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干预
央行干预
为了执行政府的既定政策,央行可能会干预外汇市场,以平息其所不愿看到的汇率的过度波动。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可以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两种。 直接干预
直接干预,即所谓在外汇市场中直接买入或卖出本币,卖出或买入外币。在这方面做得频繁也是最受到垢病就是日本央行。为了支持经济复苏,日本央行往往会在他们认为日圆汇价过高时人为压低日圆汇率,以支持国内的出口商。对于每年向海外出口价值4,000亿美元商品和服务的国家,这样做也并不令人感到奇怪。最新的例子则是新西兰央行的干预行动。在2007年6月7日意外升息之後,新西兰元兑美元随即大幅走高,创下22年新高。随後新西兰央行明确表示汇价处于不合理的极高水准,并数次入市干预。但并未立刻阻止住新西兰元的上涨势头。 很多投资者亦因害怕央行的干预而错失了很多获利的机会。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如果一国货币的强势或弱势已经到了迫使央行入场干预的地步,这时候推动其走强或走弱的市场力量已经到了多么可怕的程度。尽管干预行动或许会给你带来几百点(有时只有100多点)的短暂账面损失,但难道你愿意与强大的市场力量对着干吗?
当然,对市场的干预并不是日本央行的专利,欧元在诞生後最初两年内的弱势亦曾迫使欧洲央行出面。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对于外汇市场的干预存在着冲销式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和非冲销式干预(unsterilized intervention)两种基本方式。简单而言,所谓冲销就是指央行将干预中吸纳或释出的本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办法再释出或吸纳回来。冲销式干预对汇率的调控可能无效,也可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其不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因此不会影响国内政策目标;非冲销式干预对汇率的调控效果明显,但它会引起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国内政策目标。有鉴于此,投资者有必要关注一下央行在干预後发表的声明或其他渠道得到的信息,来判断此次干预是否为影响更大的非冲销式干预。
有人说,长期来说,央行的干预行为总是成功的。当然对此亦不乏反对意见。不过,对于广大外汇投资者而言,央行干预带来的更多的是机会,尽管你必须要用止损的方式限制潜在的风险。
间接干预
除了直接干预外汇市场以外,央行还可以通过干预国内市场的方式来影响汇率,即通过调整国内利率来引导汇率走向。其具体实现机制如下:央行通过对国内市场干预可以影响国内市场的资金供求,这转而可以推升或降低市场利率,从而最终推高和压低汇率。如果国内市场资金供给增加,则利率会下降,压迫汇率走低。如果国内市场资金供给减少,则利率会上升,推动汇率走高。 以日本为例,日本央行可以通过从金融机构买入公债的方式向金融体系注入高于其所需的资金,这些资金如果没有其他用途的话,将流入这些机构设在央行的准备金活期账户中――此账户中的存款无利息收入――这些超量的资金令利率保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而日本的零利率与美国不断加息所造成两国间利率差正是2005年日圆兑美元汇率大跌的原因之一。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