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理论   
[0] 评论[0] 编辑

空间均衡的经济学分析







版权信息
  作 者: 陈雯 著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8-6-1
  页 数: 276
  开 本: 16开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100057516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经济 >> 经济理论
  定价:¥19.00编辑推荐
  作者运用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探讨空间经济与环境生态的相关性,建立空间均衡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经济与地理的学科交叉。其理论性在于抽象出工业品和生态品的概念,创新性地开辟了研究空间经济和区域发展的新路径;其实践性在于指导我国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林岗
  这是一部颇具启迪作用的学术专著。其意义和价值在于:改变了基于匀质环境、以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均衡研究区域关系的传统观点,提出了空间均衡新内涵;在承认地理禀赋差异基础上,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适性,展示了区域差异研究的新视角,是对“区域失衡”认识的新突破;从经济学供需关系研究区域工业品与生态品的供求矛盾及其合理空间配置模式,为区域研究和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崔功豪
  本书提出的空间均衡论,科学揭示了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的内在规律,尤其是关于工业品和生态品空间合理组合与配置模式的理论,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贡献,对于指导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制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土地管理学院教授,曲福田
  空间均衡的经济学分析是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和经济地理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学说将成为揭示区域发展演变规律、指导区域发展空间合理组织的理论基石;而经济分析正在逐步成为探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模式和应用价值的有效途径。陈雯博士在该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必将在推进学科建设、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樊杰内容简介
  本书在承认地区基础条件差异性的前提下科学定义了空间均衡概念,基于工业品和生态品分工,研究一定空间中的收入增长与生态改善的空间均衡模式;建立了工业品和生态品的空间供给能力的解释变量,并以江苏省和苏州市为例进行空间功能分区;进一步研究空间失衡的状态及其制度根源,提出引导、管制和平衡相结合的基本制度支撑框架。本书改变了匀质环境下以增长的数量均衡研究区域发展关系的视角,提出了空间均衡新内涵,充分展现了经济与地理学科交叉的创新思维和学术火花,填补了国内外进行异质空间均衡模式研究的空白。作者简介
  陈雯,女,1967年生,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区域规划方法、环境工业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空间均衡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空间与空间均衡
  第二节 空间均衡的目标分析
  第三节 空问均衡的模式分析
  第二章 空间供给与区域差异
  第一节 空间供给要素及影响
  第二节 省域空间的供给能力分区
  第三节 市域空间的供给能力分区
  第四节 供给能力分区的技术方法
  第三章 空间开发与保护需求
  第一节 空间开发的需求来源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要求
  第三节 区域开发与保护格局分析
  第四章 空间失衡及其原因
  第一节 空间失衡的供需分析
  第二节 空间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第三节 江苏省空间失衡的实证判断
  第五章 空间均衡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制度构建的需求与可能
  第二节 空间均衡的制度规则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书摘
  第一章 空间均衡的理论分析
  基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的空间均衡,既要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物品的空间配置,也要研究自然生态保护活动和物品的空间配置,而且还要协调两类活动和物品的空间关系。本章着重于对空间均衡的内涵、模式和绩效的理论分析,借鉴已有的区位均衡模式和理论,在明晰空间和空间均衡概念以及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以工业品和生态品为产出的空间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均衡配置模式,并讨论效率与公平的绩效,作为空间供需分析的前提与基础。
  第一节 空间与空间均衡
  研究空间均衡,首先需要界定空间与空间均衡的内涵。
  一、空间 
  “空间,是一个难以琢磨的哲学字眼”(Blau,1961),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来表征。空间本身没有什么内涵,只有当人类力量和经济社会活动赋予了它地位时才显得重要(Sack,1974)。空间,有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之分,前者本身是“一个清晰、自然、显得真实或经验的实体”,而后者“只是事件之间的一种关系,或事件之间的一个方面,并受时间和过程的制约”。空间,也有客体空间和社会空间之分,所有探索空间的社会生产尝试基础,并不一定是空间的客体(客体空间),而是有人类存在的、开放的和占有的地方,而社会实践就发生于这种人类存在之中(社会空间)。区位论的研究认为该空间内的经济活动与空间内某一参考点的距离或位置有关。
  ……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积极资产配置    下一篇 筱原三代平长波理论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