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义

" />
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银行   
[0] 评论[0] 编辑

国有商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目录

1、 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义

2、 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3、 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

4、 国有商业银行的劣势

5、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对策

6、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简介

7、 相关条目




国有商业银行(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义

......


  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其特点体现在所有的资本都是由国家投资的,是国有金融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无论是在人员、机构网点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及市场占有份额上,均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经营存贷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是商业银行最明显的特征。正是这一点,使商业银行具有非凡的职能。它们的活期存款构成货币供给或交换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用扩张的重要源泉。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商业银行为存款货币银行。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是历史最悠久、业务范围最广泛、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面最大的一种。

  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其特点体现在所有的资本都是由国家投资的,是国有金融企业。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商业银行体系的主体,其贷款和资本规模都出于绝对垄断的地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组织机构体系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的总、分、支行体系。它们以分、支行为成本、利润、风险控制和资源配置中心来经营银行业务,实施总、分、支行之间层级授权经营治理和信息传递为联系纽带,以银行内部的资金市场为依托,实现资源在各行范围内的流动。


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业务可基本分为表内负债业务、表内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表内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境外外汇借款业务、同业拆入业务和发行金融债券业务。表内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各类贷款、债券买卖及投资业务、同业拆出业务。表外业务(即中间业务),虽然不是银行传统的主营业务,但已逐步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表外业务主要包括:人民币结算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外汇中间业务、自营外汇买卖业务、担保业务、商人银行业务和投资基金托管业务。

  遵照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国有独资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包括:


  • 吸收公众存款。
  • 发放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 办理国内外结算。
  • 办理票据贴现。
  • 发行金融债券。
  • 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 买卖政府债券。
  • 从事同业拆借。
  • 买卖、代理买卖外汇。
  • 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 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 提供保管箱服务。
  •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所有企事业单位、个人、其它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

  在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最大的优势是规模优势,这种优势反映在业务基础好、对我国经济影响力大等方面,也是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基础所在。

  1、业务开展的基础比较好。从硬件方面来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已形成了自己规模庞大的分支机构网,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各分支机构可以互在一体,使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余缺地区间调剂、信息的收集、国内结算的质量等方面有着外资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人们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有足够的信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仍是人们存款的首要选择。

  2、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较大。在以往的经营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客户,非凡是一些大型、特大型的客户,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它们已形成了互相依靠、互相支持、密切相连的关系。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规模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1998年,在华外资银行贷款余额270亿美元,仅占我国金融机构货款余额的2。1%;存款48亿美元,仅占我国存款余额的4。2%。在上海市,已有19家外资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到1999年1月,外资银行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亿美元和12亿美元。与上海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余额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而且,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碰到不少问题,包括人民币来源有限,业务品种单一,资金期限不匹配等。因此,外资银行在我国现行政策环境下,在内部经营制度约束下,预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无法形成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威胁。

  3、国有商业银行具有本土经营优势。我国商业银行根植于本国经营,有深厚的客户基础和和庞大的经营网点,非凡是遍布全国各地的经营网络,这是外资银行不可比拟的。由于银行业经营存在规模效应因素,外资银行对我国情况尤其是文化背景的了解有一个过程,并且缺乏国内的客户基础,也存在着因贷款失误可能导致的资金损失。

  4、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本币业务上具有绝对优势。迄今为止,只有上海、深圳两地少数十几家外资银行被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而其无论存贷款量还是结算业务量都比不上任何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省市级分支机构。

  5、中国商业银行近几年来无论是硬件措施还是在金融产品与服务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外资公司对其认同度不断提高,因而在经营外币业务方面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与外资银行的差距还逐步缩小,有些方面已超过外资银行,由于外资银行的服务客户只能是工商企业而非广大居民,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业务发展及其经营业绩。


国有商业银行的劣势

  在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最大、最根本的劣势是经营理念上的差距。这种差距具体反映在经济效益、业务流程的设计、服务质量等方面,最终体现在中外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上。

  1、体制环境制约。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轻易受行政干扰。从资产运用方面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主要投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负债率较高,盈利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实际上成为企业亏损的直接承担者,不仅不产生利润,而且还不能及时收回贷款,致使不良信贷大量衍生。从经营区别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往往把社会效益当作银行业绩的主要指标,在政策的指导下,对一些国家重要产业和基础工业进行必要贷款,从而损害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外资银行业务经营遵循国际惯例,基本上不受政府干扰,体制环境宽松,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处于不利地位。

  2、政策环境制约。外资银行在不少领域享受超国民待遇,例如,在经营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可以从事外币投资业务,而国有商业银行却不答应;在上缴利税方面,中资银行的总负担超过70%,而外资银行的综合税率只有30%左右。

  3、资金实力和治理经验制约。从经济实力看,国内排名前四位的工、中、建、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为1187。51亿元,分别排在世界第22,第27,第56,第76位,而美国的大通曼哈顿银行、花旗银行、国民银行及英国的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等排名世界前20位,由此可见,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实力悬殊。

  4、缺乏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具体表现在:机构设置体现为行政化和高度垄断,实行全国独立法人。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实行总分模式,内设业务和非业务部门两大类,业务部门之间相互交叉,信贷部门均按贷款原则履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职能,每一笔贷款的调查、审批、发放及其治理均在同一部门完成,而进口开证,信托收款、保函等投信业务则划归国际结算部门办理。这种按业务种类划分业务范围的授信体制非常轻易形成一家银行对同一客户进行重复资信调查。我国商业银行是一种静态的定量风险分析,仅限于对财务效益和清偿能力的调查,并根据企业的运行进程,研制细致有效的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5、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历史包袱重,不良贷款比例高、盈利能力较低,且在贷款规模、投向、投量以及及时限控等方面都可能受到非市场因素的限制。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对策

(一)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环境

  首先,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和中心银行的职能。银行制度改革及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和障碍,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政府和中心银行的过多行政干预。作为银行制度变迁主体的政府和中心银行,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和放松约束条件,通过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体的宏观调控体系,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作用空间和更有利的环境条件。在宏观调控的内容上,就主要限定在宏观总量和“市场失灵”方面;在调控过程上,应通过参与市场或输入经济参数,影响市场内在机制,而不应直接干预经济主体的微观行为及市场机制本身。

  其次,要重建银企关系。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决定了国企改革,重组银企关系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加速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效率与公平的基础上重建银企关系,也是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外部发展环境的要害。再次要培育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开拓票据、拆借、证券、外汇、期货等各类金融市场,构造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治理、机制健全的国内金融市场体系。这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各金融市场和社会直接融资、增加融资渠道和方式,减轻企业对银行信贷的过分依靠;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多元化拓展广阔的空间,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加快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步伐

  首先,必须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银行业改革的重点,力争在产权结构、技术创新、资产质量、制约和激励机制及服务效益等方面符合国际银行业的标准。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治理体制改革,实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改造,条件成熟后可以引导其上市。

(三)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

  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的初衷是将使金融机构的业务更加专业化,这样,即便于内部监管又有利于货币当局的外部监管。可以从总体上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营质量,降低金融风险。但从近几年来的实践看,这种金融体系的运行治理模式不但没有降低金融风险,反而使金融进一步加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只能在狭小的存贷款领域,主要面对国有企业从事基本的业务活动,而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效益低下,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不良比率持续上升。既使为了安全少放贷款,也是导致存差过大,资金浪费,业务收入无法抵补业务支出,出现大面积亏损。因此,必须加快业务自由化改革,实现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

(四)对外树立形象

  全力打造商业银行新形象,实施银行再造工程,彻底改革旧的经营理念。在业务流程、治理水平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走银行集约化经营之路,从根本上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努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稳定客户群。非凡是要把提高服务水准放在首要位置,努力体现出国有商业银行优良的服务道德、先进行服务手段、规范的服务行为、多元的服务内容及灵活的服务方式。

(五)对人力资源进行战略投资

  加入WTO后,金融业竞争将更为激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人才是商业银行最宝贵、最基本、最具决定意义的财富。入世后,外资银行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才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态势。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提高人力资源治理水平,预先、科学地加以经营治理,建立良好的激励、福利、教育培训机制,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凝聚力,归属感,从而吸引人才,稳定人才。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从成立到1949年建国的37年间,中国银行最先是国家的中心银行,之后成为了一家国际汇兑银行。1949年开始,中国银行成为国家唯一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通过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4年金融体制改革之后,中国银行成为了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2002年7月25日,中国银行成为国内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中国银行拥有12090个境内机构,在2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581个境外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行成立于1951年,其间经历了“四起三落”的变迁。目前中国农业银行网点遍布中国城乡,成为国内网点最多、业务辐射范围最广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拥有一级分行32个,直属分行5个,总行营业部1个,培训学院3个。与世界300多家银行总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并在新加坡、香港设立了分行,在伦敦、东京、纽约等地设立了代表处。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其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建设银行作为国家专业银行,主要经办国家基本建设拨款,治理和监督使用国家计划确定的基本建设资金,1994年,按照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建设银行将代行的财政职能和办理的政策性基本建设贷款业务分别移交财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开始向现代商业银行转轨。

  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在国内设有38个一级分行,约2.1万个分支机构、网点,近9000余台ATM和260多个全功能自助银行,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设有海外分行,在伦敦、纽约、汉城设有代表处,与世界80多个国家(地区)的7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与国际金融市场上 1000多家投资银行、保险公司、政府(各国中心银行、财政部)及多边金融机构保持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形成了遍布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和非洲的全球性代理行网络。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2003年末资产总额近5300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和的近五分之一。中国工商银行实行统一法人授权经营的商业银行经营治理体制。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是全行的经营治理中心、资金调度中心和领导指挥中心,拥有全行的法人财产权,对全行经营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负责,在授权和授信治理的基础上,实行“下管一级、监控两级”的分支机构治理模式。截至2003年末,中国工商银行在全球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设有70余家分支机构和控股银行,海外代理行超过1000家,全国有2万多个营业网点。


相关条目
  •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 中国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国家助学贷款    下一篇 国民威斯敏斯特银行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