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货币流通是当代社会的

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其他   
[0] 评论[0] 编辑

信用货币流通

什么是信用货币流通

  信用货币流通是当代社会的货币流通,它具体包括现钞货币流通、存款货币流通、货币票据流通和电子货币流通四种基本形式。此外,信用货币流通还包括外币流通,它也同样是货币流通的重要内容。


目录

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编辑本段


  1、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2、该国民众对该货币抱有信心。


">编辑]

信用货币流通的发展编辑本段


  1.信用货币流通的第一个阶段:企业融资和货币的内生创造

  信用货币流通的第一个阶段是企业向银行进行融资,并导致信用货币供给数量的增加。企业对银行信贷的需求源于凯恩斯所谓的“融资动机”。在实际生活中,企业从进行生产到将产品出售获得收人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也就意味着企业从付出成本到获得回报之间存在现金流方面的缺口。“正由于生产和收人之间存在的这种时间间隔,企业必须动用工资基金,或通过借款来部分地为其生产筹措货币资金,’(Rochon,1999)。

  早期的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Weintraub,1978;Moore,1988)认为,企业所筹措的是流动货币资金,主要用于工资的支付。不过,Seeeareeeia(Seeeareeeia,1996)用一个简化模型证明,除非企业的贷款也用于资本品购买,否则资本品生产部门的利润将为零(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此外,Seccareccia还利用加拿大197。一1989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固定资本支出与商业贷款规模高度相关。

  企业在从事具体生产之前必须筹措货币资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企业从什么渠道来获取货币资金就是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企业动用自有资金(包括留利和折旧)或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居民部门筹措货币资金,将不会对全社会的货币资金数量产生影响,只是银行负债的持有人发生了转化。但是,如果企业融资的来源只限于非银行部门,那么,即使居民部门的流动性偏好为零,企业总体的生产规模也只能维持在原有水平上。面对居民部门流动性偏好大于零的现实,以及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企业必须获取银行贷款

  在信用货币流通的这个阶段上,当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时,企业在银行的存款账户将增加等量金额,进而,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数量”相应增加等量金额,而且,这一增加数量将一直维持,直到企业归还银行贷款为止。在这一过程中,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仍保持平衡:负债(企业存款)和资产(对企业贷款)等量增加。货币由银行与企业间的借贷活动内生地被创造了出来。货币的这种内生创造影响着对实际资源控制能力的分配,进而会对实际资源的配置结构和效率产生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货币不可能是中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银行并不是完全满足对所有贷款的需求,在其规定的价格之外,银行还会提出一些质押货担保方面的要求,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还会使用一定的配给手段。一般说来,在经济高涨时,银行的质押品要求和配给程度要低一些,在经济衰退时则会高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济波动的幅度。

  2.信用货币流通的第二个阶段:收入的形成

  在准备好所需货币资金后,企业将进人生产阶段,把货币资金用于工人工资的支付和购买资本品,从而形成居民部门和资本品生产部门的收人。当然,在现实中,其对银行贷款的使用并不仅限于这两种方式,还包括购买资本市场工具等。不过,如要确保信用货币的顺利回流,将银行贷款用于生产性用途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来获取收益,并偿还银行贷款,顺利结束信用货币的流通过程;另一方面,这能保证进人流通的产品(服务)与进人流通的货币之间保持比较稳定的数量联系,从而维持总体价格水平的稳定。

  3.信用货币流通的第三个阶段:企业收益的产生

  如果假定居民部门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储蓄,将全部收人均用于消费,则企业产品销售收人正好等于其生产支出。这符合卡莱斯基的论断:资本家得到他们所花掉的;工人花掉他们所得到的。企业可以用其销售收人来偿还银行贷款。这样,在期初由于企业贷款而增加的货币供给数量将相应减少。在信用货币流通过程结束时,企业对银行的负债为零,期初的货币供给数量没有变化,居民部门银行存款的增量也为零。

  居民部门边际储蓄倾向为零的简化假定显然与事实不符。在现实经济中,居民部门的边际储蓄倾向一般都大于零,因而其持有的银行存款数量(期末的货币供给数量)也会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扩大。对企业来说,居民部门的储蓄行为意味着企业销售收人与其生产支出之间将出现缺口。不过,不同类型的储蓄对信用货币回流的影响却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对居民部门的储蓄做一下分类。

  居民部门的储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非货币性储蓄(各种证券、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负债以及实物储蓄)和货币性储蓄(包括银行存款和现金)。从企业的角度看,居民部门购买证券的行为构成了企业在产品销售之外回收生产支出的渠道。因此,尽管居民部门的储蓄造成了企业收支之间的缺口,但储蓄中的一部分通过资本市场重新回到了企业的手中,企业净的货币资金缺口只等于居民部门持有的货币储蓄。对企业货币支出的回流来讲,居民进行非货币性储蓄与消费支出没有太大的区别。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货币资金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用对居民部门的长期债务来替换对银行的短期债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小银行信贷行为变化对自身的影响。居民部门持有货币的决策取决于居民部门的货币需求,主要由“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等几个部分组成。居民部门的货币需求是一种事后需求,它发生在信用货币供给和生产决策之后。因此,它对本期的银行贷款规模以及企业的生产决策没有任何影响。不过,这并不是说居民的资产选择偏好在经济过程中无关重要,它影响着企业本期收人实现的水平以及企业生产性支出回流的水平,从而会对企业和银行的预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着下一期生产活动的规模。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几个结论:(l)居民部门的资产组合决策对本期的投资决策没有影响,它只会对下一期的投资行为有间接的影响。相反,本期的资产组合决策要受本期投资数量的影响,这也就是凯恩斯所谓的“投资决定储蓄”的逻辑。(2)居民部门的货币储蓄构成了企业货币流方面的“净漏损”。在信用货币流通结束时,企业不能归还的银行信贷数量将正好等于居民部门银行存款的增加数量(即本期货币存量的增加量)。

  4.信用货币流通的最后一个阶段:货币存量的增加—对银行“金融中介职能”的再认识

  由居民部门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银行存款增加(即货币存量的增加),意味着企业无法全数偿还对银行的债务。在简化的假定下,货币存量的增加正好等于企业不能结清的银行债务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能维持现有的生产规模,在下一期中继续进行生产?或者,以更大的规模进行生产.按照传统的看法,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可以把货币资金富裕部门(居民部门)多余的货币资金(在这里是新增加的银行存款)间接地融通给货币资金亏损部门(企业部门),从而可以保证经济活动规模在原有水平上继续进行。如法意货币流通学派的代表人物Nell和Deleplaee(NellandDeleplaee,1996)曾指出:“居民部门的货币持有造成了企业在货币回流方面的漏损,但只要货币始终存在,银行又可以充作一种金融中介,作为资本市场的补充,将居民部门的货币储蓄导向企业部门。”

  这种关于银行金融中介职能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不管它是发生在事前还是事后)。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如果银行是金融中介,那么就必须存在一种能被借款者、银行和贷款者三方所共同接受的资产,但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一种资产。在现实中,信用货币对居民和企业而言是一种资产,但它却只是银行的负债。银行充作自身负债的中介的逻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从本质上讲,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的行为是一种直接的关系,与货币资金富裕者无关。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讨论过的,银行总体创造货币的行为只受基础货币数量的制约,与银行持有的存款余额数量无关。因此,现实中并不存在银行将货币资金从富裕者转向亏损者的行为。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



  1. 刘少军.金融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 曾刚.现代银行运行与信用货币流通——法意货币流通学派理论概述,太平洋学报,2003/01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信用衍生工具    下一篇 信用资产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