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会计   
[0] 评论[0] 编辑

变动成本计算法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意义
  财务会计计算产品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全部成本计算法。全部成本计算法,亦称吸收成本计算法,是在计算生产成本时,将产品的全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成本计算法。
  为了适应生产经营规划决策的需要,管理会计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最早实现变动成本计算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家大型化学制造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日趋尖锐,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内部经营管理中注重加强事前规划、决策,于是在会计工作中开始逐渐推广应用这种方法。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主要特点
  与完全成本计算法比较,变动成本计算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前提条件不同
  变动成本计算法首先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完全成本法首先是要把全部成本按其经济职能划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两大部分。
  2、存货成本的组成不同
  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存货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等变动制造成本;而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存货成本除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等变动制造成本外,还包括固定制造费用。
  3、存货的盘存价值不同
  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由于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并没有负担固定制造费用,其金额必然低于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时的估价。
  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时,由于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中不仅包括了变动的制造成本,而且还包括了一部分的固定制造成本,其金额必然高于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时的估价。
  4、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变动成本计算法下,销售收入首先要减去产品的变动成本计算出边际贡献,再从边际贡献中扣除固定成本计算出当期的税前利润;而在完全成本计算法下,销售收入先减去销售成本计算出销售毛利,再从销售毛利中扣除期间成本计算出当期税前利润。
  5、应用的目的不同
  变动成本计算法主要是为满足企业的经营预测与决策,加强内部控制的需要;而完全成本计算法主要是为了满足对外提供报表的需要。
  总结:
  两种成本在成本划分标准上的区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全部成本计算法的成本划分是为了满足编制对外收益表需要,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成本划分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上规划、决策的需要。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收益与成本配合程序上差异产生于两者服务对象不同。前者是财务会计的全部成本计算法,侧重对外服务,它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反映出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经营之后的成果,因此它的重点在于最终收益的确定上;而后者则是侧重于为内部管理提供事前的规划、决策资料,它所关注的重点是边际贡献,在成本和价格水下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的变动将引起边际贡献额正比例的变动,由于固定成本不受销售量变动影响,边际贡献的增减意味着盈亏的增减。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缺点
  变动成本计算法主要具有如下的优点:
  1.能为企业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为规划未来和参与决策服务。
  2.便于分清各部门经济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
  3.促进管理当局注重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4.当销售不佳时,容易将问题暴露出来。
  5.简化成本计算工作,有助于加强日常控制?
  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主要缺点如下:
  1.不便于编制对外会计报表。
  2 .不能适应长期投资决策的需要 。
  3 .不能直接据以进行产品定价决策。
  4.改变成本计算法可能会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的结合
  企业会计为了能更好地履行其对内、对外两方面的职能,需要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互相补充,取长补短。
  平时,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以变动成本计算法进行核算,按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存货的价值。期末,为了满足编制对外财务报表的要求,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调整资产的价值和利润的计量。合理的做法是:把日常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基础上,对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账户均按变动成本反映,同时另设“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账户,把所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先计入这一账户;期末,把其中应归属于本期已销售产品的部分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并列入损益表,作为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而其中应归属于期末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部分的,则仍留在这个账户上,并将其余额加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项上,使存货价值仍按所耗的完全成本列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变动成本法    下一篇 可比产品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