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式系统思考
评论式系统思考简介
评论式系统思考(Critical SystemsThinking,CST)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起源于社会学理论和系统科学。那时,系统科学家根据当时的系统方法论及其哲学基础,综合这些方法论,从而创立了评论式系统思考。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CST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面对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世界以及层出不穷的新理论,CST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作为一个哲学基础,CST的主要思想有三方面:互补主义,社会逻辑意识,促进人类福利与解放。这种哲学思想为综合集成各种战略研究方法论提供了一个好的基础。
1、互补主义
互补主义也被称为多元主义。在系统思考中,互补主义与实用主义不同,实用主义要求建立一个实用的工具箱来完成工作。孤立主义只坚持一种方法论或者一个理论及其相关的方法论,对其它被选用的方法论进行改造,这样会扭曲其它方法论,损害其应有的价值。互补主义或多元主义坚决反对实用主义简单地“挑选”和“混合”的策略,认为不同的方法论具有不同的理论立足点和不同的范式。互补主义主张将每一个方法论运用到它最合适的问题情景中去,并且包容和尊重不同的理论发现。互补主义或多元主义使基于不同哲学背景、来自不同学科的方法论、方法、观点可以共存。
2、社会逻辑意识
它鼓励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中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它要求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及其背景,了解方法产生的背景和假设、适用范围、优点和不足之处。另外,它还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考虑客户、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还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3、人类福利和解放
CST追求人的解放,对人的潜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CST以人类的解放精神为哲学基础,致力于人类进步,让所有个人认识到他们的潜力对社会的贡献,籍此也可以改善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解放的思想也正是互补主义的基础。人与人之间、不同利益相关团体之间的隔阂对于社会进步是不利的,人类的许多问题也正产生于此。权力、权威使开放自由式的讨论受到影响,所以人们有一种解放的愿望,让思想摆脱各种束缚。
以上三点是CST的主要思想,CST的目的是,从根深蒂固的简约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思想解放,(这与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比较接近,虽然二者的社会背景不同),来一次头脑革命。基于CST的思想,我们承认并不存在一种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每一个理论、方法和方法论都有其优点和不足,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互补主义使研究者能够从多个视角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开发合适的工具箱。批判意识提醒研究者要重新审视研究对象、思考的方法、模型等各个方面。
评论式系统思考的应用
(一)战咯学派简介
为了将评论式系统思考(CST)应用于战略研究方法论,首先,我们要对主要的战略学派的核心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1、设计学派
设计学派就是设计战略制定的模型以寻求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匹配,SWOT(优势、弱势、机会、威胁)分析模型是其核心内容。设计学派的前提条件是:战略形成是一个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首席执行官就是战略制定者;战略制定与实施是两个分离的过程,战略家制定好一套完整的战略后交给其他人去执行;战略形成的模式应保持简单。
2、计划学派
其核心思想是“正式化”,即正式化的程序、训练和分析,训练有素的计划人员是战略制定者,CEO变成了批准战略的橡皮图章。基本模式是:采用SWOT分析,分解成清晰的步骤,用大量表格和分析技术来论述每一个步骤,用图表画出整个流程。计划学派的前提条件与设计学派的差不多,核心假设是:分析能产生综合;战略产生于一个受控的、有意识的正规划过程;该过程被分解成清晰的步骤;通过细致的目标、预算、程序和计划来实施战略。
3、定位学派
哈佛商学院的波特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将产业组织经济学的方法引入战略研究,提出企业战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影响企业赢利能力取决于五种竞争力量:新加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顾客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和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由此发展了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经营三种战略。定位学派将战略分析的重心由企业转到了行业,强调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4、企业家学派
该学派的核心概念是远见,战略是形成于企业家头脑中的远见,是一种长期的方向感,领导者的战略直觉是至关重要的。在总体思路上是深思熟虑的,在具体细节上是随机应变的。
5、认知学派
该学派吸收了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决策中应考虑非理性因素,战略是心智对前景的展望,战略形成是发生于战略家心里的认识过程。有限理性是其基本概念。
6、学习学派
该学派认为,外部环境纷繁复杂,具有根本的不确定性,所以预先制定的深思熟虑的战略往往会失效。战略是个人和集体学习的结果,是一个应急过程,领导的任务就是管理战略的学习过程。该学派是渐进主义的信奉者。
7、权力学派
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与权力有关的政治斗争的结果,各利益团体利用权力和手腕,在冲突、协商、合作、讨价还价中形成战略。权力和政治使战略形成具体化。
8、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着眼于共同利益,认为战略形成过程植根于社会文化力量及价值观念,战略是集体对前景的展望,比较关注文化在保持战略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9、环境学派
环境学派把环境当作战略形成过程中真正的主角,环境居于主导地位,认为组织必须适应环境,否则被淘汰。领导由此变成一种被动的因素,领导者的任务是观察环境的变化,并使组织保持完全与之适应。
此外,最近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能力学派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巴尼认为,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具有三个特点:有价值、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那么该企业就建立了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要素的组合以完成项目的能力。
(二)战略研究方法论中的CST思想:另一种战略哲学
各种战略研究学派都是基于一定的哲学思想而形成的,CST是一种兼容并包的哲学思想。以互补主义或多元主义为基础的评论式系统思考可以作为解决复杂战略管理问题的起点。而以CST为哲学基础的TSI方法论为整合各种战略研究学派、获得创新的战略研究方法论提供了新思路。为探索CST和TSI在战略研究方法论中的应用,我们先要有博大的胸襟,要站在多元主义的立场来审视战略研究。战略研究至少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1、视角
不同的战略学派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战略、形成战略,它们有不同的学科基础、产生的背景、适用范围、假设前提、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例如,深思熟虑型战略学派要求环境稳定,或至少可以预测;而学习学派则认为环境太复杂,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假设前提导致它们的战略思想也不同。各战略学派的学科基础也不相同。例如,计划学派的学科基础是工程学,定位学派的学科基础是产业组织经济学,认知学派的学科基础是心理学,文化学派的学科基础是人类学,权力学派的学科基础是政治学,等等。
2、所处环境
主流战略思想还与一定的历史背景有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战后西方国家的和平发展时期,世界市场以卖方市场为主,企业所处环境相对稳定,技术发展相对缓慢,产品生命周期长,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作用超过对资源的利用。那时候,深思熟虑型和环境依赖学派占据主流地位。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新技术迅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世界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环境变化更快,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强调自身对要素的组合的能力。于是,以核心竞争力为主要思想的能力学派受到人们的重视。
3、组织中的层次
即使在同一组织,不同的层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战略指导思想。公司战略可以采用一种战略指导思想,而各战略业务单位(SBU)则可能采用其它的战略指导思想。众所周知,IT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的总体战略可能采用能力学派、设计学派、企业家学派、学习学派或它们的综合,计划学派受到了人们的冷落。但在它的某些子系统仍然可以采用与公司总体战略不同的战略,倒如生产制造部门可以采用计划学派来制定其子系统战略。
此外,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它还涉及到企业文化、传统、战略家的心理、政府的政策等多种因素。所以,形成战略的时候应该以csT为指导思想,采用多元主义、批判意识和社会逻辑意识来考虑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战略家在形成战略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或无意识地坚持某一种战略思想,甚至狭隘,从而导致一定的片面性。CST思想使战略制定者能更好地欣赏、吸收和理解各个战略学派,博采众长,拓展思路,多视角地分析问题。批判意识、互补主义可以使不同学派的思想进行交流、碰撞,产生新思维。人类的解放和福利的思想使战略家在制定战略时还要考虑人文、道德、环保等方面,(例如,制定战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充分挖掘组织成员的潜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另外,CST是一种开放的哲学思想,它的体系欢迎新的战略学派加入。
(三)研究思路:
各战略学派属于方法论的范畴,目前来看,它们还比较散乱,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适用范围,还没有有效的手段把它们整合起来。如果把各战略学派看成一个由多个方法论组成的系统。由于TSI是一种元范式,那么可以考虑将基于评论式系统思考的全面系统干预元方法论应用于战略研究方法论的综合集成。为此,我们作出了尝试性的工作,总的研究思路如下,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
研究各战略学派中的隐喻思维;根据组织战略所采用的隐喻。按照系统方法论的系统体系进行分类;用系统方法论的系统体系中的方法论改造对应的战略学派方法论;运用TSI,形成战略研究的系统方法论的系统体系。 参考文献 Robert L Flood,Michael C Jackson.Creative Problem Solving.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John wiley & Sons Ltd,1991.46-49朱志昌.“当代西方系统运动”,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605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钟映红,杨建梅.基于CST的战略研究方法论.科学学研究,2003年1期钟映竑,杨建梅.系统视角的企业战略研究方法论.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2期
评论式系统思考(Critical SystemsThinking,CST)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起源于社会学理论和系统科学。那时,系统科学家根据当时的系统方法论及其哲学基础,综合这些方法论,从而创立了评论式系统思考。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CST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面对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世界以及层出不穷的新理论,CST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作为一个哲学基础,CST的主要思想有三方面:互补主义,社会逻辑意识,促进人类福利与解放。这种哲学思想为综合集成各种战略研究方法论提供了一个好的基础。
1、互补主义
互补主义也被称为多元主义。在系统思考中,互补主义与实用主义不同,实用主义要求建立一个实用的工具箱来完成工作。孤立主义只坚持一种方法论或者一个理论及其相关的方法论,对其它被选用的方法论进行改造,这样会扭曲其它方法论,损害其应有的价值。互补主义或多元主义坚决反对实用主义简单地“挑选”和“混合”的策略,认为不同的方法论具有不同的理论立足点和不同的范式。互补主义主张将每一个方法论运用到它最合适的问题情景中去,并且包容和尊重不同的理论发现。互补主义或多元主义使基于不同哲学背景、来自不同学科的方法论、方法、观点可以共存。
2、社会逻辑意识
它鼓励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中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它要求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及其背景,了解方法产生的背景和假设、适用范围、优点和不足之处。另外,它还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考虑客户、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还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3、人类福利和解放
CST追求人的解放,对人的潜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CST以人类的解放精神为哲学基础,致力于人类进步,让所有个人认识到他们的潜力对社会的贡献,籍此也可以改善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解放的思想也正是互补主义的基础。人与人之间、不同利益相关团体之间的隔阂对于社会进步是不利的,人类的许多问题也正产生于此。权力、权威使开放自由式的讨论受到影响,所以人们有一种解放的愿望,让思想摆脱各种束缚。
以上三点是CST的主要思想,CST的目的是,从根深蒂固的简约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思想解放,(这与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比较接近,虽然二者的社会背景不同),来一次头脑革命。基于CST的思想,我们承认并不存在一种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每一个理论、方法和方法论都有其优点和不足,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互补主义使研究者能够从多个视角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开发合适的工具箱。批判意识提醒研究者要重新审视研究对象、思考的方法、模型等各个方面。
评论式系统思考的应用
(一)战咯学派简介
为了将评论式系统思考(CST)应用于战略研究方法论,首先,我们要对主要的战略学派的核心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1、设计学派
设计学派就是设计战略制定的模型以寻求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匹配,SWOT(优势、弱势、机会、威胁)分析模型是其核心内容。设计学派的前提条件是:战略形成是一个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首席执行官就是战略制定者;战略制定与实施是两个分离的过程,战略家制定好一套完整的战略后交给其他人去执行;战略形成的模式应保持简单。
2、计划学派
其核心思想是“正式化”,即正式化的程序、训练和分析,训练有素的计划人员是战略制定者,CEO变成了批准战略的橡皮图章。基本模式是:采用SWOT分析,分解成清晰的步骤,用大量表格和分析技术来论述每一个步骤,用图表画出整个流程。计划学派的前提条件与设计学派的差不多,核心假设是:分析能产生综合;战略产生于一个受控的、有意识的正规划过程;该过程被分解成清晰的步骤;通过细致的目标、预算、程序和计划来实施战略。
3、定位学派
哈佛商学院的波特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将产业组织经济学的方法引入战略研究,提出企业战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影响企业赢利能力取决于五种竞争力量:新加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顾客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和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由此发展了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经营三种战略。定位学派将战略分析的重心由企业转到了行业,强调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4、企业家学派
该学派的核心概念是远见,战略是形成于企业家头脑中的远见,是一种长期的方向感,领导者的战略直觉是至关重要的。在总体思路上是深思熟虑的,在具体细节上是随机应变的。
5、认知学派
该学派吸收了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决策中应考虑非理性因素,战略是心智对前景的展望,战略形成是发生于战略家心里的认识过程。有限理性是其基本概念。
6、学习学派
该学派认为,外部环境纷繁复杂,具有根本的不确定性,所以预先制定的深思熟虑的战略往往会失效。战略是个人和集体学习的结果,是一个应急过程,领导的任务就是管理战略的学习过程。该学派是渐进主义的信奉者。
7、权力学派
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与权力有关的政治斗争的结果,各利益团体利用权力和手腕,在冲突、协商、合作、讨价还价中形成战略。权力和政治使战略形成具体化。
8、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着眼于共同利益,认为战略形成过程植根于社会文化力量及价值观念,战略是集体对前景的展望,比较关注文化在保持战略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9、环境学派
环境学派把环境当作战略形成过程中真正的主角,环境居于主导地位,认为组织必须适应环境,否则被淘汰。领导由此变成一种被动的因素,领导者的任务是观察环境的变化,并使组织保持完全与之适应。
此外,最近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能力学派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巴尼认为,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具有三个特点:有价值、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那么该企业就建立了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要素的组合以完成项目的能力。
(二)战略研究方法论中的CST思想:另一种战略哲学
各种战略研究学派都是基于一定的哲学思想而形成的,CST是一种兼容并包的哲学思想。以互补主义或多元主义为基础的评论式系统思考可以作为解决复杂战略管理问题的起点。而以CST为哲学基础的TSI方法论为整合各种战略研究学派、获得创新的战略研究方法论提供了新思路。为探索CST和TSI在战略研究方法论中的应用,我们先要有博大的胸襟,要站在多元主义的立场来审视战略研究。战略研究至少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1、视角
不同的战略学派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战略、形成战略,它们有不同的学科基础、产生的背景、适用范围、假设前提、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例如,深思熟虑型战略学派要求环境稳定,或至少可以预测;而学习学派则认为环境太复杂,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假设前提导致它们的战略思想也不同。各战略学派的学科基础也不相同。例如,计划学派的学科基础是工程学,定位学派的学科基础是产业组织经济学,认知学派的学科基础是心理学,文化学派的学科基础是人类学,权力学派的学科基础是政治学,等等。
2、所处环境
主流战略思想还与一定的历史背景有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战后西方国家的和平发展时期,世界市场以卖方市场为主,企业所处环境相对稳定,技术发展相对缓慢,产品生命周期长,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作用超过对资源的利用。那时候,深思熟虑型和环境依赖学派占据主流地位。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新技术迅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世界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环境变化更快,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强调自身对要素的组合的能力。于是,以核心竞争力为主要思想的能力学派受到人们的重视。
3、组织中的层次
即使在同一组织,不同的层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战略指导思想。公司战略可以采用一种战略指导思想,而各战略业务单位(SBU)则可能采用其它的战略指导思想。众所周知,IT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的总体战略可能采用能力学派、设计学派、企业家学派、学习学派或它们的综合,计划学派受到了人们的冷落。但在它的某些子系统仍然可以采用与公司总体战略不同的战略,倒如生产制造部门可以采用计划学派来制定其子系统战略。
此外,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它还涉及到企业文化、传统、战略家的心理、政府的政策等多种因素。所以,形成战略的时候应该以csT为指导思想,采用多元主义、批判意识和社会逻辑意识来考虑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战略家在形成战略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或无意识地坚持某一种战略思想,甚至狭隘,从而导致一定的片面性。CST思想使战略制定者能更好地欣赏、吸收和理解各个战略学派,博采众长,拓展思路,多视角地分析问题。批判意识、互补主义可以使不同学派的思想进行交流、碰撞,产生新思维。人类的解放和福利的思想使战略家在制定战略时还要考虑人文、道德、环保等方面,(例如,制定战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充分挖掘组织成员的潜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另外,CST是一种开放的哲学思想,它的体系欢迎新的战略学派加入。
(三)研究思路:
各战略学派属于方法论的范畴,目前来看,它们还比较散乱,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适用范围,还没有有效的手段把它们整合起来。如果把各战略学派看成一个由多个方法论组成的系统。由于TSI是一种元范式,那么可以考虑将基于评论式系统思考的全面系统干预元方法论应用于战略研究方法论的综合集成。为此,我们作出了尝试性的工作,总的研究思路如下,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
研究各战略学派中的隐喻思维;根据组织战略所采用的隐喻。按照系统方法论的系统体系进行分类;用系统方法论的系统体系中的方法论改造对应的战略学派方法论;运用TSI,形成战略研究的系统方法论的系统体系。 参考文献 Robert L Flood,Michael C Jackson.Creative Problem Solving.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John wiley & Sons Ltd,1991.46-49朱志昌.“当代西方系统运动”,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605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钟映红,杨建梅.基于CST的战略研究方法论.科学学研究,2003年1期钟映竑,杨建梅.系统视角的企业战略研究方法论.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2期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