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理论
国际投资理论
- 目录
- 1、 国际投资的八种理论
- 2、 国际投资理论的新探索
国际投资的八种理论
......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的奠基人是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ymer)。1960年,“垄断优势”最初由他在其博士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及其凯夫斯(R Z.Caves)等学者补充和发展,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
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是这些企业应具备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而跨国企业的垄断优势,又源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1.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国际直接投资。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提出并发展了“结构性市场非完美性理论”(Structural Market Imperfection),不完全竞争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
- 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 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 规模经济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
- 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所造成的不完全竞争。
2.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优势要素分析
根据凯夫斯的分类,这些静态优势要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知识资产优势
- 技术优势;
- 资金优势;
- 组织治理优势;
- 原材料优势。
2.规模经济优势
(三)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理论贡献
1.理论贡献
(1)提出了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思路;
(2)提出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区别;
(3)主张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4)把资本国际流动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为其他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理论局限性
(1)缺乏动态分析;
(2)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通过出口或技术许可证的转让来获取利益;
(3)该理沦虽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作了很好的理论阐述,但它无法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日益增多的发达国家的许多并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4)垄断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物质生产部门跨国投资的地理布局。
二、内部化理论
(一)内部化理论的由来及其含义
所谓市场内部化,是指由于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为了其自身利益,以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效,以及由于某些产品的非凡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本来应在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并形成一个内部市场。也就是说,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一体化经营,采用行政治理方式将外部市场内部化。
(二)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经营目标不变;
- 当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促使厂商对外投资建立企业间的内部市场,以替代外部市场;
- 企业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就形成了跨国公司。
(三)市场内部化的动因和实现条件
1.市场内部化的动因
- 防止技术优势的流失;
- 特种产品交易的需要;
- 对规模经济的追求;
- 利用内部转移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规避外汇管制、逃税等目的。
2.市场内部化条件
从内部化的成本来看,它主要包括:
- 通讯成本
- 治理成本
- 国际风险成本
- 规模经济损失成本
(四)内部化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1.内部化理论贡献
(1)优势理论不同的研究思路,提供了另外一个理论框架并能解释较大范围的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2)内部化理论分析具有动态性,更接近实际。
(3)内部化理论研究和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扩展行为,不仅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与扩展,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行为,而且成为全球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依据。它被称为跨国公司的综合理论之核心理论。
2.理论局限性
(1)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论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一致的,都是从跨国企业的主观方面来寻找其对外投资的动因和基础。内部化的决策过程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特点,忽视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市场结构、竞争力量的影响等。因而对于交易内部化为什么一定会跨国界而不在国内实行,仍缺乏有力的说明。
(2)在对跨国公司的对外拓展解释方面,也只能解释纵向一体化的跨国扩展,而对横向一体化、无关多样化的跨国扩展行为则解释不了,可见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维农(R. Vernoon)从动态角度,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性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的过程有以下三个阶段:
1.产品的创新阶段
具有影响的是高知识的研究与开发技能和潜在高收入的市场条件。维农认为美国最具有这些条件。
2.产品的成熟阶段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大,但产品尚没有实行标准化生产,因而追求产品的异质化仍然是投资者避免直接价格竞争的一个途径。
3.产品的标准化阶段
进入标准化阶段,意味着企业拥有的专利保护期已经期满,企业拥有的技术诀窍也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进入标准化阶段,市场上充斥着类似的替代产品,竞争加剧,而竞争的核心是成本问题。
to为美国开始生产时间,t1为美国开始出口和欧洲开始进口时间,t2为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时间,t3为欧洲国家开始出口时间,t4为美国开始进口时间,t5为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时间。图2-5中纵轴正方向表示出口量,负方向表示进口量;横轴T表示时间。to为美国开始生产时间,t1为美国开始出口和欧洲开始进口时间,t2为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时间,t3为欧洲国家开始出口时间,t4为美国开始进口时间, t5为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时间。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在维农的产品周期三阶段模型基础上,美国学者约翰逊则进一步分析和考察了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区位因素,认为它们是构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 劳动成本;
- 市场需求;
- 贸易壁垒;
- 政府政策。
(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从应用范围来讲,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能解释非代替出口的工业领域方面投资比例增加的现象,也不能说明今后对外投资的发展趋势。该理论没能解释清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此外,该理论对于初次进行跨国投资,而且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较适用,对于已经建立国际生产和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它并不能作出有力的说明。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 Dunning)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理论。他认为,一国的商品贸易、资源转让、国际直接投资的总和构成其国际经济活动。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只是孤立地对国际直接投资作出部分的解释,没有形成一整套将国际贸易、资源转让和国际直接投资等对外经济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般理论。
(一) 综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宁认为,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它所从事的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
1.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
它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治理技能等。
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主要包括两大类:
- 通过出口贸易、资源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所有权优势,如产品、技术、商标、组织治理技能等。
- 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才能得以实现的所有权优势,这种所有权优势无法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化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将其内部使用,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如:交易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产品生产加工的统一调配、对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垄断等。
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大小直接决定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2.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
它是指企业为避免不完全市场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内部化的起源,同样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两方面内容:
- 结构性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对竞争的限制所引起的。这种情况下,交易成本很高,相互依靠经济活动的共同利益不能实现;
- 熟悉的不完全性,这主要是由于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信息难以获得,或者要花很大代价才能获取这些信息。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有可能丧失殆尽,企业本身就存在对优势进行内部化的强大动力。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并实现供给与需求的交换关系,用企业自己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应。
3.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
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区位优势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
所谓直接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的某些有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政府的各种优惠投资政策等。
所谓间接区位优势,是指由于投资国和东道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如商品出口运输费用过高等。
区位优势的大小决定着跨国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对投资地区的选择。
(二)综合理论关于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的结论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因此,可根据企业对上述三类优势拥有程度的不同,来解释和区别绝大多数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
邓宁据此列出了一个表(如图表),以说明三类优势与经营方式选择的关系。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1.理论贡献
(1)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克服了以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吸收了各派理论的精华,运用多种变量分析来解释跨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应具备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强调经济发展水平以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和动因起决定作用,都是符合实际的。因此,相对于其他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2)该理论为跨国公司运作的全面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求企业有全面的决策思路,指导企业用整体的观点去考虑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以及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把握全局,降低决策失误。
2.理论局限性(四个方面)
(1)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所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使之有一定的片面性。邓宁强调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具备,一国企业才可能跨国投资,并把这一论断从企业推广到国家,因而解释不了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非凡是大量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活动。
(2)该理论也还是局限在从微观上对企业跨国行为进行分析上,并且微观分析也没有摆脱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等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换句话说是对这三种理论的简单综合,缺乏从国家利益的宏观角度来分析不同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因此,该理论对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的发达国家来讲是恰当的,而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非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制企业,这些分析并不恰当,缺乏解释力。
(3)对三种优势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停留在静态的分类方式上,没有随时间变动的动态分析。
(4)邓宁所论述的决定依据侧重在成本分析基础上,但它假定不同进入方式的收入是相同的,这不符合实际。一般来说,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收人流量最大,出口次之,而许可证贸易最低。事实上,企业在决策最赢利的进入方式上是考虑收入差别的。
五、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究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称其为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认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应从宏观经济因素,尤其是国际分工原则的角度来进行。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
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但假如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治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又不能被利用。
1.对外投资的产业。
日本对外投资是按照比较成本原则,以资源开发、纺织品、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美国对外投资则是逆比较成本的,以美国拥有比较优势的汽车、电子计算机、化学产品、医药产品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由于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过早地移植到国外,轻易导致美国经济的空心化倾向。
2.对外投资的主体。
日本根据国际分工原则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定了日本对外投资的承担者以中小企业为主;
美国对外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那些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正是美国最具比较优势产业,由于产品创新和直接投资周期仅限于寡占的工业部门,导致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由垄断性大跨国公司所控制。
3.投资国与东道国在投资产业上的技术差距。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从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凭借投资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从而造成在道国投资产业技术上的巨大差距。
4.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形式。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采取合资经营的股权参与方式和诸如产品分享等在内的非股权参与方式;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股权参与方式中,大多采用建立全资子公司的形式。
因此,按照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投资,所带来的结果是:东道国乐于接受外来投资,因为由中小企业转移到国外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东道国的劳动 力进行了有效的培训,因而有利于东道国建立新的出口工业基地。与此同时,投资国可以集中发展那些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果,直接投资的输出入国的产业结构均更趋合理,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
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外投资应能同时促进投资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小岛清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考虑,把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自然资源导向型
- 劳动力导向型
- 市场导向型
- 交叉投资型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1.理论贡献
(1)从投资国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跨国公司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克服了以前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只注重微观而忽视宏观的缺陷,能较好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动机,具有开创性和独到之处。
(2)用比较成本原理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从而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克服了垄断优势理论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局限性,较好地解释了二战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2.理论的局限性
(1)理论分析以投资国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这实际上假定了所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之间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投资国的动机。这样的假定过于简单,难以解释处于复杂国际环境之下的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为。
(2)小岛清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分工导向均是单向的,即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进行,作为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贸易导向型直接投资。
(3)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二战后初期日本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而今天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早已发生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大企业大幅度增加,同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迅速增加,以进口替代型的投资为主。因此,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无法解释这些投资行业的投资行为,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不具有一般意义。
六、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一)邓宁的国际直接发展阶段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宁在一篇论文中,研究了以人均GNP为标志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一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外资流入)以及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出)与一国净的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对对外直接投资阶段的划分以及各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和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顺序推移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释。
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人均GNP低于400美元或等于400美元)。不会产生直接投资净流出的现象,这是由于一个国家的企业还没有产生所有权优势。同时在这一阶段外资总的流入量不大,也是由于东道国各种条件的制约。
第二阶段(人均GNP在400~l 500美元之间)。在这一时期内,外资流人量增加,但主要是利用东道国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进行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生产性投资。在对外投资方面,东道国的投资流出仍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只是在临近国家进行了一些直接投资活动,并通过引进技术及进入国际市场等形式,来实现进口替代投资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阶段(人均GNP在2000~4 750美元之间)。由于东道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大大增强,人均净投资流人开始下降,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增加。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专业化国际直接投资过程的开始。
第四阶段(人均GNP在2 600—5 600美元之间)。这一时期是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出的时期。随着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些国家的企业开始具有较强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并具备发现和利用外国区位优势的能力。
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状况和该国人均GNP之间的关联性,是从该国企业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企业三类优势变化而言的。
(二)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
包括邓宁对其上述理论作了一定的修改,还有波特的竞争阶段论,都对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的小泽辉智(1992年)。
小泽辉智的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理论可以称之为新的综合的国际投资阶段发展论。其理论核心是强调世界经济结构特点对经济运行非凡是对投资的影响。
1.世界经济结构特点
它主要表现在:
(1)每一个经济实体内部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有着差异;
(2)企业是各种无形资产的创造者和交易者;
(3)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科层结构明显;
(4)各国经济结构升级和发展具有相应的阶段性和继起性,
(5)各国政策中有一种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的趋势。
在以上这些内容中,小泽辉智认为(3)和(4)最重要。前者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形式和速度;而后者则说明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经验的积累。
2.波特的竞争发展理论
在波特的竞争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四个特征明显的国家竞争发展阶段:资源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以及财富驱动阶段。
3.国际直接投资模式
根据世界经济结构的特征,结合波特的竞争阶段论,小泽辉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模式只应是一种与经济结构变动相应的资本有序流动。具体表现为:
(1)要素(资源与劳动)驱动阶段的国家,吸引的一般都是属于资源导向型或劳动力导向型的外国投资。
(2)当一个国家处于劳动驱动阶段向投资驱动阶段过渡时期,主要在资本品和中间产品业中吸收外资;与此同时,在劳动密集的制造品产业中,会产生向低劳动成本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3)从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过渡时期,将会在技术密集产业吸引国外直接投资;与此同时,在中间品产业中会发生对外直接投资。
七、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一)理论要点
1.直接诱发要素是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主要要素。它主要是指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治理及信息等。
2.间接诱发要素在当代对外直接投资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指除直接诱发要素之外的其他非要素因素。
间接诱发要素包括:
(1)投资国政府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鼓励性投资政策和法规;政治稳定性及政府与东道国的协议和合作关系。
(2)东道国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投资硬环境状况(交通设施;通讯条件;水、电、原料供给;市场规模及前景;劳动力成本等);投资软环境状况(政治气候、贸易障碍、吸引外资政策、融资条件及外汇管制、法律和教育状况等);东道国政府与投资国的协议和关系。
(3)世界性诱发要素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经济生活国际化以及经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发展及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及汇率波动;战争、灾难及不可抗力的危害;国际协议及法规。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诱发要素在起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当代对外直接投资中越来越重要。
(二)理论贡献
1.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从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双方需求、双方所具条件的综合这一新的角度阐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同时着重强调间接诱发要素在当代对外直接投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该理论在阐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时注重了东道国的需求和条件所产生的诱发作用,以及国际环境条件投资决定因素的作用,克服了先前理论中只注重投资目的、动机和条件,忽视东道国和国际环境的因素对投资决策影响作用的片面性。
(三)理论局限性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仍然是局限于在静态上对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分析,没有从动态上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划进行分析,故而对投资活动实践解释力必然是有限的。
八、补充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小规模技术理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提出的。
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有三个方面的相对比较优势:
(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
(2)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
(3)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这一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拉奥提出的。
拉奥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特有优势”的形成,是由四个条件促使和决定的:
(1)在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这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
(2)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和需求。
(3)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4)在产品特征上,发展中国家企业仍然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非凡是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三)规模经济理论
(四)市场控制理论
(五)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非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其对外直接投资有其本身的非凡性。对外直接投资给国家带来的利益是综合性的,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资源转移效果。
- 产业结构调整效果。
- 国际收支效果的获得。
- 市场竞争效应。
国际投资理论的新探索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蓬勃发展起来。由经济治理出版社出版,经济学家李小北教授等主编的《国际投资学》一书,无疑是应运而生的一部佳作。该书有以下特点:
(一)理论研究处于前沿,研究成果具有理论突破性。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国际投资从理论到实践都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从而使国际投资课程也面临着新课程和新内容的挑战。过去,我国在国际投资学教学实践中碰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材老化,教材建设跟不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如何纠正这一缺陷,让教材更好地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成了当今形势下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国际投资学》一书正是从这种需要出发,不仅就各种投资类型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和总结,而且,力求反映当前国际投资理论(主要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新动向及其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
在研究方法上,该书采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有深入的理论推演,而且有广泛的实证经验和严密的数量分析。该书还充分利用了我国对外经济往来中的众多案例及数据,把实证研究贯穿全书,从而使主题的论述有根有据,使内容更为丰富,颇具说服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
国际投资学是国际金融学的分支,又是一门应用学科,所以,对国际投资活动,非凡是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研究构成了该书的主要部分。该书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一系列认真探索,有助于推动国际投资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而且紧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既有对中国利用外资历史的回顾,又有对当前外资利用情况的评价和分析,还有对未来发展的猜测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 下一篇 国际生产折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