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假说
林德假说概述
林德假说(Linder hypothesis)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在其1961年的著作《论贸易的转变》一书中所提出的。林德假说以需求为导向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赫克谢尔——俄林定理只能解释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却无法解释二战以后有着相近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迅猛发展的产业内贸易,从而提出了林德假说,同其他产业内贸易理论相比,林德假说不再从供给角度出发,而是从需求角度解释一国贸易的构成。
林德假说分析
林德提出了重叠需求的概念,即两国的消费者均消费某些特点的商品。他认为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该国特定的偏好模式,而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越相似,两国偏好模式也越相似,需求结构也越相近,也就是说重叠需求的量越大,从而两国间贸易量就越大。出口潜力来自于一个国家内部的国内需求,因为国内有需求,企业才会生产该产品,并不断扩大产量,从而造成产量增加过度,超过了国内需求增长的速度,形成出口潜力。林德假说可以用图说明:
由此可以推出林德假说的结论就是,制成品的国际贸易在人们收入相似的国家之间比在人均收入水平有相当差距的国家之间更为重要。由于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那么对一国内的消费者而言,他们的各种消费的满足固然可以完全在国内实现,但这时消费者必然要付出较高的价格,这不符合经济学的效益原则,于是国际贸易是最好的选择。
林德假说在现代贸易理论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从需求的角度解释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相互贸易。对该理论曾经有过大量的实证检验。一类检验方法是这样的:考察一个发达国家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和该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强度这两个指标。无疑,按照林德假说,这两个方面应该是负相关关系,即两国收入水平相差越大,需求结构相差也就越大,从而相互间贸易强度也就越低。1973年萨拉斯(J.Sailoes)等人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有相似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通常有着相互靠近的地理位置,所以这时贸易也可能是低运输成本和文化相似性的产物。在注意到这些因素的前提下,1987年经济学家在对13个欧洲发达国家制成品贸易的研究中发现,大量的证据支持了林德假说。
相关条目需求相似理论
林德假说(Linder hypothesis)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在其1961年的著作《论贸易的转变》一书中所提出的。林德假说以需求为导向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赫克谢尔——俄林定理只能解释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却无法解释二战以后有着相近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之间迅猛发展的产业内贸易,从而提出了林德假说,同其他产业内贸易理论相比,林德假说不再从供给角度出发,而是从需求角度解释一国贸易的构成。
林德假说分析
林德提出了重叠需求的概念,即两国的消费者均消费某些特点的商品。他认为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该国特定的偏好模式,而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越相似,两国偏好模式也越相似,需求结构也越相近,也就是说重叠需求的量越大,从而两国间贸易量就越大。出口潜力来自于一个国家内部的国内需求,因为国内有需求,企业才会生产该产品,并不断扩大产量,从而造成产量增加过度,超过了国内需求增长的速度,形成出口潜力。林德假说可以用图说明:
由此可以推出林德假说的结论就是,制成品的国际贸易在人们收入相似的国家之间比在人均收入水平有相当差距的国家之间更为重要。由于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那么对一国内的消费者而言,他们的各种消费的满足固然可以完全在国内实现,但这时消费者必然要付出较高的价格,这不符合经济学的效益原则,于是国际贸易是最好的选择。
林德假说在现代贸易理论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从需求的角度解释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相互贸易。对该理论曾经有过大量的实证检验。一类检验方法是这样的:考察一个发达国家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和该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强度这两个指标。无疑,按照林德假说,这两个方面应该是负相关关系,即两国收入水平相差越大,需求结构相差也就越大,从而相互间贸易强度也就越低。1973年萨拉斯(J.Sailoes)等人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有相似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通常有着相互靠近的地理位置,所以这时贸易也可能是低运输成本和文化相似性的产物。在注意到这些因素的前提下,1987年经济学家在对13个欧洲发达国家制成品贸易的研究中发现,大量的证据支持了林德假说。
相关条目需求相似理论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杨小凯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下一篇 标准贸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