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枫
杨逸枫
杨逸枫 女士,13年亚太区域型基金投资运作经验,对亚太金融市场的投资环境十分熟悉。杨逸枫女士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台湾政治大学EMBA财管组硕士。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任投资副总监、海外业务负责人,拟任上投摩根首只QDII产品“亚太优势”基金经理。曾任台湾怡富基金(隶属于上投摩根的外方股东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投资研究员、怡富亚洲基金的基金经理人以及怡富台湾基金的基金经理人,2005年8月至2007年5月任台湾南山人寿(AIG)证券投资部资深基金经理。
在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前,杨逸枫女士曾在台湾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信托公司(简称JF,同属上投摩根的外方股东——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旗下)任职,先后担任JF亚洲基金、JF台湾增长基金的基金经理,投资业绩出众,曾获台湾地区基金业的权威奖项——台湾杰出基金经理人“金钻奖”、台湾杰出投信投顾人才“金彝奖”。
据Morningstar(晨星资讯)的统计,1996至2003年,杨逸枫女士管理的JF亚洲基金,历经多头(1999,2003)与空头(1997-1998,2000)市场洗礼,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健卓越的业绩回报,赢得广泛认可。、
欲哭无泪!杨逸枫是这样赔掉200亿的
一则高管离职传闻引发的风波 近日,媒体的一则针对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王鸿嫔可能离职报道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
10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了记者黄妮的题为《上投摩根高层再震荡、女掌门王鸿嫔可能去职》的文章。文章称,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总经理王鸿嫔近期可能离职,公司董事会也将面临一次大洗牌。
上投摩根对此迅速做出回应。当日,公司网站刊登了董事长陈开元的声明,称报道严重失实,双方股东充分认可公司在总经理王鸿嫔女士领导下取得的长足进步,并将一如既往的支持以王鸿嫔女士为总经理的公司管理层的工作。《21世纪经济报道》在次日也做出声明,该文章未与当事方核实。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王鸿嫔与上投摩根签下的五年合约到期后是否将会离职,两个声明都没有明确的说法。而今年来上投摩根团队部分骨干的离去,更加深了行业内对王鸿嫔离职的忧虑。
这一事件恰好发生在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只QDII产品——亚太优势基金成立一周年之际。在总经理王鸿嫔的《写在亚太优势基金成立一周年之际》一文中,先是强调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导致所有投资策略失效,接着又说曙光一定会出现,最后还不忘谴责一下媒体的不实报道。然而,对于亚太优势基金的投资失误,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并没有做出深刻的反思。
200亿!亚太优势一年亏掉一个深发展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将亚太优势基金的投资亏损归咎于金融海啸,然而,图1显示从成立之日开始,亚太优势基金始终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可见,基金管理人不但没有创造绝对收益,也没有为投资者创造相对于基准指数的超额收益。
那么,这只曾经在认购时得到投资者热情追捧的QDII产品究竟给投资者亏掉了多少钱呢?
从亏损总额来看,不能不说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创造了一个“奇迹”。从成立之日到三季度末,该基金累计亏损高达154.65亿元(表1)。而此后,该基金的净值由9月末的0.485元进一步下跌至10月末的0.379元,其中最低跌至0.322元。按照9月末的基金份额288.63亿份推算,10月份新增投资亏损高达30.59亿元。也就是说,该基金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出现累计亏损约为185亿元,最多的时候,甚至超过200亿元。
图1: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对比图(2007年10月22日至2008年9月30日)
数据来源: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网站
表1: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个报告期投资亏损情况
报告期 | 当期利润(亿元) |
2007年度 | -31.11 |
2008年1季度 | -65.58 |
2008年2季度 | -15.93 |
2008年3季度 | -42.03 |
2008年10月 | -30.59(估算) |
这样的亏损幅度相当于整个深圳发展银行的净资产,或者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两家上市城商行的净资产之和。
与其他倍受关注的海外投资相比,亚太优势基金的亏损不仅远远超过了中投公司投资黑石的亏损,甚至一度超过了中国平安投资富通产生的亏损,成为中国资本海外投资亏损第一大户。这样巨额的学费,无疑令人痛心。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投摩根亚太基金连续多个季度出现如此大的投资失误?为什么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既没有调整投资管理团队、也没有调整投资策略呢?
基金经理13年经验竟是“选股不择时”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基金经理杨逸枫,十多年前就是王鸿嫔的部下。
杨逸枫于1993年加入台湾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信托公司,先后担任JF亚洲基金、JF台湾增长、JF台湾基金的基金经理。在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网站对于杨逸枫的介绍,是这样写的——“杨逸枫女士具有十三年的投资管理经验,对亚洲金融市场的投资环境十分熟悉,在2001年分别获得杰出基金经理人金钻奖和杰出投信投顾从业人员金彝奖。”
资料显示,杨逸枫管理JF亚洲基金的时间是从1995年12月至2003年2月。其间,该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在台湾地区的同类型基金中名列前茅。上述两个奖项,主要是对于2001年以前杨逸枫管理JF亚洲基金的肯定。
此后的2003年3月到2005年4月,杨逸枫同时管理JF台湾增长基金与JF台湾基金。而在这两年间,两只基金业绩平平,位于行业中游水平。对于这段经历,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很少公开提及。其实难怪,“报喜不报忧”是基金行业产品宣传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那么,这位“对亚洲金融市场的投资环境十分熟悉”的基金经理又是如何管理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呢?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成立于2007年10月下旬。而2007年年报显示,该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为91.02%,其建仓速度令人称奇。对此,杨逸枫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表示,“投资时机的不确定性太高,很难捕捉。我们再三考虑,最终还是决定不做时机选择,在第一时间把想买的好股票买到手。”
众所周知,选股和择时能力是对基金经理人的两个基本要求。一个拥有13年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人,竟然说出“投资时机不确定性太高、最终不做时机选择”之类的话,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高位仓促建仓应当是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出现大幅亏损的主要原因,而此后的调仓不够及时、果断,进一步加重的该基金的亏损。
该基金2007年年报和2008年半年报显示,其在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股票交易量分别为347.88亿元242.56亿元,相对于2007年末269.58亿元和2008年上半年187.32亿元的资产净值来说,股票周转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一方面反映出该基金并没有进行过多的短线投机操作,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市场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该基金调仓不够及时、果断。
该基金投资失误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行业配置过分集中。
2007年末,该基金前三大重仓行业为石油天然气及消耗燃料业、银行业和房地产管理及开发业,持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分别为15.73%、13.88%和12.16%,行业集中度高达45.73%(行业集中度=前三大重仓行业市值/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而三大行业均属于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的行业。因此,该基金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8年三季度,该基金前三大重仓行业依次为银行业、保险业和房地产管理及开发业,持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分别为9%、7.41%和7%,持股集中度已经下降至28.87%这一相对合理的水平。可见,在承受了巨大的亏损后,基金经理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这样的调整似乎有些姗姗来迟。
也许正因为杨逸枫属于王鸿嫔的嫡系将领,尽管投资出现了巨大失误,但杨逸枫依然在担任着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基金经理。王鸿嫔在《写在亚太优势基金成立一周年之际》中说,“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是最煎熬的,或许我们还要共同忍耐一段时间,但我坚信曙光一定会出现。”不错,长夜过后一定会迎来朝阳。然而,当“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的时候,恐怕只会留下投资者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