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伯根法则
产生由来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及其在外部均衡调节上的思想,与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国内货币的紧缩以改善外部均衡。但是国内货币的紧缩对国内经济有紧缩作用,
丁伯根
因而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与价格铸币流动机制都是以牺牲内部均衡为代价从而换取外部均衡的改善。这在古典主义的世界里之所以行得通,是因为在工资价格充分弹性及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假设下,内部均衡将自动达到,政府根本就没有维持内部均衡的必要。然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这种以牺牲内部均衡为代价的外部均衡调节思想很难实行。这是因为1930年代诞生的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一个民选的政府也必须维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政府在内外均衡的问题上有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而这种尴尬的境地是以前的国际金融理论所无法解决的,无论是吸收分析法,还是货币分析法。为解决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基础性的工作由荷兰的经济学家丁伯根给出,其理论精髓被总结在“丁伯根法则”中。在此基础上,米德给出了丁伯根法则一个实际中的一个特例(“米德冲突”可以视为内外平衡矛盾的一个特例),从而将丁伯根法则运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冲突的实际中。
关于政策协调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 (J. Tinbergen) 是第一个经济学诺贝尔奖的得主(1969 年 ), 他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 , 指出要实现几种独立的政策目标 , 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几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线性框架分析丁伯根原则。假定只存在两个目标 T1 、T2 与两种工具 I1 、I2, 政策调控追求的T1 和T2的最佳水平为T1 和T2。令目标是工具的线性函数 , 即 :
T1= α1 I1+ α2I2
T2=b1I1+ b2I2 式 7-2-1
在这一情况下 , 只要决策者能够控制两种工具 , 每种工具对目标的影响是独立的 , 决策者就能通过政策工具的配合达到理想的目标水平。
从数学上看 , 只要α1/bl≠α2/b2( 即两个政策工具线性无关 ), 就可以求解出达到最佳的目标水平T1和T2时所需要的 I1 和I2的水平 , 即 :
I1=( b2T1-α2T2)/( α1b2-blα2)
I2=(α1T2-blT1)/(α1b2-blα2)
当α1/bl=α2/b2时 , 这意味着两种工具对这两个政策目标有着相同的影响 , 也就是说 , 决策者只有一个独立的工具而试图实现两个目标 , 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一结论可以进行推广。如果一个经济具有线性结构 , 决策者有 N 个目标 , 只要有至少 N 个线性无关的政策工具 , 就可以实现这 N 个目标。对于开放经济而言 , 这一结论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只运用支出增减政策 ( 我们假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影响产出的效果一致 ) 通过调节支出总量的途径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是不够的 , 必须寻找新的政策工具并进行合理配合。
丁伯根原则指出了应运用 N 种独立的工具进行配合来实现 N 个独立的政策目标 , 这一结论对于经济政策理论具有深远意义。丁伯根原则对目标的实现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 一是假定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供决策当局集中控制 , 从而通过各种工具的紧密配合实现政策目标 ; 二是没有明确指出每种工具有无必要在调控中侧重于某一目标的实现。这两个特点是不尽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或者不能满足实际调控的需要。理论贡献
鉴于丁伯根提出的经济目标和有效政策工具的框架结构对各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具有鲜明的政策意义,他荣获了196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