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product cost)
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可以指一定时期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面发生的成本总额,也可以指一定时期生产产品单位成本。
产品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品是企业在生产单位(车间、分厂)内为生产和管理而支出的各种耗费,主要有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资和各项制造费用。广义的产品成本除了生产发生的各项管理和销售费用等。可以作为产品成本列示的具体内容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不断随意乱挤和乱摊成本。
产品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指标,通过分析便能了解一个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产品总成本、单位成本和具体成本项目等的分析,便能掌握成本变化的情况,找出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促进企业综合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同产品的生产有着直接联系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它们汇集于产品,随产品而流动。
产品成本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产品成本也是制订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对某些不形成商品产品价值的部分也列入产品成本,如废品损失、财产保险费等,形成了现实成本即产品成本的概念。所谓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
1.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期初生产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是成本计算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特点、组织特点及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对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进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4)约当产量法。
所谓“约当产量法”,是指将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按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产成品成本一单位成本×产成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成本
在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时,原材料成本项目和其他成本项目是有区别的。在计算原材料成本项目的约当产量时,应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不论产品完工与否,每一在产品数量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与完工产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换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逐步投料的,那么,各成本项目都按完工程度计算出相同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则原材料项目不需要计算约当产量(或约当产量就等于在产品数量),其他成本项目要按完工程度计算约当产量。
采用约当产量法,要求科学地确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而这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企业可以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采用技术或其他方法测算出完工程度。产品工时定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产品,其完工程度一般等于所在工序的 50%(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原材料项目视为全部完工)。
[例]甲产品的单位工时定额为100工时,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的单位工时定额是:第一道工序30工时,第二道工序70工时。则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计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 (30×50%)/100=15%
第二道工序= (30 70×50%)/100=65%
(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是指先对在产品确定一个定额单位成本,月末根据在产品数量乘以各项定额单位成本,计算出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并进而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减去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即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定额成本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差异可以相互抵销的企业。
(6)定额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是指按定额(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与定额成本法相比,定额比例法要求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制定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因此,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可以根据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作比例分配。通常情况下,材料项目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成本项目则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在定额比例法下,相关的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分配率= (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100%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工资(或其他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或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其他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
2.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
企业的完工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材料及自制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为在建工程生产的专用设备和提供修理劳务等。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应从 “生产成本”科目转出。其中,产成品转入“产成品”科目;自制材料、工具、模型等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为在建工程提供的劳务,不论其完工与否,均应结转至“在建工程”科目。“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月末在产品成本。
分类法指在产品品种繁多,但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情况下,为了简化计算工作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特点是:按照产品类别归集费用、计算成本;同一类产品 内不同品种产品的成本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在分类法中,按照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也叫系数法,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下面举例说 明分类法的计算程序。
例:某企业生产 A,B,C三种产品,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似,合为一类计算成本。该类产品的原材料费用按照各种产品 的原材料费用系数进行分配;原材料费用系数按原材料费用定额确定。该企业规定 B种产品为标准产品。根据各产品所耗各种原材料的消耗定额、计划单价以及费 用总定额,编制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各种产品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表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 原材料
费用系数原材料名
称或编号消耗定额
(千克)计划单价 费用定额 A 1 042 6.15 20 123 2128/2660=0.8 2 086 25 37 925 4 011 24 45 1 08 合计 × × 2 128 B
(标准产品)1 042 19 20 380 1 2 086 30 37 1 110 4 011 26 45 1 170 合计 × × 2 660 C 1 042 48.45 20 969 3458/2660=1.3
该企业规定: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之间的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均按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其工时定额为: A产品16小时,B产品14小时, C 产品11小时。其中8月份的产量为: A产品120件,B产品90件,C产品150件。8月份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2所示:
表2 分类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类别:第一类 金额单位:元
月 日 摘 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 计 7 31 在产品成本
(定额成本)41910 13530 44550 99990 8 31 本月生产费用 53340 18500 60090 131930 8 31 生产费用累计 95250 32030 104640 231920 8 31 产成品成本 64770 19320 62790 146880 8 31 在产品成本
(定额成本)30480 12710 41850 85040
根据各种产品的产量、原材料费用系数,以及该类产品成本明细账中8月份产成品成本资料,编制该类各种产成品成本计算表,如下表(表3)所示:
表3 同类别各种产成品成本计算表
产品类别:第一类 199×年8月 金额单位:元
项目 产量(件) 原材料费用系数 原材料费用总系数 工时定额小时 定额工时小时 原材料 工资费用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费用分配率 × × × × × 170 4 13 × 产成品A 120 0.8 96 16 1920 16320 7680 24960 48960 产成品B 90 1 90 14 1260 15300 5040 16380 36720 产成品C 150 1.3 195 11 1650 33150 6600 21450 61200 合计 × × 381 4830 64770 19320 62790 146880
注: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64770/381=170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19320/4830=4
制造费用分配率=62790/4830=13
定额法是指为了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特点是: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 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月 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为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提供数据。
例: 某企业生产 A产品,采用定额 法计算产品成本。该产品的上月定额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投产情况如下:月初在产品100件,本月投产500件,本月完工550件,月末在产品50 件。实际发生费用如下:原材料37200元,生产工人工资12950元,制造费用10630元。定额变动情况:本月初原材料定额成本改为73.5元 /件。
表1 上月份产品定额成本资料 金额单位:元
成本项目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产成品定额成本 75 24 20 119 在产品定额成本 75 12 10 97 月初在产品成本
(100件)定额成本 7500 1200 1000 9700 定额差异 -125 36 43 -46 定额变动
根据上述资料,A产品成本计算可列表(表2)如下:
表2 A产品成本计算表(定额法) 金额单位:元
成本项目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100件)定额成本 7500 1200 1000 9700 定额差异 -125 36 43 -46 定额变动 0 月初在产品
定额变动定额成本调整 -150 -150 定额变动 150 150 本月发生费用 定额成本 36750 12600 10500 59850 定额差异 450 350 130 930 合计 定额成本 44100 13800 11500 69400 定额差异 325 386 173 884 定额变动 -150 -150 分配率 定额差异 0.737% 2.797% 1.504% 定额变动 -0.340% 产成品
(550件)定额成本 40425 13200 11000 64625 定额差异 298 369 165 832 定额变动 -137 -137 总成本 40586 13569 11165 65320 单位成本 73.79 24.67 20.30 118.76 月末在产品
(50件)定额成本 3675 600 500 4775 定额差异 27 17 8 52 定额变动 -13 -13
检查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成本项目的分析审查。产品成本的审查,首先根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或成本计算单)的本期完成情况与定额,计划或上期(年)实际资料,进行成本项目分析比较,确定审查的重点项目。
(2)生产费用在各产品之间分配的审查。生产费用分配,就是将“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等帐户汇集的共同费用,在月终用规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归集分配。检查时,一方面要注意企业生产费用的汇集,是否按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划清了界限,有没有将亏损产品应负担的费用汇集到盈利产品中,以掩盖某些产品的亏损;另一方面要注意审查费用分配,有无采取不合理的分配方法或无根据地估计分配,以加大或减少某种产品成本的情况。
(3)在产品成本的审查。在产品成本是指正在加工过程中的未完工产品的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高低直接影响完工产品成本的高低,所以,审查核定在产品成本正确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重要环节。审查在产品成本,应根据企业在产品的实际情况和成本核算的不同方法,确定审查的内容和方法。对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的,要注意是否按各工序在产品成本之和作为在产品成本总额,如果只按最后一道工序计算在产品成本是不对的。凡用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应检查其定额是否正确,是否按定额标准计算,有无任意估算的情况;凡用约当产量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应检查约当系数是否正确。对采用分批法(或称定单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主要应按“工作号”(批号)进行逐项检查,看有无将没有完工的“工作号”产品,混入已完工“工作号”产品成本,从而减少在产品成本,扩大完工产品成本的情况。
一、生产设备利用情况对成本影响的分析
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技术装备,因而反映生产设备能力利用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不同的。这些技术经济指标与总产量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以机械厂为例,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总产量=设备总台时×台时产量
=实际使用设备量×单台设备运转时间×台时产量
=安装设备量×设备使用率×单台设备计划台时×计划台时利用率×台时产量 由此可见,生产设备利用效率是通过设备数量利用率与工时利用率,从而在总产量上表现出来。随着设备数量利用、时间利用及能力利用等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总产量必然增长,这将促使单位产品固定费用成本的减少,从而对产品成本产生有利的影响。
设备利用状况的计算公式为:
总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影响={[1/(1 产量增长%)]-1}×计划单位成本中固定费用成本占%
当安装设备的数量及单台设备计划台时保持不变情况下,应用生产设备的数量利用、工时利用及能力利用等技术经济指标与总产量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测算,即:
总产量增长率=(实际总产量/计划总产量)-1
=[(实际设备使用率×实际台时利用率×实际台时产量)/(计划设备使用率×计划台时利用率×计划台时产量)]-1
=(1 设备使用率增长率%)×(1 台时利用率增长率%)×(1 台时产量增长率) 把上式代入到计算总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影响的公式中去,可以得到生产设备数量利用、工时利用及能力利用等技术经济指标(称为生产设备效率),对单位成本影响的计算公式:
生产设备效率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1 设备使用率增长率%)×(1 台时利用率增长率%)×(1 台时产量增长率)]-1}×计划单位成本中固定费用成%
如果上式计算的结果为负数,表示因提高生产设备效率而使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反之,表示产品单位成本上升。
二、产品质量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
企业在生产消耗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产品质量提高必然会使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由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判断质量好坏的指标也是很多的,如合格品率、废品率、等级品率等。产品质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程度,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计算:
(一)废品率高低对成本水平的影响
废品是生产过程中的损失,这种损失最终是要计入产品成本的,因此,废品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产品成本水平。其影响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废品对成本水平的影响程度=[废品率×(1-可回收价值占废品成本的%)]/(1-废品率)
(二)产品等级系数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某些产品用同一种材料,经过相同的加工过程,生产出不同等级的产品。这些产品通常用“等级系数”来表示,等级系数越高,统一换算为一级品的总产量越大,产品的成本水平也会相应降低。产品等级系数变动对成本影响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产品等级系数变动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变动后的等级系数-原来分等级系数)/变动后的等级系数
劳动生产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定额,即降低了单位产品的工资费用,但产品中的工资费用又受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影响。因此,计算劳动生产率增长对成本的影响,要看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否快于工资率增长速度,一般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产品成本降低率=生产工作工资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1-[(1-平均工资增长%)/(1 劳动生产率提高)}
三、材料消耗量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
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企业提高材料利用率,对于节约消耗,降低单位产品材料成本有重要的影响,提高材料利用率主要途径有改进产品设计和工艺加工过程、合理下料、综合利用等等。企业材料的利用率越高,消耗定额越低,单位产品中的材料成本越低。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消耗的变动对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影响=材料费用占成本的%×材料消耗定额升降的%
降低材料消耗定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提高材料利用率。即通过改进工艺加工方法,实行合理下料,节约用料等,使单位产品材料成本下降。其影响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材料利用率=(产品零件的净重/投入生产的材料重量)×100%
材料利用率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变动后的材料单位成本-变动前材料单位成本)/变动前的材料单位成本×100%
2.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代用廉价材料。其影响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代用材料对材料成本的影响=(代用材料用量×材料单价)-(原来材料用量×材料单价)
3.改变产品设计,取消不必要的功能,降低材料消耗定额。它对产品成本影响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改变产品设计对成本的影响=改变设计后的材料成本-改变设计前的材料成本
- ABC分类法
- Partnering模式
- URP
-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 《企业会计制度》
-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 一次摊销法
- 一致性原则 (会计)
- 七步营销论
- 业务预算
- 中观管理
- 主导产业
- 主营业务利润
- 产业结构软化
- 产业集聚
- 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 产品形象
- 产品成本核算
- 产品成本预算
- 产品生产成本表
-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
- 产品质量设计
- 产成品成本
- 产量成本法
- 产量收益
- 人力资源配置力
- 人身保险营销
- 价值链治理
- 价内税
- 价格审计
- 企业定价策略
- 企业战略
- 企业技术战略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的二重性
- 会计数据
- 会计术语英汉对照表
- 低值易耗品
- 作业基础管理
- 作业基础预算
- 作业质量成本管理
- 使用成本
- 供应链成本管理
- 信息成本
- 信托投资
- 倒推成本法
- 债务
- 停工损失
- 全过程投资控制
- 全部成本
- 全面成本管理
- 六和集团
- 共同费用分配
- 内部转移价格
- 净值摊销法
- 分批法
-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 分期收款法
- 分步法
- 分类成本法
- 判断抽查法
- 利润预算管理
- 制造成本法
- 制造费用
- 副产品
- 功能成本法
- 动力费用
- 包装管理
- 区域产品
- 半成品成本
- 单位成本弹性预算
- 原始成本
- 原始记录
- 原材料
- 反向定价法
- 发出商品
- 变动成本
- 变动成本法
- 可制造性设计
- 可持续增长率
- 可控成本
- 可比性原则
- 合同定价法
- 周大福集团
- 品种法
- 售后回购
- 固定资产原价
- 固定资产折旧
- 国有资产收益
- 国际市场调研
- 国际营销定价策略
- 在产品成本
- 在产品计价
- 外汇经营风险
- 学习效应
- 完全垄断市场
-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 定额成本
- 定额成本制度
- 定额成本控制制度
- 定额成本法
- 审阅法
- 封闭型市场
- 岗位绩效工资制
- 工业增加值
- 工艺创新
- 工艺规程
- 工资机制
- 工资粘性
- 工资费用分配
- 差别财务报告
- 已完工开发产品
- 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 平均和变异分析
- 平行结转分步法
- 库存持有成本
- 库存控制系统
- 库存管理
- 建账
- 待摊费用
- 微观管理
- 成本
- 成本企划
- 成本会计
- 成本决策分析
- 成本利润率
- 成本归集
- 成本报告
- 成本报表
- 成本控制管理
- 成本核算
- 成本管理
- 成本管理理论
- 成本结构
- 成本考核
- 成本计算
- 成本计算对象
- 成本计算期
- 成本记录
- 成本调整法
- 成本费用界限
- 成本链模型
- 成本预测
- 战略供应链管理
- 战略外包
- 战略成本动因
- 战略预算
- 折旧
- 折旧费用
- 政府管制
- 敏捷配送
- 数量折扣
- 春兰集团
- 服务定价策略
- 服务渠道策略
- 期间费用
- 未完工开发产品
- 材料成本差异
- 来料加工
- 极速供应链
- 标准成本控制制度
- 标准成本管理
- 核心刚度
- 横向一体化战略
- 沃尔玛公司
- 消费需求疲软
- 渺观管理
- 瀑布心理效应
- 物价变动
- 理论成本
- 生产决策
- 生产性服务业
- 生产成本
- 生产损失核算
- 生产观念
- 生产费用
- 目标成本法
- 直接成本法
- 直线法
- 相互倾销理论
- 破产会计
- 社会成本
- 禁止性关税
- 福克纳和鲍曼的顾客矩阵
- 福特主义
- 科学关税
- 科尔内的投资需求理论
- 秩序分析法
- 税式支出
- 税收歧视
- 穆勒标准
- 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
- 竞争性营销策略
- 策略性成本管理
- 约当产量法
- 组织适宜性原理
- 经济系统工程
- 结构分销
- 统计指数
- 综合定价
- 绿色战略
- 绿色消费
- 绿色经营
- 网络营销
- 职工薪酬
- 聚集经济
- 股权资本成本会计
- 自制半成品
- 自然资源
- 营销信息安全
- 虚拟经济
- 衍生成本
- 规模经济理论
- 视同销售行为
- 计划成本
- 记账编制凭证
- 设备利用率
- 财务供应链
- 财务供应链管理
- 财务英语英汉对照表
- 财务英语英汉对照表 (P-Q)
- 财务计划
- 责任成本核算
- 责任成本管理
- 质量成本控制
- 质量指标
- 质量教育
- 费用确认
- 资产类账户
- 资本金利润率
- 资源性资产
- 资金成本
- 跨期费用
- 车间成本
- 逆向定价法
- 逐步结转分步法
- 递延资产
- 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会计
- 配比原则
- 酬劳计划
- 销售利润
- 销售利润率
- 销售增长率法
- 限制竞争协议
- 随行就市定价法
- 零缺陷管理法
- 非稀缺经济学
- 非货币性资产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