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   
[0] 评论[0] 编辑

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范式

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范式概述
  最早的社会信息化测度体系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Fritz.Machlup)提出的。1962年他在其著作《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中首先提出“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美国知识生产分配的最早的测度体系,即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模式。
">编辑]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思路
  马克卢普信息经济理论的基础是微观经济中厂商竞争以及影响或制约这种竞争的因素,特别是社会的专利制度抑制竞争力量的分析,发端于垄断与竞争的理论性研究,而结束于对美国知识生产与分配的统计学研究。
  1、马克卢普研究知识产业的过程
  首先,马克卢普开始知识产业的研究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他对产业组织中垄断与竞争的不完备性发生了兴趣,在他看来,自由社会中垄断与竞争的不完备多半与社会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研究市场经济的垄断与竞争的不完备性,需要考察社会制度中哪些制度抑制了竞争。
  然后,马克卢普进而发现,社会专利制度是一种对市场竞争具有强大抑制作用的社会制度。于是,他对19世纪以来的专利思想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且研究了与专利制度本身利益相对立的专利价值问题,并于1958年出版了《专利制度的一种经济观点》。可是,局部地考察专利制度与专利价值并不能满足马克卢普的好奇心,他进而提出一个问题,在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全部过程中,哪些成果是由专利制度完成的?
  带着这个问题,他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要想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考察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技术研究与发展的环境条件,而国家研究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该国的教育制度有着密切联系,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与完整合理的教育制度是高水平的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必要条件。因此,马克卢普又考察了国家的各级教育与教育制度问题,而考察教育制度及教育水平,必然会涉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或教育经费等经济学问题。
  最后,马克卢普注意到,研究教育也并非是他在该主题上分析的理论终点,因为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并非均产生于教育范畴内,另一方面,教育与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知识与人们理性思考形成的抽象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样,教育之外的知识生产与交流(配置)过程也被马克卢普列入他的研究领域。事实上,这种研究已成为对美国知识生产的全面考察了。
  至此,马克卢普的研究不仅包括专利制度的研究与发展投入,而且包括国家各级教育,以及与教育制度相联系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各类社会活动,甚至包括几乎所有的知识与信息资源配置活动,由此形成其对知识产业的研究。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马克卢普把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建立在知识和知识产业上,按照如下逻辑过程开展美国知识产业研究:
  2、马克卢普对知识的描述
  马克卢普指出,对于那些已经认识的事物所作的主观解释,原则上不如根据认识者对于已认识的事物的意义所作的主观解释那样易于使人感到满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认识者的主观解释来分析已经认识的事物的规律与现状是合理的和必要的。马克卢普就是这样按照“认识者”的主观解释来分析知识的种类,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容:
  (1)实用知识。指对于人们的工作、决策和行为有价值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商业知识、劳动知识、政治知识、家庭知识、其他实用知识。
  (2)学术知识。指能够满足人们在学术创造上的好奇心的那部分知识。学术知识是教育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知识,以及一般文化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3)闲谈与消遣知识。指满足人们在非学术性方面的好奇心,或者能够满足人们对轻松娱乐和感官刺激方面的欲望的那部分知识。这类知识常常包括本地的传闻、以及小说故事、幽默、游戏等。它们大多是由于被动地放松“严肃的”事务而获得的知识,因而具有降低敏感性的趋向。
  (4)精神知识。指与日常以及拯救灵魂方式相联系的宗教知识。
  (5)多余的知识。指不是人们有意识获取的知识,通常是由于偶然,或者无意识地保留下来的知识。
  另外,在1980年的研究中,马克卢普又从世俗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没有文字的知识(如视听艺术)的角度,对知识进行解释,提出知识具有真实、美丽和优秀等性质。
  由此可见,马克卢普的“知识”概念范畴是极其广泛和复杂意义上的概念研究,并且他关于知识分类与性质的这些论述都是有其经济学目的的:
  (1)他是为其“知识产业”理论寻找广泛而全面的立足点,因为不将“知识”的范围确定下来,不能将知识范畴内的各个分支辨析出来,就难以谈得上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产业研究。
  (2)马克卢普希望重新确定国民生产总值的测度范围,或者说,他试图对原有的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做适当修改而使之适应对“知识产业”的测度,因而必须预先对这种新的测度范围做广泛的考察,只有扩大传统经济学的知识概念的范畴,才能从逻辑上扩大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的范畴。
">编辑]马克卢普对知识产业的研究
  (1)知识产业的定义
  “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一词最早是在马克卢普《美国知识生产与分配》第3章“生产知识产业及其职业”中正式提出的,马克卢普在这章给出了知识产业的一般范畴和最早的分类模式。
  他认为,知识产业是或者为自身消费,或者为他人消费而生产知识,或从事信息服务和生产信息产品的组织或机构,如厂商、机构、组织或部门,甚至可能是个人或家庭。
  其中:
  信息产品指以生产、传播或接受知识为主要目的(或功能)的有形产品,如记录纸、报纸、期刊、图书、唱片、磁带、办公用品和信息设备。
  信息设备是指以生产、传播和接受知识为目的(或功能),或以信息服务为目的的机械、器具、装置和设施。
  知识生产者是那些新信息的创造者,他们利用“来自他人的丰富的信息储存,并在其中增加许多自身的创造天才和想象力,而且他们还能够发现某个已被接受的事物和与其信息交流的事物之间的新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或信息。
  (2)知识产业的层次
  根据以上定义,马克卢普把知识产业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次:研究与开发。这是知识的生产、使用与扩散的有组织的活动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紧紧围绕知识的创新与知识的应用,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及其有机的结合。
  第二层次:所有层次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教会教育、军训、电视教育、自我教育与实践教育。
  第三层次:通讯及中介媒体。如图书、杂志、无线电、电视艺术创作、娱乐等。
  第四层次:信息设备或设施。包括计算机、电子数据信息处理、电信、办公设备与设施等。
  第五层次:信息机构与组织。包括图书馆、信息中心,与相关的政府、法律、财政、工程、医学等部门,这类知识产业也称为信息服务产业。

  表:马克卢普知识产业分支表
">编辑]马克卢普的测度体系
  上面介绍的知识产业及其在5个层次上的构成是马克卢普信息经济理论的核心,也是其测度体系的核心之一。
  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方法就是将知识产业从现存的统计体系中挑选出来,然后逐个进行测算和平衡,这种思路决定了他需要使用最终需求法测度美国知识产业的生产与分配过程。
  最终需求法(又称支出法、最终产品法)是测度国民生产总值的两种主要方法之一,公式为:
  GNP = C + G + I + (XM)
其中:C代表消费,即消费者(或个人)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与消费量。G代表政府采购,即政府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与消费量。I代表投资,即厂商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与消费量,或者说,代表企业、组织和政府对固定资产和物质储备的总投资。X代表进口额,M代表进口额,X-M代表出口净额,即产品和服务的进口与出口差额。
  根据最终需求法,马克卢普选择1956年和1958年为测度基准年,对1958年美国信息经济的测度如表:

    表: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分支测度表  同时,马克卢普还计算得出了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经费来源,如下表:

  表: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收入来源测度表
  马克卢普得出这样一个总结性结论:1958年美国从事知识生产的劳动力已占总就业总人数的31.6%。如果将所有已到工作年龄的全日制学生计算在内,该数字则达到42.8%。马克卢普据此认为,美国知识产业正在成为美国经济中的一支主要力量,他们正以较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快得多的速度发展和扩大。

  表:1954—1958年美国知识职业收入的平均增长率
">编辑]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的评价
  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是最早的宏观信息经济学的测度量理论和方法。他在1962年出版的《美国知识生产和分配》是一部奠基性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宏观信息经济学著作。
  著名学者肯尼思.鲍尔丁(Kenneth E.Boulding)在《挑战》杂志载文评论该书时指出,“知识产业这一概念所具有的能量,足以将传统的经济学炸飞到九霄云外”。
  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学者广泛地应用,诱发了许多著作的产生。其对马克·波拉特(Marc U.Porat)的《信息经济》、彼得.德鲁克的《间断的时代》、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著名著作中的某些重要思想都有直接的影响。
  但是,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也确实存在着某些缺陷,以致招来种种批评。对于这些批评,归纳起来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教育”划归信息产业的问题;
  2、关于“知识”、“知识产业”概念的范畴问题;
  3、关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信息经济学》第十章 信息经济测度 第二节 信息经济测度的典型模型
相关条目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马克·扎克伯格    下一篇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