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基金   
[0] 评论[0] 编辑

总持


简介
  是指一些人总共的持有量,通常是指几个大量持有人的持有总量,如总持60%股.有时用来参考买卖.记载
  总持----佛教的若干重要法门
  陀罗尼Dh&amacron;ra&ndotblw;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为四种: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于咒总持而不失也。四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闻义咒忍之四者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体言之,法义之二者以念与慧为体,咒以定为体,忍以无分别智为体。大乘义章十一末曰:‘陀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持。念法不失,故名为持。’佛地论五曰:‘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论五曰:‘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法界次第下之下曰:‘陀罗尼,是西土之音,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中略)又翻为总持。随有若名若义,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总持。’瑜伽略纂十二曰:‘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中略)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慧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异。其异者何?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为境也。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如。’可洪音义一下曰:‘陀邻尼,此云总持。’今日常指咒陀罗尼曰陀罗尼。(请参阅《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咒”指不能以言语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乃祈愿时所唱诵之秘密章句。又作神咒、禁咒、密咒、真言。咒原作祝,系向神明祷告,令怨敌遭受灾祸,或欲袪除厄难、祈求利益时所诵念之密语。印度古吠陀中即有咒术。依长阿含经卷十四载,释尊曾驳斥咒术,然杂阿含经卷九载,释尊曾说毒蛇护身咒,故知咒术于甚早时即普遍于印度,且为佛教所采用。大乘教派之般若、法华、宝积、大集、金光明、楞伽等显教经典,均有载录咒文之陀罗尼品;密教则更加重视密咒,认为咒即‘法尔常然’之表示,若诵读观想,即能获得成佛等之利益。
  经典中所述之咒极多,如长阿含卷十三阿摩昼经、卷十四梵动经等之水火咒、安宅符咒、刹利咒等;四分律卷二十七、十诵律卷四十六等之治腹内虫病咒、世俗降伏外道咒等;摩登伽经卷上众相问品之婆罗门咒、首陀神咒、大梵天王婆毗罗咒等;生经卷二护诸比丘咒经之蛊道符咒;持心梵天所问经卷四诸天叹品之选择神咒;大乘悲分陀利经卷一入陀罗尼门品之四念处解现句、四无畏解现句、四正断解现句、七觉意解现句等咒;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卷五摄一切诸部手印品之洗浴咒、白芥子稻谷花咒、结界咒、所作一切事时咒、云咒等。又出三藏记集卷四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列有:灌顶七万二千神王护比丘咒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十八龙王神咒经、咒龋齿、十二因缘结缕神咒、威德陀罗神咒等各一卷。
  咒有善咒、恶咒之别。善咒,如为人治病,或用于护身之咒;恶咒,如咒诅他人,使之遭受灾害之咒。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旧华严经卷五十七、十地经卷四等,皆有述及此类恶现语句;药师如来本愿经等,即言必须远离此等恶咒。使用恶咒之恶鬼有毗陀罗(起尸鬼)等。世尊禁止弟子修习咒术、以咒术谋生,仅允许以咒治病或护身。
  通常将梵语mantra(漫怛罗)译作咒。现存之梵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及梵文入楞伽经卷八陀罗尼品之中,皆有使用相当于汉译咒字之 mantra 一字。西藏文孔雀咒王经之梵名为Maha^mayu^ri^ -vidya^-ra^jn~i^ 。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一,将巴利语vijja^maya^ 译作咒。法华经卷七陀罗尼品等,将梵语dha^ran!i^(陀罗尼)译作咒。由上记诸梵、巴语得知汉译咒字有多种原语。又 dha^ra^n!i^ 有总持之意,梵语vidya(巴vijja^ )有明、术之意,mantra 亦译作真言。各语其意虽有别,而长久以来多已混用。另有将诸语明显区分者,如翻译名义大集(梵Maha^vyutpatti )密咒本续与外道书契中,述及密咒之名时,将dha^ra^n!i^ 译作总持咒,vidya^ 译作明咒,mantra 译作密咒。
  活跃于我国佛教人传初期之外国僧侣,长于咒术者颇多,如北凉昙无谶被誉为西域之大咒师,即其一例。我国道教徒亦行咒术。抱朴子内篇卷四登涉篇载有‘六甲秘祝’,谓此咒可令人在战斗中免于死伤。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道藏第 1055 册)列有北斗七星咒、机星真人真君保命咒等,太上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孔雀明王经(道藏第 1058 册)列有秘密驱邪分鬼人道咒等,皆已混有梵语咒文。同此,佛教之灌顶经、释摩诃衍论卷九所述之种种神咒,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所述之种种符咒、印法等,皆援引至道教经典。此乃道教与佛教之咒互为影响之例证。此外,日本之密教、修验道亦多用咒。[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陀罗尼杂集卷二、大智度论卷五十七、法华文句记卷十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慧琳音义卷四十三]释义
  (请参阅《佛学大词典 》 )
  附:【总持】《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总持门】《 佛学大词典 》(一)总持之法门。总持,为梵语dha^ran!i^(陀罗尼)之意译,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有法、义、咒、忍等四种总持。然密教所称者,乃特指第三之咒总持。(参阅‘陀罗尼’3607)
  (二)即指密教。[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
  【总持门】《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总持之法门。总有法义咒忍四种。然密教所称者,别就第三之咒总持而言。指咒之一,而谓为总持门。总即别名也。因而亦指密教总体曰总持门,或曰陀罗尼藏。见总持条。
  【总持门】《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总持的法门,亦即密教的法门。
  【咒】《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陀罗尼Dh&amacron;ra&ndotblw;&imacron;,一译曰咒。此外又有种种之译名。见陀罗尼条。
  【陀罗尼】《 佛学大词典 》梵语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关于陀罗尼之种类,依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载,陀罗尼分为四类:(一)闻持陀罗尼,得陀罗尼者耳闻之事不忘。(二)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丑之能力。(三) 入音声陀罗尼,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而不嗔。(四)字入门陀罗尼,听闻阿罗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门,即可体达诸法实相;盖以悉昙四十二字门总摄一切言语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称为‘三陀罗尼’。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一)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二)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四)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关修得此四陀罗尼之法,详载于大乘义章卷十一。
  天台宗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之说,立有: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三陀罗尼,而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
  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此外,密教中,于供养祖师或祈亡者冥福之法会,诵持尊胜陀罗尼,称为陀罗尼会、陀罗尼讲会。[贤愚经卷十阿难总持品、大宝积经卷四无上陀罗尼会、卷一一五无尽菩萨会、海龙王经卷二总持门品、总释陀罗尼义赞、慧苑音义卷一]
  【陀罗尼】《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真言)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三种: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动之大咒与中咒与心咒也。大咒即火界咒。咒曰:南谟(归命)萨缚(一切)怛他檗帝弊(如来等)萨缚目契弊(一切门苦)萨缚他(一切处)怛罗吒(叱呵)战拏(暴恶)摩诃路洒拏(大忿怒)欠(空)佉<口*皿>佉<口*皿>(啖食啖食)萨缚尾觐南(一切障)吽(恐怖)怛罗吒(叱呵)憾<牟*含>(种子)。次中咒,即慈救咒。咒曰:南谟(归命)三曼多(普遍)缚曰罗赧(诸金刚)战拏(暴恶)摩诃路洒拏(大忿怒)萨破吒也(破坏)吽(恐怖)恒罗他(坚固)憾<牟*含>(种子)Namassarva-tath&amacron;gatebhyassarvamukhebhyassarvat&amacron;tr&amacron;&tdotblw;aca&ndotblw;&ddotblw;amah&amacron;ro&sdotblw;a&ndotblw;akha&mdotabv;kh&amacron;ddhi’kh&amacron;ddhi’sarvavighna&mdotabv;h&umacron;&mdotabv;tra&tdotblw;aha&mdotabv;ma&mdotabv;。慈救咒者,曩莫三曼多缚曰罗,赦战拏(极恶谓暴恶之中又甚暴恶也)摩诃路,洒拏(二大忿怒也)娑破吒也(三破坏也)吽(恐怖也)怛罗吒(四坚固也)悍(引)<牟*含>(引)(二字种子。已上句义出青龙轨中卷)。Namassamanta-vajr&amacron;n&amacron;&mdotabv;ca&ndotblw;&ddotblw;amah&amacron;ro&sdotblw;a&ndotblw;asapa&tdotblw;ayah&umacron;&mdotabv;tr&amacron;&tdotblw;aha&mdotabv;ma&mdotabv;。小咒即心咒,咒曰:南谟三曼多(归命普遍)缚曰罗赧(诸金刚)憾(种子)Namassamantavajr&amacron;n&amacron;&mdotabv;ha&mdotabv;。
  【陀罗尼】《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总持,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原有四种,咒陀罗尼,不过是其中一种,但通常皆以咒为陀罗尼。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德盛优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下一篇 慈善基金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