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街
简介
“八角街”呈圆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时钟,辉煌壮丽的大昭寺就是钟轴。八角街并
非以街道形状定名,而是藏语“帕廓”的音译,意思是围绕大昭寺(建于七世纪中叶)的街道。按西八角街 实拍图(20张)藏佛教徒的说法,以大昭寺为中心绕一周称为“转经”,以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之朝拜。八角街还是藏传佛教信徒转经的最主要的线路,每天都有磕着三步等身长头的人来到这里。他们到大昭寺前朝拜佛祖,在光滑发亮的石块道上投下了一道道长长短短的影子。历史
是为了建筑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公元6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决定修建大昭寺后,为了亲自监督工程的进展,他率领伦臣大相和王妃们住到了涡汤湖附近。
为了表达对王的尊敬,人们在湖的北面、东面、东南和西南修起四处房舍,供松赞干布和臣相嫔妃居住,这就是八角街最早的四个宫殿,也是八角街最早的一批建筑。等到大昭寺建成以后,四方游僧、八面信徒纷纷而至,大昭寺周围逐渐出现了十八座家族式的建筑,为远道来朝佛或做买卖的人提供了落脚之地。几百年后,特别是到了十五世纪,大昭寺成了传播佛教的中心,其周围又出现了一些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之类的建筑。许多虔信佛教的人干脆背井离乡来到大昭寺周围住了下来,接着,相应的服务设施、货摊店堂、手工作坊也发展起来了。直到解放前,八角街的外围还算比较宽敞,贵族们的官邸都建在八角街的外围。但那时,八角街却早已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的拉萨社会生活的缩影了。从街面上看,这里到处是高耸的一幢挨一幢的藏式楼房,这些楼房中有的是白墙红顶,显得气派宏大;有的披满灰尘,墙体歪斜,显得简陋。那时,八角街里既有噶厦政府、地方法庭、监狱等机构,又有商店、摊点、手工作坊。这里住着贵族、僧人、学者,也住着木匠、银匠、铁匠、画匠、裁缝等手艺人和平民。这些人在无数的小货摊、小帐篷底下,或在一间挨一间的向里伸展进去的小店中,进行着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交易。在八角街的手工作坊里,人们还生产出氇氆、地毯、藏被等生活用品。这里是西藏商品、物资的集散地,也是西藏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转经道
八角街转经道是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藏语意为“中圈”,是相对于“林廓” 转经道(4张)
和大昭寺内的“囊廓”而言。傍晚转经的特定时间一到,那些互不相识的人们-有来自藏北牧区穿白袍的,有来自康巴山地盘英雄结的,还有住在八角街区、衣着亮丽的……总之,各式各样的信徒,象是突然接到了一项无声的命令,在使人猛然感到一阵骚动之后,便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路走下去。街内古迹
围绕着八角街的转经路有许多古迹。在环形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上,曾经竖立着一个高高的名叫“觉牙达金”大法轮柱。藏族姑娘年满十六岁,就要到觉牙达金大桅杆前举行一个庆贺成年的仪式。
八角街
沿着转经路走,在八角北街24号院子里,有一幢看起来很普通的两层高的小楼名字叫“曲结颇章”,就是赫赫有名的“法王宫”,是四大宫殿中的第一座,也是八角街的第一所房子。它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松赞干布为自己建造的一个简朴的行宫。从八角北街24号出来,继续前行,人们会在白色的香塔前发现一处开阔的小广场。那小白塔过去是专门为财神爷烧香的,它保佑着在香塔四周做买卖的生意人。
在供奉香草的白色香塔北面,有一幢顶部有一层红色草墙的三层楼房,这是当年的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清朝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始于雍正年间。从那时到辛亥革命爆发的一百八十三年间,清朝政府共派遣了八十四任驻藏大臣。
最后,在八角街转经路的终端,我们看到了在西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松曲热遗址。那是大昭寺南墙外面的一个平坦、开阔的小广场,过去大昭寺举行祈愿法会期间,西藏佛教界要在这里统考头等格西。周围古迹
木鹿宁巴,也就是旧木鹿寺,它的位置在八角北街西北巷十号院内。它是为了解决来大昭寺事佛的
八角街
僧人喇嘛的住宿问题而建的,随市面上僧侣的增多,人们后来又修了一座新木鹿寺。新木鹿寺的寺址在现在的西藏印经院内,处在八角街外圈。到了五世达赖时期,人们又重新扩建了旧木鹿寺,南面和东面的两排楼房及北面的主殿,都是这个时期建造的。从这时开始,旧木鹿寺和大昭寺同属于一个机构管辖,每年各大寺喇嘛来参加大昭寺大法会时,哲蚌寺的喇嘛连人带马都住在这儿。现在,木鹿宁巴已经没有多少僧人了,变成了一个一般市民乐居其中的大杂院。色拉达廓只是一座残旧的木门。这个木门就在旧木鹿寺大门的西面,是专供色拉寺喇嘛出入的大门。这个门正对着大昭寺中的那尊主佛-十二岁等身释迦牟尼像。吐巴,这又是一个古建筑,位于八角街转经路的南端,三层建筑,它是西藏文字的创制者、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最有名望的重臣吞弥·桑布扎的府邸。现在,这儿已是八角街某居委会所在地。西藏手工艺品集散地
八角街是西藏著名的商业中心,是西藏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八角街内有120多家手工艺品商店和200多家摊点。旅游者到拉萨,八角街是必不可少的好去处,西藏民族手工艺品的历史和现状清晰地书写在了八角街。 如今在八角街随处都能看到的民族手工业产品有卡垫、氆氇、地毯、马垫、围裙、松巴鞋、金花帽、木雕茶桌、银包木碗、银腰刀、银雕茶盖、茶桌、绣花帐篷等。五金工艺品大致可分几种:饮器,如酥油壶、酥油碗、酥油桶、火锅、水壶、水缸等;佩器,如腰刀、头饰、手饰、胸牌、腰扣、银泡、火镰、钱包、弹夹等;其它用具,如乐器、马饰、鼻烟壶、烟锅、火盆、箱子等。
西藏的雕塑工艺历史悠久,从用料看,有铜铸、石雕、泥塑、木刻等;从形式看,有圆雕、半圆雕、浮雕等;从题材看,有神佛、人物、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楼台亭阁……。其它工艺品还有唐卡等。名店
夏帽嘎布,在八角北街27号,是一家远近闻名的古玩老店,由尼泊尔人巴苏然纳创办。“夏帽嘎布”意为“白帽子”,因为当时很多藏族人不会叫“巴苏然纳” 这个名字,看到他头戴尼泊尔白帽整天忙着做生意,就干脆叫他“夏帽嘎布”,店名也顺理成章成了“夏帽嘎布”。“夏帽嘎布”建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刚开始做羊毛生意,从拉萨收集各地产的羊毛,运往尼泊尔交换糖果、布匹,后在拉萨创建了西藏首家羊毛洗涤厂。除了卖羊毛,他们还做清油、酥油等生意,获利很大。“夏帽嘎布”鼎盛时期,实力很强,西藏高原第一辆汽车就是他们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的喜玛拉雅山口拖进西藏的。
玛吉阿妈酒馆,八角街周长 1110米,沿途建筑多为白色,唯八角街东南角与东孜苏路的交汇处,有一幢涂满黄色颜料的别致的二层小楼,但这并不是寺院,而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秘宫。他曾在这幢黄房子里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歌《在那东方山顶》,“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未嫁娇娘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未嫁的娇娘”,藏语读作“玛吉阿妈”,这位美人据说是仓央嘉措最喜欢的一个情人。如今,这里出现了一个叫“玛吉阿妈”的小酒馆。进出酒馆游客如云,西藏的不少艺术家和文化名人也常聚此处,使这里成了一个有磁力的高雅场所。玛吉阿妈酒馆是一个既有家庭气息又有艺术品位,既有藏族风格又有旅游特色的一个休闲场所。墙壁四周贴满画作、摄影图片和手工艺品,书架上有卡夫卡、里尔克、艾略特、拉什迪等作家的原作和各种汉文版西藏题材书籍,地板上铺着一块块陈旧的西藏手工地毯,旁边放置造型古朴的陶罐,房柱上钉着丝版印刷的西藏风情图片,加上动听的藏族民间音乐和西式小餐、藏族饮品(酥油茶、甜茶、酸奶),还有俄罗斯、美国打工妹的周到服务。玛吉阿妈酒馆(5张)
雪域唐卡手工艺店,在八角南街16号,它的主人叫次旦朗杰。次旦朗杰是西藏民俗协会会员,唐卡艺术师。次旦朗杰师从于彭波画派的第八代传人、著名的唐卡画师江白旺久为师,学习绘制唐卡画。1996年次旦朗杰和他的两个师弟,自酬资金,在拉萨八角南街16号开办起“雪域唐卡手工艺店”。经过几年的努力,唐卡画店开办得很红火,除中外游客来购买唐卡画外,还不断有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尼泊尔、台湾等的佛教信徒在他这里订作唐卡画。来他这里学画唐卡画的人不分民族、年龄、国籍一概免收学费。去年有一名来自日本的先生在他这里学习了半年,今年又有一名日本的女士正在他这里上学。旅游购物
八角街除了藏历年期间(约十五天)比较冷清外,其余季节和时间,热闹非凡。除重大节日和宗教活动,大
都开放,票价25元。想喝甜茶、酥油茶、什锦酸奶等,可去八角街口的八廓咖啡厅和刚吉茶园。要买藏药,可前往八角街前的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藏药门市部;想买法国香水、印度香,可去藏医院对面的民族旅游商场。在八角街附近,旅游者还可去下密院、印经院、席德寺废墟、仓姑尼庵、清真寺等处,领略多种文化的神秘碰撞。 八角街内建起了一座大型旅馆,“满斋旅馆”,独具情调。在离大昭寺只有10米远,在八角南街,不是旅行旺季的时候标准间可以还价到¥100元左右。购物街图片(9张)
从大昭寺广场往西走20米左右是著名的“民族商场”。这里的民族手工艺品品种比八廓街更加丰富,质量也要好。你可以见到很多流动商人在这里进货,然后跑到街头去卖高价。
“民族商场”正对面就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和西藏藏药厂藏药销售门市部,后者销售“常觉”、“然纳桑培”、“仁青坐珠达西”等名贵藏药。
八廓街上经常能见到一此磕等身长头的朝圣者,有些甚至是十几岁的孩子。这些人往往都是真正从几千里外一步一长头磕到拉萨来朝佛的。不但路途遥远,而且又不能打零工挣钱,为了朝圣,他们在途中必须忍受十分清苦的生活。因此一点并不很多的资助就能给他们很大的帮助。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下一篇 公关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