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行为解析书影

。本书广泛借鉴前人文献,积极发掘灵感活水,循着纳税人——纳税人行为" />
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税务   
[0] 评论[0] 编辑

纳税人行为解析


  纳税人行为解析
  李胜良著。2001年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纳税人行为解析书影

。本书广泛借鉴前人文献,积极发掘灵感活水,循着纳税人——纳税人行为——纳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纳税人行为的制约——纳税人行为的理论解释——应对纳税人行为的税收管理策略这一逻辑脉络,对纳税人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了较系统地论述。本书在以下方面有独立创新之处:
  一、在国内外税收学术界首次提出了“纳税理性”等纳税人的人格属性假设,
  为纳税人研究和税收管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解释力的基本前提。
  二、扩充了“纳税人行为”的研究视野。以往的税收管理研究,人们将“纳税
  人行为”较狭义地理解为“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主要是税收违法行为或税收不遵从,本书将纳税人行为扩充为“纳税人的涉税行为”的诸多方面,包括税收遵从(与不遵从)、纳税筹划、涉税公关、维护权利、运作冲突等多方面。
  三、较细致地探讨了纳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笔者曾是国内较早(1986年)提出税收心理学思路的学者之一。对纳税人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是税收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四、从国民性的角度进行异质性研究,对中国纳税人的性格、理性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五、对税收不遵从的决过程、征纳之间的博弈形态做了较详细的描述。
  目录
  做一砖一瓦的工夫(代序) 马国强
  瞩目纳税人(自序)
  第一编 纳税人
  第一章 纳税人身份论
  第二章 纳税人人格论
  第三章 纳税人的细分
  第二编 纳税人行为
  第一章 “纳税人行为”研究的文献述评
  第二章 纳税人行为的层次
  第三章 纳税人行为:税收遵从
  第四章 纳税人行为:纳税筹划
  第五章 纳税人行为:涉税公关
  第六章 纳税人行为:维护权利
  第七章 纳税人行为:“运作”冲突
  第八章 纳税人行为:道德整饰
  第九章 纳税人行为:非理性偏差
  第三编 纳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
  第一章 纳税人的心理要素
  第二章 纳税人的群体心理:旁观与从众
  第三章 纳税人的心理承受力
  第四章 “跳蛙原理”与纳税人心理敏感度
  第五章 纳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
  第四编 纳税人行为的社会背景
  第一章 纳税人行为的社会制约因素
  第二章 中国纳税人:一项异质研究
  第五编 纳税人行为的过程
  第一章 纳税人行为的产生
  第二章 对纳税人行为的观察
  第三章 纳税人行为的改变
  第六编 纳税人行为经济学
  第一章 成本效益分析:税收遵从经济学
  第二章 博弈分析:纳税人行为经济学
  第七编 应对纳税人行为的税收管理策略
  第一章 策略之一:强化教育
  第二章 策略之二:锻造铁拳
  第三章 策略之三:严密税法
  第四章 策略之四:净化自身
  第五章 策略之五:强调服务
  第六章 策略之六:合力对外
  第七章 策略之七:淡化强制
  第八章 策略之八:慎用歧视
  第九章 策略之九:防患未然
  参考文献
  后记
  序:做一砖一瓦的工夫
  马国强
  税收管理是税收工作的重要方面,税收管理理论也应该是税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与对税收制度的研究取得的显著成绩相比,对税收管理的研究太薄弱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转向这一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年初由我主编的《税收政策与管理研究文集》就是这样一些成果的累积。其中我的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管理》提出了一个税收管理理论的总体框架,许多更为明细的内容还有待填充。做为税收理论体系的一个应用领域,税收管理理论需要税收学者与税收实际工作者携起手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一砖一瓦的工夫,从一个个微观性的题目做起,日积月累直至盖成摩天大厦。
  摆在案头的这部书稿,就做了这样的工夫。李胜良的这部《解析纳税人行为》,为税收管理理论这座大厦,适时地献上了一砖一瓦。
  纳税人的行为方式,即构成着税收管理的对象,而促成纳税人依法纳税又是税收管理活动的核心目标。充分认识纳税人的遵从水平以及纳税人所选择的不遵从形式,是税务当局确定有针对性的税收管理措施、提高税收管理有效性的保证。而纳税人所选择的其他形式的涉税行为,也直接或间接地服从和服务于纳税人减除纳税义务的利益要求,也同样需要税务当局引起足够重视。选择“纳税人行为”这样一个题目做较深入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况且,国内外对纳税人行为的研究还很有限,踏踏实实做深入广泛地探讨可能取得开创性的成果。通览全书,我认为有几个方面确实可能具有文献性价值。
  第一,对纳税人人格的设定。我欣喜地看到,作者在其颇为得意的纳
  税理性模式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多重人格假设和人本主义假设,大大扩张了对纳税人人格特质的解释力。
  第二,建立了关于纳税人行为的基本框架。从基本层面上的税收遵从或不遵从,到扩展层面上的纳税筹划、涉税公关、维护权利和运作冲突,再到边缘层面上的非理性偏差和道德整饰,层层递进而又相互关联。在这个基本框架下,尤以“涉税公关”和“运作冲突”出人意表,入木三分。对“税收不遵从”的分析也投入了较多笔墨。对道德整饰的阐述虽嫌大而化之,但也确实言之有物。
  第三,对纳税人的心理活动有基本接近事实的描绘。一些形象化的概念源源不断地灌输给读者:“爱恨交织”、“涡轮遵从”、“纳税人行为改变的一般动力学”、“跳蛙原理”、“强势原则”······
  第四,从国民性角度探究一国的纳税人遵从形态。虽然书中没有将这项异质性研究完全展开,但可以肯定,从国情、文化、民风、治安状况甚至宗教等社会历史积淀的诸多方面探讨纳税人的遵从程度和遵从形式,是一个不错的视角。
  第五,纳税人行为经济学。书中不乏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原理解释纳税人行为的的尝试,如以“寻租”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解释涉税公关、以成本效益分析解释税收不遵从、以博弈分析解释征纳关系等。这是一个较好的思路,同国外学者运用问卷、实验、数理模型等方式进行的“纳税人遵从经济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肯定,此书在纳税人行为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一些有争议的提法也会随着人们的深入探讨而逐步规范。
  本书也还存在一些较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反映在:
  对某些题目未做深究,浅尝辄止。如基于国民性对中国纳税人状况的分析,还没有说透。
  过分偏重于经验观察和文献研究,实际的调查、问卷等扎实工夫做得少。
  对灵感或顿悟过于自信,有些地方还欠缺符合逻辑完整性的归纳和分析。
  总起来看,全书各篇环环紧扣,基本覆盖了对纳税人行为研究的各个方面;创新之处随处可见,行文也体现了足够的个性化。虽然有一些不足,这对一个第一次架驭十几万字作品的学者而言,总是在所难免。
  再谈一谈作者其人。
  李胜良是我的硕士弟子,十几年前他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带过他的实习。可以说,我对他是比较了解的。
  李胜良是一个有极强的事业心,但同时又过于随遇而安的人。大学的他就已经尝试着发表了十几篇论文习作,可在毕业后工作的十几年里,却却几乎处于休笔状态。当他赢得了一次研究生深造的机会后,入学第二个月写就的第一篇论文就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李胜良在大学时的强烈愿望是做一个学者,可惜却分去了他极不情愿的机关。我有时直为他惋惜,凭他的天赋,如果留在学校,今天恐怕已经有相当的成绩了吧。他曾说自己的第一理想就是著书立说,而就读研究生又使他恢复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如今终于捧上自己的专著,我为他感到快慰。
  李胜良的手快。他涉猎面广,联想丰富,且富于创见。越是那些具有原创性的题目,因为没有什么束缚,他越是乐于承担。硕士论文我建议他写“税收管理环境”,结果一年下来,三易其稿,仅仅一个《初论》前后就写了近二十万字。因为手快,缺点也就突出,那就是“偏食”:有兴趣、有灵感的内容,下笔万言,“横无际涯”;没有兴趣,一笔带过,轻描淡写。
  关于“纳税人行为方式”的题目,也是我建议他写一写的。尽管与我的期望还有些许距离,让他一不留神便写出了烈马脱缰,但毕竟有许多额外的收获。
  因此,我诚恳地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这确实是一部很有特点的著作。
  二OOO年九月十日于大连
  自序:瞩目纳税人
  
  十五年前,在大学图书馆里,我读到过一本破旧的小册子,书中一段关于“无泪的税收”的描述令我心惊。对税收这种国民经济的敏感神经,我有了一点要说点什么的冲动。从此,我以一个弱冠少年斗胆开始了自己在大学的税收研究。研究的主题就是“无泪的税收”。
  对中国历史的涉猎使我清楚地知道,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和历朝统治者无尽的贪欲有关。这种贪欲的一种具体表现就是繁重的赋税。赋税从那些可以蓄力发展生产的领域转为纯粹的消费,成为拖经济发展后腿的主要因素。苛重的税负造成了生产的停滞,也使农民们不堪重负揭竿而起,统治者的大厦从此摇摇欲坠。税收浸着人民的泪水,也连着统治者的气数。令人费解的是,每个朝代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这样的恶性循环:轻徭薄赋而兴——苛捐杂税而衰——横征暴敛而亡……中间偶有几次短暂的中兴,也不过是一两个明主贤臣休养生息的结果。
  西方社会的历史也有相似之处。历代思想家提出了许多税收与经济的经典观点,诸如税本、税收中性、超额负担、拉弗曲线等概念足以让人在运用税收手段时三思。但那些握手税收征收权的决策者们似乎从未真正将其理性较多地运用于税收管理上,太多的不规范做法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再次因为税收原因而将国民经济拖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我大学发表的论文中,我呼唤着税率的适度,呼唤着税收决策向科学的转变,呼唤着税收征纳关系走出倾斜而走向权利义务关系的均衡,呼唤着税收权力受到必要的“匡正”……我曾将大学期间发表的十数篇论文辑成题为《朴素的哲学》的小册子,在这些朴素的思考中,我由衷地渴望纳税人的泪水少一些……
  二
  大学毕业后进了税务机关,工作在偷税与反偷税斗争的前沿。在公正执法的前提下,我仍然难以忘怀“无泪的税收”,仍然不能放弃对纳税人的同情。
  学术论文写得少多了,偶一为之,也脱不了“无泪的税收”的影子。“课税以道”、“注意征管法宽严适度倾向“、“反对强制代理”等立论似乎只是研究范围更宽了一些而已,仍然属于大学研究的延伸。
  在观察和沉思中,对纳税人的同情又有了新的进展。
  我经历了征管改革、打击偷抗税、《征管法》出台、新税制运行、机构分设,我也看到过纳税人抵制税收定额调整的罢市、税负不公平的上访,听到过协商办税、寅吃卯粮和做为“新生事物”的虚收空转……我不能不转向对税收征纳关系的纵深思考。
  征税人人格和纳税人人格的基本假设、税收管理的二重性、征税人的义务意识、纳税人权利、社会主义税收的人道性、民主与强制的平衡、征纳串通、征纳博弈……
  身为一个税吏,我也每每陷入困惑中。税收征纳关系的复杂性一次次地引发我漫长的思绪:无泪的税收,不仅仅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它还是需要征税人和纳税人双方共同努力的一个理想。
  当我在毕业十年后再次拥有了一次入学深造的机会后,我将“税收征纳关系”做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三
  进入大学后我迅速进入了状态,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并充实了自己的研究能力。二个月后一次偶尔赶上的科研征文,我以二篇刚刚杀青的习作参加并双双获得二等奖。这二篇论文后来分别发表在二个税收院校的学报上,其中《论纳税理性》一文被收入人大复印资料中。
  <论纳税理性>是我在研究生期间的处女作,也是我“税收征纳关系”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嗣后,一篇篇依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对税收管理问题进行的探讨文章纷纷出笼:《税收征纳关系中的寻租现象》、《税收学的边缘化》、《纳税人权利之保全》、《税收征纳关系中的博弈解释》、《税收征纳关系的理性均衡》、《纳税人权利的经济学解释》、《税收管理禀赋初论》、《税收函数的外生变量》、《税收管理资源配置的简化模型》、《税收管理环境初论》……一些发表,一些在师生中交流并得到认可,一些做为硕士论文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更深的挖掘。
  “税收征纳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纳税人”,对纳税人的研究曾做为一项特别的研究课题列入我与一些老师同学的合作计划中。这一计划因故未能实施,我于是决定独立担负。
  对纳税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其行为、心理的把握上。马国强教授对“纳税人行为方式”已有过框架性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我展开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生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致力于对纳税人行为及其心理基础的研究。《解析纳税人行为》便是这项研究的结晶。
  四
  纳税人是一个极有活力的社会群落,它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从一种绝对意义上讲,是纳税人支撑了国民经济的运行。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经济体制下,纳税人的地位和作用也呈现不同的特点。政府的治国思路经由纳税人的预期和回应而受到强化或消弱。
  同其他许多称谓不同,纳税人有着复杂的身份特征。在政治上,它是“公民”的别名,有些纳税人中的骄骄者还是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议员);在经济上,它是三百六十行,是企业家、资本家、劳动者、经理人……,是创造价值或生成价值的能动组合;在社会上,它是各种积极分子:慈善家、发明家、策划家、社会活动家……;在文化上,他们是各种沙龙欢迎的主角,是人们认可的实践者、创业者、成功者;……这种复杂身份不能不影响到他们在履行纳税义务中的表现。
  在纳税人面对纳税义务的备选方案中,有税收遵从、不遵从、纳税筹划、涉税公关、维护权利、运作冲突等一系列的行为模式。在丧失理性的情况下,他可能发生非理性偏差;而在理性升华的状态下,他会考虑进行道德整饰。
  纳税人行为的多样性也丰富了税收管理的内涵,也使税收征纳关系处于一种被激活的动态背景中。
  五
  纳税人是税收实体法的第一要件,是税收征纳关系链上的重要一环,是税收行政管理的主要相对人。对纳税人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属于税收管理的基础研究。“纳税人行为”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的研究课题。以往国内外税收学术界对此的研究还欠系统。这同税收理论在基础理论、税制理论以及税收管理理论其他方面的研究现状是不协调的。
  《解析纳税人》一书试图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对纳税人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解读、透视和剖析,并在若干方面取得了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本书广泛借鉴前人文献,积极启动灵感资源,循着纳税人——纳税人行为——纳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纳税人行为的环境制约——纳税人行为的理论解释——应对纳税人行为的税收管理策略这一逻辑脉络,对纳税人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了较系统地论述。
  本书在整体上的独立创新之处主要有:
  五、在国内外税收学术界首次提出了“纳税理性”等纳税人的人格属
  性假设,为纳税人研究和税收管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解释力的基本前提。
  六、扩充了“纳税人行为”的研究视野。以往的税收管理研究,人们
  将“纳税人行为”较狭义地理解为“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主要是税收违法行为或税收不遵从,本书将纳税人行为扩充为“纳税人的涉税行为”的诸多方面,包括税收遵从(与不遵从)、纳税筹划、涉税公关、维护权利、运作冲突、道德整饰等多方面。
  七、较细致地探讨了纳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笔者曾在国内较早(1986
  年)提出税收心理学思路。对纳税人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也构成税收心理学的重要方面。
  八、尝试从国民性的角度进行异质性研究,对中国纳税人的性格、理
  性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九、对税收不遵从的决策过程、征纳之间的博弈形态做了较详细的描
  述。
  在书中,一些个性化的观点点缀其间。如对纳税人心理的体会,对税收强制和歧视的不以为然,对“理性”的反复把玩。其中最富创见的,是对纳税人“涉税公关”和“运作冲突”行为的揭示和挖掘,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样明显。
  六
  关于纳税人,关于税收征纳关系,还有很多的内容可写。只写不遵从、涉税公关,只写骗税、征纳串通,就有很大的空间。
  关于研究视角,还有诸多门径。除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还可以从管理学的角度,从法学的角度,从史学的角度,从数学的角度。即使仍然从经济学角度,也还有实验性研究方式可以借鉴;即使还从是社会学角度,还可以考虑田野调查。
  《解析纳税人行为》还留下了一些“接口”或悬念,这需要作者或读者去续写。
  对于纳税人,我将继续瞩目。
  作者二OOO年九月十日于石家庄
  我编《解析纳税人行为》
  陈虹霖
  尽管因为职业要求不得不涉足一些自己未做过深入研究的领域,但当我接到《解析纳税人行为》这部书稿开始编辑工作后,我仍然有一种不同以往的感受:以尽可能通俗的叙述阐发属于作者的研究成果,它让一个读者淡化了本能的陌生感而较快地融入其中。将一部学术著作写得通俗而不失创见,将一部涉及纳税人描述的小册子写得让纳税人和税务当局双方都予以认可,寻找这样的契合点是多么地艰难,作者的勉力追求收到了相当的效果。首先,作为这部书的一个“关键”读者——编辑,它首先征服了我,继而可能通过我去取悦于更多的人。
  《解析纳税人行为》首先是一部学术著作。因为在学术界较早对“纳税人行为”这样一个中观性的课题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和论述,此书具备了相当的文献价值。虽经数年的理论准备,此书中的诸多观点均是第一次正式发表。著名财政税收学者马国强博士指导了作者的研究,他为本书做序并给予很高评价。
  在此书中,作者的独创之处比比皆是。仅从大的框架而言,它主要回答了以下问题:纳税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经济角色?它具有怎样的人格结构?对纳税人可以细分为哪些实际类型?纳税人在其不同的理性状态下为了达到使纳税义务尽可能小、税后利益尽可能大的目的,纳税人可能会选择哪些策略来应对税收管理?这些行为策略对应于何种心理基础和社会环境?如何观察和确认这些行为?如何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解释这些行为?税务当局应该如何针对纳税人行为设计行之有效的税收管理措施?从“纳税人行为”这样一个实际课题出发,我们可能对一些传统税收理论提出什么样的置疑?
  《解析纳税人行为》也具备了通俗读物的特点。作者在许多篇章的许多细节自觉选择了散文性的笔调和诙谐的口吻,所叙述的一些事实也往往是从人们耳熟能详的事例中随手拈来。因为是一个实践性的题目,作者在行文上做了许多有利于纳税人和税务工作者阅读的努力。
  《解析纳税人行为》可能成为纳税人和税务人员的“掌中宝”。作者用相对轻松的笔调阐述了作者对于“纳税人行为”的诸多研究结论,解释和揭示了一个理性纳税人在涉税活动中可能点选的行为“菜单”,并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些行为的合理性进行了纵深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列了税务当局应对纳税人行为的管理措施。因为采取了价值中立的学术立场,这本书中的观点和行为技巧可以为学术界、纳税人和税务当局三方面所借鉴。象一桌大餐,不同口味的人们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菜肴。对于纳税人,书中对纳税人行为的梯次归纳和详细描述会给他们以启发;对税务当局,本书对于纳税人行为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及专门设计的应对策略可以供其参考。
  《解析纳税人行为》共分七编,其逻辑流程为纳税人——纳税人行为——纳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纳税人行为的社会背景——纳税人行为的过程——纳税人行为经济学——应对纳税人行为的税收管理策略。第二编《纳税人行为》、第三编《纳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第七编《应对纳税人行为的税收管理策略》是本书的重点篇章。第二编归纳和揭示了纳税人的行为选单分别为税收遵从、纳税筹划、涉税公关、维护权利、运作冲突、道德整饰、非理性偏差;第三编论述了纳税人心理机制、群体心理、心理承受力、心理敏感度、纳税人行为的心理基础等纳税人心理学课题;第七编开出应对纳税人行为的九大方略,分别为强化教育、锻造铁拳、严密税法、净化自身、强调服务、合力对外、淡化强制、慎用歧视、防患未然。
  在作者本人、责任编辑、出版社的三方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此书的市场定位是“物美价廉”:全书文字流畅,内容精彩,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俱,个性色彩突出;封面和纸张上乘;价格从低确定,16万字的著作仅售11元。
  本书作者李胜良,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税收管理,有过十三年税收管理实践、十六年税收理论研究经历。现供职于河北省地税局税收科学研究所。也许正是作者的边缘性角色才使此书呈现出这么多的个性特征,让读者从专业著作中读出闲逸,从实际生活中透见学术。我诚挚地将此书介绍给大家。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级距    下一篇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