要详细了解留学国家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信息,这些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提前了解有助于减小心理落差,尽早的适应国外生活环境;其次是到国外之后与人交流一定要有主动性,不要害怕自己说错。外国人听我们说不流利的英文就如同我们听外国人说不流利的中文一样,不会被看不起,只有经常与人交流,胆子才会变大,口语才能提高;再次是要有良好的心态。当遭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不要产生消极情绪,要学会自我调节,学会慢慢的适应环境。

海外学子要正确认识“文化休克”现象,它不是一种疾病,是主观心理的反应,是东西方文化间的认识观和价值观差异在瞬间冲撞下产生的一种短期效应,因此要正确的看待。更重要的是要跨越这种现象,不要因为产生“文化休克”反应,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因此遭遇“文化休克”的学生与其选择后退,不如选择克服,这样才能成长,达到自己的出国目的。 [1]

相关评论

近年来关于跨文化和社会文化变迁与心理状态及精神卫生的研究日益被各国各民族所关注。因此,世界各地均有报导,比如:丹麦学者Mirdal曾对女性土耳其移民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女性移民多数有心理和躯体反应,最多的是紧张感。其原因除疾病,职业,居住拥挤因素外,与她们长期夫妻分居,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当地文化生活环境冲突,语言障碍等因素有关。同时这些移民在心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焦虑,无助和压抑感。

在新西兰调查结果:并非所有移民都伴有心理问题,如移居新西兰的Ploynesian人,他们文化水平低,城市生活经验少,需供养的人多,但是他们的心理问题却少。通过人格测查发现这些移民多具有攻击性少,较温和等特征,这一因素起到了缓冲社会环境应激的作用。

从宏观角度曾对美国民族自身发展中的心理卫生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的成就,攻击性和心理苦恼部分,取决于竞争性和人际关系;当有高水平的社会协同性时,人的攻击和心理苦恼就降低,然而成就水平去不受影响。这就是说,人们不必以降低向成就的进取为代价,来换取减低社会压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逃避攻击性和心理苦恼被视为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但是,通过促进社会的协同性行为,例如:使个体和社会同时都受益的行为模式,可以减弱,甚至消除这种副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温特尔主义    下一篇 休漠的铡刀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