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统计   
[0] 评论[0] 编辑

陈希镇


  百科名片
  
 陈希镇,男, 1986年云南大学数学系数理统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统计学学科带头人。获浙江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个人简介
  陈希镇,男,福建莆田人,1986年云南大学数学系数理统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统计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浙江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同时兼任全国教育统计和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会理事、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浙江高校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
  多元统计,参数估计,教育统计与测量,金融统计社会兼职
  全国教育统计和管理学会理事。
  全国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会理事,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高等学校高校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课程
  担任高等代数、数学分析、实变函数、复变函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教育统计与测量、金融市场的统计分析、高等数理统计等课程的主讲。课题项目
  《多级评分模型的研究》,国家统计局立项课题,主持人 。
  《项目反应理论与测验等值》,国家统计局立项课题,主持人。
  《心理教育测量理论的综合应用研究》,国家统计局立项课题,主持人。
  《数理统计在教育测量中的应用研究》,国家统计局立项课题,主持人。
  《教育测验的等值研究》,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 Z04JY01),主持人。
  《高教自学考试成绩的等值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立项课题。第二主持人。
  《标准参照测验试卷质量与水平标准控制的研究》,福建省自考“十五”课题,主持人。
  《现代测验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福建省社科课题,主持人。获奖情况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获莆田市拔尖人材称号,莆田市市委、莆田市政府。
  获莆田市优秀共产党员,莆田市市委。
  《教育心理测验中的信度研究》,全国统计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统计局, 排名第一。
  《项目反应理论与测验等值》,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统计局, 2000.6,第一
  《心理教育测量理论的综合应用研究》,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统计局, 2002.6,排名第一。 《高等代数》,浙江省精品课程,浙江省教育厅, 2004.9,排名第一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福建省教育厅, 1997.1,第一
  《高等数学》,福建省高校优秀课程,福建省教育厅, 1996.2,排名第一
  《数理统计在教育测量中的应用研究》,全国应用统计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1995.8,排名第一。论文清单
  《不同测验模型的信度估计及统计性质》;《应用概率统计》, 2002,18(2)
  《标准参照测验中的统计推断问题》;《数学年刊》,2001,22(4)
  《关于测验等值几个问题的研究》; 《应用概率统计》,2000,16(2)
  《测验等值的误差估计》;《应用概率统计》,2000,16(4)
  《TheDeviation Between the LSE and BLUE of the Mean Vector》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2001,4
  《一些统计量的渐近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2000,4
  《Reliability Estim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Decision》;《Bulleti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Institute》, 2001
  《The Standard Error of Several Equating Equation》; 《The Seventh Japan-China Symposium on Statistics》 , 2000年11月, 第三
  《铆测验设计下确定IRT等值常数的新方法》;《数理统计与管理》增刊 , 2005年7月
  《Cramer法则的行列式证明》;《高等数学研究》,2006年
  《不等信度下等值转换的新公式》;《中国考试》,2006年
  《不等信度下等值新公式的标准误及其估计》;《统计与决策》,2006年访谈录
  抓住流失的十年名片
  陈教授的书房里,三个大书柜堆得满满的,从原先业已发黄甚至磨破了的《高等数学》书,到现在的最新版本,倒是很好地记载了陈教授的教书生涯。
  问:你好!你是什么时候来温州的,在这里的生活还适应吗?
  陈希镇:2003年过来的。温州跟我老家福建莆田比,各方面都差不多,没什么不适应的,在温州的教学、科研要忙碌得多。
  问:在温大执教,能谈谈你的学生吗?
  陈希镇(笑呵呵地):我的学生都很活跃。我现在教本科的高等数学等课程,还带研究生。虽然我做学问很严谨,但我的课堂还是比较活跃的。有时候,学生提的问题很灵活,要是没准备我一下子还回答不上来,这让我很自豪,证明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但是我经常建议我的学生,多学些文科的知识。文理互补,这样发展才会比较全面。
  问:你看起来很年轻啊!听你同事说,你总是把自己年龄减下10岁来要求自己,是为了保持年轻的心态吗?
  陈希镇:也不完全是。我们这一代人被文革耽误了10年,不减10岁怎么行呢(笑)?我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将近30岁才读上大学,跟很多比自己小10来岁的年轻人在一起,起步比较迟。其实我高中才读了一年,当时高考都是自学的,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啊!
  问:当老师一直是你的理想吗?
  陈希镇:其实我的初衷并不是当老师。当年高考我报的是工业自动化专业,高考成绩也很好,但因为我有色弱,生活上没有问题,但化工对颜色的辨别要求是很高的,因此没有被自己所喜爱的专业录取,后来就被师范的数学专业录取了。没想到一当老师就成了我的终身职业了。我觉得当老师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是教书育人,二是科研。在我看来,教书育人为首位,但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科研是必不可少的。我现在还做了很多课题。
  问:能谈谈你的家人吗?
  陈希镇:来温州后,全家都跟着搬过来了,就在这里安家了。女儿一直让我比较省心,现在上海交大读研。我想是和身教有关吧!她看我一直在做学问,潜移默化有所影响吧!特别是老伴的精心照料,对我也是极大的支持。平时就和老伴两个人在家,早上没课就一起去爬爬山,锻炼身体很重要。
  ■采访后记
  陈教授平易近人,我们的采访一直很顺利。他说,他曾经上山下乡,去农村插队落户,还当过工人,一直就是自己找书看。言谈间,他总是不断地强调自己起步比较迟。他总想抓回那流失的10年。
  是的,他也为此一直努力着:从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工厂当工人,自学考大学读硕士,他一直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松懈。特别是对待从教26年的数学,总想不断更新有所突破。他主持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统计局的全国统计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因为他的突出贡献,199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记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陈希镇教授
  陈希镇,男,福建莆田人,1986年云南大学数学系数理统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统计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浙江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同时兼任全国教育统计和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会理事、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浙江高校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元统计,参数估计,教育统计与测量、金融统计等。他主持过国家统计局立项课题四项、浙江省社科重点课题一项、还有全国教育考试十五规划等省市级课题十几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统计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全国应用统计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在全国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二部,《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省精品课程《高等代数》等。
  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始终不忘一个教导者,一个引路人,一个园丁的职责,热爱教育事业,这就是陈希镇老师留给我们的印象。他的藏书极其丰富,能装得下三个满满的大书柜。从陈老师原先业已发黄甚至磨破了的高校数学教材和参考书,到现在的许多新教材和专著,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要适应一届届新的学生,就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理念。这就是陈希镇老师,一个严谨治学,淳朴待人的学者。
  平凡朴实,却藏着睿智无数
  也许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很喜欢那些风趣幽默,笑侃人生,豪爽健谈的老师们,他们也许年轻,也许也到了知天命之年,但给学生的印象总是如沐春风一般的爽快,上他们的课,即使你神游窗外,几句幽默精致的话语马上就能把你拉回课堂,让你的眼睛乖乖地注视于老师。但是无论再幽默,再健谈,当一个老师最基本的仍应该是学识,如果只是上课插科打诨之辈,到头只会落得一个误人子弟之称。在我们面前的陈希镇老师,正体现了一种学术的强大魄力,以至于我们没有过多地了解他的生平人格,也依稀寻到了一种亲切的感觉,他的学识智慧足以让人感慨佩服,虽然没接触他所有的人生轨迹,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和聆听者,感受到的不只是他的学识,更多的是他精彩人生的启示,让人深深着迷。
  当我们走近陈希镇老师,看到他平凡的外表下深藏的智慧,而且见识到他所做出的贡献为大家认可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浙江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他,是一个平凡但也不平凡的老师。
  作为一个老教师,他的职业是平凡的,新来的学生上他的课是数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高等代数》,虽然这是门抽象难懂的课程,同学们的反应却是活跃的,他们会积极地思考、提问题,而陈希镇老师也总是热情地帮他们解答问题。他曾说:“我的学生都很活跃。我现在教本科的高等代数等课程,还带研究生。虽然我做学问很严谨,但我的课堂还是比较活跃的。有时候,学生提的问题很灵活,要是没准备我一下子还回答不上来,这让我很自豪,证明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我也经常建议我的学生,多学些文科的知识。文理互补,这样发展才会比较全面。”他对学生的谆谆教导,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使得学生们被他深深感动了,学生们感动于陈希镇老师不论对基础好,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他都会认真教导着他们,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不喜好讲些大道理,经常都是从小事入手,然后让学生们从心底里知道这些简单却实在的挚理。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是教学育人之经典话语,对陈老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整体,他们作为一个求知个体进入大学殿堂都是不容易的,让陈老师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陈老师自己的经历。
  陈希镇老师经常说应该把自己的年龄减掉十岁,也许是为了保持年轻的心态,是一段人生经历导致的。文革时中国的大学教育也被硬生生地拉后了十年,也许是比十年更严重的损失,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在这之前,无论是上山下乡,还是在工厂当工人,他都一直坚持看书学习,他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被耽误了十年的陈老师参加高考时已经将近30岁了,所以,陈老师觉得上大学十分不容易,也是很幸运的。因此,他认为应该给每一个上大学的人有学好知识的条件和机会。关于这个问题,陈希镇老师曾说:“我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将近30岁才读上大学,跟很多比自己小10来岁的年轻人在一起,起步比较迟。其实我高中才读了一年,当时高考都是自学的,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啊!”
  在教学方面,陈希镇老师一直担任高等代数、数学分析、实变函数、复变函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教育统计与测量、金融市场的统计分析、高等数理统计等课程的主讲,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进行课程建设。关于他的职业,陈老师说:“我觉得当老师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是教书育人,二是科研。在我看来,教书育人为首位,但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科研是必不可少的,我现在还做了很多课题。”正是这样本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多年优异的教学成绩证明他的课程是优秀的且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同时,他还经常把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经验与其他教师共享、共勉,从而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种种事例好像都在讲述陈老师的不平凡,展现他精神与智慧的影子。
  投错专业找对门,教学道路朴实感人
  陈希镇老师是属于那种学识渊博,专业知识异常牢固的老师。很多老师当年都是本身喜欢老师而选择的这个职业,他们相信当老师是为了成为人类伟大的灵魂塑造者,把一身知识教授,看着学生一个接一个在自己的教育中走向社会,把能力投向社会,投向祖国现代化的建设是十分光荣的职责。陈老师从教28年,兢兢业业,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陈老师原本并不想选择老师这个职业。
  1977年高考恢复后,高校的招生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文革过后,百废俱兴,能为振兴国家直接起作用的工业自动化专业当年是高校招生的热门,引导着工业强大的自动化专业也深深吸引陈老师的心,于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填报了福州大学的工业自动化等相关专业。陈老师当年的高考成绩很好,进入工业自动化专业这个热门专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体检时却发现问题。陈老师的视力是色弱,虽然色弱对生活并无影响,但是对色彩分辨要求很高的工业自动化专业陈老师是没有希望进入的,所以只好仰天长叹。后来他被师范学院录取,从此走上了一条教学的道路。对于这样的安排,陈老师曾说:“没想到当老师就成了我的终身职业了。”虽然被安排在另外的专业,然而陈老师却有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他对教师这个行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是自己喜欢的,从此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事业。正所谓“投错专业找对门”。
  陈希镇老师是福建莆田人,到温州任教的时候,全家也搬了过来,他的女儿在上海交大读研究生,陈老师相信女儿是受到自己的影响才去搞学问的,说起这个的时候,陈老师满脸笑容。而平常陈老师都与他的老伴一起,没课的时候便去爬爬山,锻炼身体,生活过得惬意幸福。家庭的支持往往是一个人成功的支柱,陈老师的成功便印证了这一点,陈老师女儿和老伴的支持让他可以把精力全放在教学科研上,无须为生活琐事所烦恼,这给他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好处。有人说,凡事注重平常心,困难的事情也许有一天会让你不经意间解决,因为没有利欲的诱惑,没有假模假样的面具,可以把真我表现给学生看,把真心奉献给事业。陈老师带出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而不求什么回报,他认为学生本来就是应该交给老师塑造的,塑造出什么样子,有老师的一方面努力,更多的是学生这一方面的努力,只有真正了解自己前途的学生,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找到前进的方向。
  陈老师十分喜欢新来的大学生,在去年的开学典礼上他就曾经说过一些经典的话语来鞭策新学生:“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同学们理应知道任何成功、任何成绩的取得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些都是努力、勤奋的结果。收获与付出是一个正比函数。切勿产生志得意满、大功告成,可以歇一歇的想法,更不应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我们要抱着坚定的信念开始新的长征。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懂得:大学生活就是不断学习、不断领悟、不断进步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大学时光未必是最幸福的,因为在校园里我们还要经历成长的磨难;大学时光也不是最灿烂的,因为现在要为明天走出校园的辉煌奠定坚实的基石;但是,大学时光必定是最值得我们怀念的,因为它承载着我们最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岁月。为了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年华,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希望和辉煌,让我们师生携手并肩,脚踏实地,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相信,温州大学的明天更美好。我们的希望、理想一定会实现。”陈老师正是通过这一席话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好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自己“教学与育人结合”的道路上。
  人生和努力是成正比的,只有努力才能有辉煌的人生,才会不后悔,才能把简单平凡的生活过得十分有意义,陈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努力着,虽然已有着很多的荣誉,但是他仍然在学术的道路上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陈老师给了我们指引,指导着我们这群就要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
  (《温大青年》第14期2007.10)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阿道夫·凯特勒    下一篇 限差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