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市场
信贷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调剂暂时性或长期的资金余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信贷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信贷总量宏观调控,贯彻货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场所。
(一)信贷市场的基础功能是调剂暂时性或长期的资金余缺
在经济生活中,资金盈余单位有多余的资金,而它们又并不想在当前作进一步的开支;而赤字单位想作更多的开支,但又缺少资金,计划不能实现。信贷活动的实质就是储蓄资金从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有偿的转移。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体系的介入形成了信贷市场机制,极大地推动了这个转移过程,对经济体系的顺利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贷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信贷市场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的平均化。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靠的是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而这主要是通过资本自发转移来实现的。资本总是从利润低的行业向利润高的行业流动,以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然而资本并不能够完全自由流动的,信贷市场的出现使这些限制不复存在,从而使得一国国民经济能够较为迅速的发展。
(三)信贷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信贷总量宏观调控,贯彻货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场所
中央银行对货币和信用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货币政策是收缩或放松两个方向调整信贷市场上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信贷的总量。另一类是用各种方式干预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从而引起货币信贷结构变化。这两大类政策都主要发生于信贷市场,离不开信贷市场的支持。
(一)信贷资金的供给者
1、商业银行
信贷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者主要是商业银行,资金融通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最主要业务。商业银行是信贷市场上最活跃的成分,所占的交易量最大,采用的信贷工具最多,对资金供求与利率的波动影响也最大。在中国信贷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这个市场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不过随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表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在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上,农村信用社是最主要的资金供给者。
2、非银行金融机构
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以外的城市信用社、金融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也是信贷市场的重要资金供给者。在混业经营的金融市场上,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也积极的在信贷市场上拓展信贷业务,实现业务和收入的多元化。在中国分业经营的格局下,非银行金融机构还不能直接进入信贷市场,但是也存在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其他渠道间接进入信贷市场的情况。
3、企业
企业由于销售收入的集中性会形成企业资金的暂时闲置,它们通过与合适的贷款对象以私下约定的的形式向信贷市场注入资金。在中国私募融资市场上,具有闲置资金的企业在解决中小企业非主流渠道融资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信贷资金的需求者
信贷市场上的资金需求者主要是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
1、企业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经常出现临时行和季节性的资金需求,同时企业由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经常产生各种长期的资金需求,于是就在信贷市场上通过借款的形式来筹集所需的资金。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信贷市场是它们融资的最主要渠道,但是广大中小企业在这个市场上的融资难度还比较大。
2、个人个人由于大额消费和不动产投资也经常产生短期和长期的信贷需求,他们也经常到信贷市场中通过借款的形式筹集所需的资金。中国信贷市场上个人业务最主要的一块是住房信贷业务,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提高,汽车信贷和信用卡信贷业务也正快速的发展起来。
3、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一样,各类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也经常会产生短期和长期的融资需求,例如中国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一度曾经是信贷市场的重要资金需求者。
(三)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
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也是信贷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通常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信贷市场上通过准备金率、贴现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信贷市场的规模与结构。中国的信贷市场由中国人民银行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
2、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监管部门作为保证金融机构合规运作业务的主管机构,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着监控,防范化解金融业务风险。中国信贷市场上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挥着金融监管职能。
(一)按贷款抵押与否分类
按照贷款抵押与否,可以划分为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
(二)按照贷款的定价分类
按照贷款的定价,可以分为固定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贷款。
(三)按照贷款对象
按照贷款对象,可以分为工商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者贷款、同业贷款等。
(四)按贷款金额分类
根据贷款量金额,贷款可以分为批发贷款、零售贷款和其他贷款。批发贷款由工商业贷款、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一部分不动产贷款。农业生产用途贷款。
1、批发贷款
批发贷款可以是抵押贷款或无抵押贷款,贷款期限可以是短期、中期和长期。其中,工商也贷款比其他批发贷款种类变化较多。工商业贷款包括季节性的短期库存商品贷款,对机器、建造物的基本建设部分的长期贷款等。工商业贷款是批发贷款业务的主要部分。
2、零售贷款
零售贷款包括个人贷款以及某些种类的不动产贷款。个人贷款的使用包括购买汽车,信用卡,循环周转限额贷款,购买住房的分期付款,以及其他零售消费商品。消费者不动产贷款主要用于占有不动产及其追加设施等。
3、其他贷款
其他贷款是指在实现之前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外项目。包括贷款承诺、信贷限额、备用信用证、商业信用证等。
有学者分析,认为以下原因造成了中国信贷市场由“惜贷”向扩张的格局突变。
(一)汽车、房地产等高增长行业了扩大有效贷款需求
2002年以来,中国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自主性增长因素不断增强的良好势头,与近年来采取的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有关。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实行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经过数年努力,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对国内需求的引导、培育逐步见效,累积政策效应在2002年开始明显释放。此外,经过几年的累积发展,特别是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努力,房地产业与汽车这两个针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高增长行业发展迅猛,显现出巨大活力。宏观经济向好及新的高增长行业的出现彻底扭转了经济无热点、贷款无投向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升温使得企业贷款需求更加旺盛,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高增长行业的出现也促使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二)融资结构过于单一,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银行信贷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直接融资比例偏小,经济发展过多地依赖于银行融资。2002年以来,与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相反,股市基本上萎靡不振,资本市场筹资力度下降。2003年前6个月,贷款在企业融资格局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72.8%大幅攀升到97.8%,而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由于受股市低迷的拖累呈下降态势。
(三)金融体系流动性偏松
2002年上半年,由于经济增长形势还不明朗,在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较多的情况下,央行为支持经济增长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货币回笼,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偏松。这为2002年下半年贷款局势的突变创造了条件。2003年以来,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张,使得外汇占款增长大幅加快。此时,尽管央行尽力采取了“对冲”措施,但由于疲于应付,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仍在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仍相当充裕。
(四)地方政府扩张欲望强烈,从外部推动贷款扩张
(五)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出现变化
商业银行变为积极放贷,除了由于放贷的外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外,还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机制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有关。
首先,银行业内的生存竞争加剧,各银行对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争夺。股份制银行日渐壮大,在国内存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四大国有银行无疑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国有商业银行在2002年下半年开始奋起直追,积极发放贷款。2002年下半年新增贷款的格局发生逆转,国有商业银行一举占到贷款增量总额的55%。2002年下半年新增贷款占全年的79%,远高于上半年。2003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比持续上升,直到7月份央行进行多次“窗口指导”,提示贷款风险后,国有商业银行才对贷款偏快的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占比才略有下降。
其次,商业银行内部考核标准的变化,导致商业银行经营策略与以前相比大为不同。银行的内部激励机制一直是影响银行信贷的最重要的因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大为加强,在内部考核上要求严格控制信贷资产的质量,强调信贷员的责任制,从而导致银行放贷面临很强的风险约束,出现相当长时期的“惜贷”局面。
2003年以来,基础建设贷款和票据融资成为商业银行新的贷款增长源。这两项业务均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贷款额,压缩不良贷款率,同时完成收息指标,成为利润增长源。基建贷款由于期限长,且主要面对有政府背景或担保的基础设施投资,收益较为稳定,而且短期内不会出现不良资产。而对票据融资而言,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票据贴现业务被视为信贷业务,并占用信贷规模,但却不会出现逾期现象,传统意义上该类信贷业务的不良资产几乎为零。因此,各家银行把发展票据贴现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手段。[1]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