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损耗
基本介绍
有形损耗的对称。亦称精神损耗或精神磨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指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贬值。它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工业技术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基本形式
无形损耗有两种形式:
①由于生产方法的改进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同类结构和性能的机器、设备,能以更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出来,从而引起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降低。如一台价值10万元的机器,使用年限是10年,每年平均折旧费是1万元,如果现在同样的机器价值已降到 5万元,则每年折旧费降到5000元,这样旧机器就贬值50%。
②由于出现了新的技术,发明了新的效能更高的机器设备,继续使用原有的机器设备就不经济,因而引起使用期限缩短,以致提前报废。如原来一台价值3万元的机器,每
相关图书
天生产200件产品,现在采用新的机器,虽然价值仍为3万元,但每天能生产400件产品。这意味着用两台旧机器才能生产出一台新机器所生产的产品,这样旧机器同样也是贬值了。考虑到管理费、能源等的节约,有时资本家情愿把旧机器提前报废,代之以效率更高的新机器。机器设备的贬值,是两种无形损耗的共同经济本质,而机器生产效率的差别,是第二种无形损耗不同于第一种无形损耗的主要标志,也是比较新旧机器的价值关系和确定贬值程度的根据。在实际生活中,两种无形损耗往往交错发生,即机器再生产的价值的降低同时伴随着效率的提高。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补偿与有形损耗不同,机器设备的有形损耗会把其磨损部分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机器设备的无形损耗则不能转移价值。它的补偿只能从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部分中分摊,在竞争过程中会自发形成无形损耗的社会平均量。减少方法
无形损耗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形损耗的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各个资本家集团为了追逐超额利润,总是想方设法改善机器设备,改进生产方法,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为了减少因此而带来的损失,又要采用延长劳动时间,实行日夜换班制,提高劳动强度和加速折旧等手段,以缩短机器设备总价值的再生产时间,尽快把机器设备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以便尽快把固定资本的全部价值收回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下一篇 无形资产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