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的概念
商品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设施、有若干经营者入场经营、分别纳税、由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经营物业管理,实行集中、公开交易有形商品的交易场所。这一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商品市场是由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载体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商品交易场所;二是商品市场是提供服务的场所,这是一个给生产者、消费者提供一个有一定服务质量的交易场地;三是商品市场是提供感觉体验的场所。因此,商品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商品市场的构成
商品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的。
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按消费的对象来分有两大类,即农副产品市场和工业消费品市场,它是连接生产和生活消费的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市场主体多元化和消费品流通渠道多样化;
第二,消费品经营市场化;
第三,消费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是生产资料生产者和生产资料需求者之间的桥梁。其作用在于,满足各类产业、各个部门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由于生产资料本身的性质,生产资料市场具有一些与消费品市场不同的特点:从需求方面来说,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一般比较稳定,批量较大;从供给方面来说,市场调节生产资料供给发挥作用的周期一般较长。
服务市场。服务也称劳务,指的是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发展服务市场,前提是要承认服务是商品,服务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服务的使用价值是为人们提供一定的效用,价值是为提供服务而消耗的社会必要的物化劳动量和活劳动量。除了少数行业确实属于事业型服务和福利型服务,经费来源主要应依靠国家财政外,其余大量的服务应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服务单位实行企业化改造,在国家的调控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自我发展机制。
商品市场的特点
一是商品供应日益丰富,供求结构趋于合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市场的商品品种、数量增多,质量档次明显提高。几年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取得了丰硕成果,市场有效供给不断增加,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已得到确立。市场商品供求结构趋于合理,某些商品长时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象已经消失。
二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开拓成效显著。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11.5%。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之间消费增幅的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21.3%提高到2006年的30.2%。
三是消费热点不断涌现。近几年来,以体现提升生活质量的汽车、住宅、通讯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基本形成,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一些新型高科技产品、消费比重不大的升级消费品,已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四是市场调控能力增强,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2年以来,国内市场曾遭遇非典、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的影响,以及粮食、油料等重要商品的短期价格波动。由于政府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没有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较长时期或较大程度的危害。2003-2006年四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度增幅落差仅为 4.6个百分点,月度增长率仅在1个百分点之内上下波动。居民消费心理趋于成熟,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商品的消费量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6%。
五是流通各行业齐头并进,大中型企业领跑市场。从行业结构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1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16.9%。批发和零售业成为市场商品销售的主体。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骨干企业,成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首选消费场所,在竞争中领跑消费品市场。
六是餐饮消费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餐饮业零售额一路走高,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格局,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销售局面。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11.5%提高到2006年的13.5%。
七是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几年来,专卖店、专业店、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等各种业态遍地开花,均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不断得到完善,并进入全面加速发展阶段。全国已累计建设连锁化的农家店12万个,1.4亿农民受益。商品交易市场成为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和价格信息发源地。2006年底,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比2002年增加618个;10亿元以上的市场比2002年增加486个。
商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分析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水平的高低是由产业集中度等指标来体现的。随着某一产品生命周期从诞生、成长、成熟到稳定的逐步演进,企业的数量从集中度最终会趋向一个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一般来说,在产业发展初期,市场集中度很低;当产业技术成熟、进入繁荣期时,市场集中度会逐步提高,而后趋于稳定;随着产业的衰退,部分厂商退出,市场集中度就会再度提升。最后,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与发育水平,要于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二、人们的文化素质
当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很低时,讨价还价是主要的购物方式,人们习惯与这种方式。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商品市场的要求就会逐步提高。有研究指出:当居民的生活刚好维持温饱时,商品流通的关键是降低分销成本,建立粮食批发和零售系统,以适应低收入的消费需要;居民消费是中等水平时,商品农业迅速发展起来,生产和销售进一步分离,超级市场和连锁商店开始出现,消费合作社和大城市期货市场的作用日显重要;当居民消费水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时,现代化的超级市场、专业店等形式就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地方政府对于市场的垄断与保护政策
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生产企业,倾向于通过行政命令的办法和措施阻止外地同类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显然地方政府是为了保护地方利益。但地区之间保护、争夺各自利益的结果,往往导致市场分割,扭曲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而且,地方保护主义由于影响了公平竞争,保护了落后和低效率的经营者,进而使地方经济缺乏竞争活力和长远发展后劲。从行业部门的影响来看,一些行业部门为了本部门利益,对商品流动进行强制性的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行业垄断人为的干预商品的需求。这样做不利于公平竞争,保护那些落后的效率低的企业或部门,经营的效率自然走低。
四、市场商品供求的丰富性和经营客商的广泛参与程度
要形成一个供求两旺的商品市场,一是要广泛的吸收外来商品;二是要加强本地商品的竞争力。一个市场汇集的客商越多,商品就越丰富,市场就做得越大,进而市场的辐射力就越强,市场效益就越好。
五、小企业的发展
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可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商品的流通。例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河北白沟的箱包市场、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就是坚持人不分南北、货不分东西、单位不分大小、所有制不分公私的经营宗旨。这些市场一开始是为了当地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区域性市场,但到形成一定规模和气候以后,适应开放大市场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的营销范围不再局限于为本地经济发展和本地居民生活服务,而是使流通范围向全国拓展,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越汇集越大,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批发市场。
商品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设施、有若干经营者入场经营、分别纳税、由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经营物业管理,实行集中、公开交易有形商品的交易场所。这一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商品市场是由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载体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商品交易场所;二是商品市场是提供服务的场所,这是一个给生产者、消费者提供一个有一定服务质量的交易场地;三是商品市场是提供感觉体验的场所。因此,商品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商品市场的构成
商品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的。
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按消费的对象来分有两大类,即农副产品市场和工业消费品市场,它是连接生产和生活消费的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市场主体多元化和消费品流通渠道多样化;
第二,消费品经营市场化;
第三,消费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是生产资料生产者和生产资料需求者之间的桥梁。其作用在于,满足各类产业、各个部门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由于生产资料本身的性质,生产资料市场具有一些与消费品市场不同的特点:从需求方面来说,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一般比较稳定,批量较大;从供给方面来说,市场调节生产资料供给发挥作用的周期一般较长。
服务市场。服务也称劳务,指的是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发展服务市场,前提是要承认服务是商品,服务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服务的使用价值是为人们提供一定的效用,价值是为提供服务而消耗的社会必要的物化劳动量和活劳动量。除了少数行业确实属于事业型服务和福利型服务,经费来源主要应依靠国家财政外,其余大量的服务应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服务单位实行企业化改造,在国家的调控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自我发展机制。
商品市场的特点
一是商品供应日益丰富,供求结构趋于合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市场的商品品种、数量增多,质量档次明显提高。几年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取得了丰硕成果,市场有效供给不断增加,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已得到确立。市场商品供求结构趋于合理,某些商品长时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现象已经消失。
二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开拓成效显著。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11.5%。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之间消费增幅的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21.3%提高到2006年的30.2%。
三是消费热点不断涌现。近几年来,以体现提升生活质量的汽车、住宅、通讯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基本形成,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一些新型高科技产品、消费比重不大的升级消费品,已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四是市场调控能力增强,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2年以来,国内市场曾遭遇非典、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的影响,以及粮食、油料等重要商品的短期价格波动。由于政府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没有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较长时期或较大程度的危害。2003-2006年四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度增幅落差仅为 4.6个百分点,月度增长率仅在1个百分点之内上下波动。居民消费心理趋于成熟,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商品的消费量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6%。
五是流通各行业齐头并进,大中型企业领跑市场。从行业结构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1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16.9%。批发和零售业成为市场商品销售的主体。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骨干企业,成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首选消费场所,在竞争中领跑消费品市场。
六是餐饮消费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餐饮业零售额一路走高,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格局,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销售局面。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11.5%提高到2006年的13.5%。
七是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几年来,专卖店、专业店、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等各种业态遍地开花,均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不断得到完善,并进入全面加速发展阶段。全国已累计建设连锁化的农家店12万个,1.4亿农民受益。商品交易市场成为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和价格信息发源地。2006年底,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比2002年增加618个;10亿元以上的市场比2002年增加486个。
商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分析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水平的高低是由产业集中度等指标来体现的。随着某一产品生命周期从诞生、成长、成熟到稳定的逐步演进,企业的数量从集中度最终会趋向一个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一般来说,在产业发展初期,市场集中度很低;当产业技术成熟、进入繁荣期时,市场集中度会逐步提高,而后趋于稳定;随着产业的衰退,部分厂商退出,市场集中度就会再度提升。最后,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与发育水平,要于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二、人们的文化素质
当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很低时,讨价还价是主要的购物方式,人们习惯与这种方式。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商品市场的要求就会逐步提高。有研究指出:当居民的生活刚好维持温饱时,商品流通的关键是降低分销成本,建立粮食批发和零售系统,以适应低收入的消费需要;居民消费是中等水平时,商品农业迅速发展起来,生产和销售进一步分离,超级市场和连锁商店开始出现,消费合作社和大城市期货市场的作用日显重要;当居民消费水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时,现代化的超级市场、专业店等形式就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地方政府对于市场的垄断与保护政策
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生产企业,倾向于通过行政命令的办法和措施阻止外地同类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显然地方政府是为了保护地方利益。但地区之间保护、争夺各自利益的结果,往往导致市场分割,扭曲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而且,地方保护主义由于影响了公平竞争,保护了落后和低效率的经营者,进而使地方经济缺乏竞争活力和长远发展后劲。从行业部门的影响来看,一些行业部门为了本部门利益,对商品流动进行强制性的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行业垄断人为的干预商品的需求。这样做不利于公平竞争,保护那些落后的效率低的企业或部门,经营的效率自然走低。
四、市场商品供求的丰富性和经营客商的广泛参与程度
要形成一个供求两旺的商品市场,一是要广泛的吸收外来商品;二是要加强本地商品的竞争力。一个市场汇集的客商越多,商品就越丰富,市场就做得越大,进而市场的辐射力就越强,市场效益就越好。
五、小企业的发展
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可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商品的流通。例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河北白沟的箱包市场、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就是坚持人不分南北、货不分东西、单位不分大小、所有制不分公私的经营宗旨。这些市场一开始是为了当地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区域性市场,但到形成一定规模和气候以后,适应开放大市场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的营销范围不再局限于为本地经济发展和本地居民生活服务,而是使流通范围向全国拓展,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越汇集越大,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批发市场。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