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税务   
[1] 评论[0] 编辑

哈伯格三角形

哈伯格三角形概述
  哈伯格三角形是运用补偿需求曲线说明税收超额负担依据的是消费者剩余理论。所谓消费者剩余,就是指人们愿意为某一种商品支付的金额和实际支付金额之差,它表示消费者从这一商品消费中获得的净收益。

  哈伯格在《公司所得税的归宿》(1962年)中提出了“三角形”超额负担理论,并进行数理推导,得出了在线性需求曲线条件下测定超额负担的计算公式。
哈伯格三角形的内容
  下图显示了如何运用补偿需求曲线与消费者剩余理论来说明税收的超额负担。

  哈伯格三角形

  在上图中,AB为某一产品的补偿需求曲线。假设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常数,税前的边际成本为MC,则税前均衡价格为P0,产量为Q0,税前消费者剩余为AP0C。若政府对该产品征收从量税T,则边际成本曲线MC向上平易至MC’,此时均衡价格为PT,产量为QT,消费者剩余为APTE。将税前消费者剩余与税后消费者剩余相比,税收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了PTECP0,,即税收给消费者造成的福利损失。但政府收到的税收收入仅为PTEDP0,,三角形ECD即为税收的超额负担。它是消费者失去的而政府又没有得到的额外效率损失,因此又被称为无谓损失。它完全是因为税收改变了相对价格,消费者为了尽可能少纳税而改变了原有的有效选择,从而导致的资源低效率配置所致。

理论上将三角形ECD称为哈伯格三角形,通过计算这一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计量税收的超额负担。计算公式为

S=\frac{(T\times \Delta Q)}{2}

该公式中,T为单位产品的税额,ΔQ为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额。如果用r来替代需求曲线的斜率\frac{T}{\Delta Q},则上式可改写为

S=\frac{T^2}{2r}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名义税负    下一篇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