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量层次划分
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
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合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货币量层次划分,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货币发展历史的进程证明,货币概念的确定会增强中央银行宏观控制的有效性。
">编辑]货币量层次划分简介
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从外延上确定各个层次的货币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或范围。货币量层次划分,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货币供应量逐渐取代利率而成为一些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此,对货币供应量内容的约定则是货币政策执行的前提。货币当局要明确到底货币量包括哪些层次,需要控制哪一层次货币以及这一层货币与其他层次货币的界限何在,如果没有明确层次划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很难实现。
">编辑]货币量层次划分的依据
关于货币量层次划分,各国划分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划分方法也不一样。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
资产可以以流动性为基础进行分类,可以从3个方面考虑决定一项资产的流动性:
(1)变现难易和快慢;
(2)变现成本;
(3)其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如果出售价格与购买时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则即使能够以很低的交易成本很快变现的资产也不会认为流动性很强。因此,以流动性作为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应是以上3个方面的统一体。
按流动性划分:
一是能准确地把握流通中货币的各种具体形态的运动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
二是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三是中央银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编辑]货币量层次划分的比较
(1)美国现行货币量层次
M1=现金(流通于财政部、联邦储备银行和横跨州内机构以外的硬币和纸币)+活期存款(在银行的无息支票账户)+其他支票存款{如下形式的计息支票账户:可转让提款单账户(NOW);超级可转让提款单账户(super–NOW);自动转账账户(ATS账户);信用协会股金提款账户}+旅行支票。
M2=M1+由商业银行发行隔夜回购协议(RP)+隔夜欧洲美元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MMMF)+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是存款机构的计息账户,每月开出的支票数额有限制)在所有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发行的定期存款面额在100000美元以下)。
M3=M2+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发行的定期存款面额在100000美元以上)+定期回购协议和定期欧洲美元+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机构)
M4=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
(2)日本现行货币层次
Ml=现金+活期存款(现金指银行券发行额和辅币之和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余额;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支票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别存款和纳税准备金存款)。
M2+CD=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CD是指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M3+CD=M2+CD+邮政、农协、渔协、信用合作和劳动金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方信托存款。此外还有广义流动性等于“M3+CD”加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3)我国现行的货币层次
目前,中央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具有权威性,其划分方法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参考文献
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合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货币量层次划分,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货币发展历史的进程证明,货币概念的确定会增强中央银行宏观控制的有效性。
">编辑]货币量层次划分简介
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是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从外延上确定各个层次的货币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或范围。货币量层次划分,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由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货币供应量逐渐取代利率而成为一些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此,对货币供应量内容的约定则是货币政策执行的前提。货币当局要明确到底货币量包括哪些层次,需要控制哪一层次货币以及这一层货币与其他层次货币的界限何在,如果没有明确层次划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很难实现。
">编辑]货币量层次划分的依据
关于货币量层次划分,各国划分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其划分方法也不一样。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
资产可以以流动性为基础进行分类,可以从3个方面考虑决定一项资产的流动性:
(1)变现难易和快慢;
(2)变现成本;
(3)其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如果出售价格与购买时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则即使能够以很低的交易成本很快变现的资产也不会认为流动性很强。因此,以流动性作为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应是以上3个方面的统一体。
按流动性划分:
一是能准确地把握流通中货币的各种具体形态的运动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
二是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三是中央银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编辑]货币量层次划分的比较
(1)美国现行货币量层次
M1=现金(流通于财政部、联邦储备银行和横跨州内机构以外的硬币和纸币)+活期存款(在银行的无息支票账户)+其他支票存款{如下形式的计息支票账户:可转让提款单账户(NOW);超级可转让提款单账户(super–NOW);自动转账账户(ATS账户);信用协会股金提款账户}+旅行支票。
M2=M1+由商业银行发行隔夜回购协议(RP)+隔夜欧洲美元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MMMF)+在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是存款机构的计息账户,每月开出的支票数额有限制)在所有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发行的定期存款面额在100000美元以下)。
M3=M2+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发行的定期存款面额在100000美元以上)+定期回购协议和定期欧洲美元+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份(机构)
M4=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
(2)日本现行货币层次
Ml=现金+活期存款(现金指银行券发行额和辅币之和减去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余额;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支票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别存款和纳税准备金存款)。
M2+CD=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CD是指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M3+CD=M2+CD+邮政、农协、渔协、信用合作和劳动金库的存款以及货币信托和贷方信托存款。此外还有广义流动性等于“M3+CD”加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3)我国现行的货币层次
目前,中央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具有权威性,其划分方法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参考文献
- ↑ 翟书斌.《金融学》第一章货币概述
- ↑ 2.0 2.1 2.2 丁竹君.《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