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
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   
[0] 评论[0] 编辑

经济增长


简介

概述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设△Yt为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Yt-1为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则经济增长率(G)就可以用下

相关文献

面公式来表示:
  G=△Yt/Yt-1
  由于GDP中包含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因素,所以在计算GDP时,就可以分为,用现价计算的GDP和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含义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家和记者常用的表达方式,意思是一个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往年的增长率。更一般地来探讨,经济增长的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需要商品与劳务潜在生产力之扩大(亦即生产可能曲线向外扩张)。生产力之成长主要决定於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禀赋、实质资本累数量累积与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累积、技术水准提生以及制度环境改善。因此,经济增长也意涵决定生产力之诸多因素的扩展与改善。
  支持经济增长的人认为它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并且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正增长一般被认为是整体经济景气的表现。

相关文献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数,即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往年减少就叫做经济衰退。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持续减少,才被称为经济衰退。

度量

  度量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度量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量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三大要素,分别是投资、出口和消费。
  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统计数据。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 支持经济增长的人认为它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并且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正增长一般被认为是整体经济景气的表现。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数,即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往年减少,就叫做经济衰退。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持续减少,才被称为经济衰退。

零增长与负增长

  零增长,有时候会表示为GDP与往年持平。而负增长则表示本年度的GDP低于往年,往往会被形容为“不景气”或经济衰退。零增长有时会被认为也是负增长,因为考虑到通货膨胀以及物价上涨的原因,同样数量的货币的购买力会低于往年。经济增长源泉

国家比较优势的有效利用

  比较优势是一个古老、同时也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概念。比较优势产生于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甚至是任何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它的广泛存在使得社会分工成为可能。利用比较优势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市场。只有市场才可能担当起对无数物品进行定价的职能,而价格是国家、地区和个人确定各自比较优势必不可少的参数。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如果扭曲了价格信号的话,就会妨碍经济主体对自身比较优势的认识,从而使得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过去的历史和当前的东南亚危机都说明了这点。

公共品的提供

  但是,对比较优势的利用离不开一个社会对公共品的积累。公共品是具有外部性的产品,即它所产生的社会收益超过了个人所愿意负担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介入就非常必要。有效的公共品的提供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和领导机制。这要求存在一种合理的机制来规范和监督当权者的领导行为。公共品得以有效提供的基础是全社会的通力合作,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以及充分就业和资源的正常流动。东亚各国在提供公共品方面做得很好,主要表现在它们对教育的大量投入、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视,等等。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政策因素

  国家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也称作“积极财政政策”。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的利息、税收、财政和汇率政策来增加经济增长,但是每一种政策的作用都有其局限性。而且这些政策在本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提出这一理论的凯恩斯也被称为“资本主义的救星”,但是近年来其作用越来越受到质疑。
  调整利率政策

相关文献

降低中央银行利率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这一政策将鼓励公司贷款,这一部分贷款必将转化为投资或资金流周转,即消费。这一政策还可以降低通货紧缩的危险。经济学家非常害怕通货紧缩,因为它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并且当利率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将导致市面上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当通货紧缩到来的时候,人们趋向于减少消费,因为通货紧缩的特征是价格降低,那么控制消费就有可能节省开支。但是降低利息又会增加通货膨胀或流动性过剩的危险。
  税收政策
  降低个人或公司税率。这种措施和降息一样会促进公司投资和个人消费。个人消费的增加又反过通过创造需求来促进公司的发展。但是这样做的危险是增加财政赤字。但是增加财政赤字不是必然的,因为税率降低了,但是经济增长了,征税的基数扩大了,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相见税收。
  财政政策
  增加国家财政开支。这一措施将会同时创造就业机会、需求、有时会吸引投资。首先政府开支本身就是投资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创造了就业和对其他行业的需求,这些从业者又产生了新的需求,以此类推,理论上可以创造数倍于政府投资本身的经济增长。这一政策相对于利息政策来说还具有如下优势:加息的时候人们会把多余的钱用于存款而不用于消费或者投资;而在增加财政开支的时候,确信增加的收入会大部分转变成消费以满足从业者的基本需求。另外人们处于个人应付经济危机也必须有足够的存款,具体数额根据国家具体的经济局势和社会保障情况各不相同。这一政策的缺点是扩大财政赤字,并且由于公共投资的目的必须明确,而且其效率经常受到质疑。
  汇率政策
  降低本国货币的汇率(低汇率政策,汇率,对低汇率政策的支持和反对意见,中央银行如何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这个政策将会增加出口,因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变得更加便宜。出口的增加将会使生产商增加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也增加消费。缺陷在于,本国上在国际上的价格最终是由生产商决定的,如果生产商同时提价,则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并且进口商品的价格会相应变得很高。长期实施低汇率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

市场因素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经济增长方式

概述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应坚持以下三条原则:(1) 是否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2) 是否有利于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3) 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善和使环境得到保护等。

分类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
  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在现代,主要的粗放型经济形式有两种:一是迁移农业,二是游牧业。迁移农业主要分布于森林一类的地方。比如在亚马孙热带雨林,土著人就有这种经济形式;游牧业当然主要分布在草场草地一类的地方,比如我国西藏部分地区。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区别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这种转变是渐进的,需要有一个过程,是全局性的,不排斥某些地区、城市、企业在某些条件下实行粗放型增长。各地区和城市受其所处环境、市场条件、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就业状况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不会步调一致。相关内容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关文献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技术进步通过两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
  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2)我国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第二,着重发展关键技术。 
  第三,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此外,还要注意经济增长与其他两个重要概念的区别。首先,与经济周期波动中产出的恢复性增长不同,经济增长在此来说是一个长期概念,其实质是潜在国民产出的增加或经济系统生产能力的增长。其次,经济增长也不同于“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衡量的是一个国家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中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必要性

  中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中国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它们。 
  第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质量比较差。只有实现经济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较快地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三,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没有较快的经济增长也难以解决。同名图书

图书信息

  

《经济增长》作者:戴维

书 名: 经济增长
  作 者:戴维·N·韦尔(DavidN.Weil)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月1日
  ISBN: 9787300127781
  开本: 16开
  定价: 63.00元

内容简介

  《经济增长(第2版)》是一本融合了经济增长的最新经验和理论研究进展的教科书,它完美地平衡了教科书的系统性、百科全书的知识性和学术著作的前沿性要求。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而有的国家贫穷?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增长快速,而有的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经济增长(第2版)》的主要特点包括:
  1.数据丰富。《经济增长(第2版)》采用大量典型国家的数据,对书中提出的模型作了很好的解释。
  2.定量性。全书为学生展示了如何超越“X影响经济增长吗”这-问题,转而问“X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多大”。
  3.内容新。《经济增长(第2版)》包括了快速发展的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格和图中的数据都是最新的。
  4.易读性。《经济增长(第2版)》对知识背景的要求不高,只要学过经济学原理即可,而且正文中的内容也没有涉及微积分。

作者简介

  戴维·N·韦尔,布朗大学经济学教授,国家经济研究局和布朗人口研究培训中心(Brown’s Population Studies Training Center)研究员。1982年,他获得布朗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在经济增长方面的著述颇丰,涉猎很广,涉及经济增长经验的跨国比较、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积累、适用技术、生育率、习俗的形成和健康;对非增长类主题也有涉猎,其中包括人口经济学、社会保障学、货币政策和投资分配。他还是(《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和《经济增长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编委会的成员。

图书目录

  第1篇 概览
  第1章 经济增长的事实
  第2章 分析框架
  第2篇 要素积累
  第3章 物质资本
  第4章 人口与经济增长
  第5章 未来人口的趋势
  第6章 人力资本
  第3篇 生产率
  第7章 测度生产率
  第8章 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第9章 技术前沿
  第10章 效率
  第11章 开放经济的增长
  第4篇 基础要素
  第12章 政府
  第13章 收入不平等
  第14章 文化
  第15章 地理、气候和自然资源
  第16章 全球资源和环境
  第5篇 结语
  第17章 我们学到什么、将走向何方
  词汇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经济发展模式    下一篇 经济大萧条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