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次模型理论
四层次模型理论,由国际著名学者威斯康辛大学(Wisconsin University)教授唐•柯克帕屈克于1959年提出。
四层次模型为:
(1)反应层次,即一级评估。是培训评估中最低的层次。可以通过对受训者的情绪、注意力、兴趣等研究,得出受训者对培训的看法和态度,这一层次的评估通常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2)学习层次,即二级评估。该层次的评估主要是用来了解受训者通过培训学到了什么。主要采用书面测试、操作测试、等级情景模拟测试等评估方法。
(3)行为层次,即三级评估。行为层次的评估是用来测定受训者在日常工作中是否自觉运用了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依靠上下级、同事、客户等相关人员对受训者的业绩进行评估来测定。
(4)效益层次,即四级评估。用来判断培训后员工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具体可以通过事故率、产品合格率、产量、销售量等指标来进行测定。该层次的评估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对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唐•柯克帕屈克四层次评估模型中前两个层次主要是对培训的过程进行评估,而后两个层次主要是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评估。但是唐•柯克帕屈克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估方法,该模型的缺点是不能对培训效益进行定量的评估。
至于定量的评估,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专家提出,但是由于对培训进行定量分析时变量很多,又很难区分工作改进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带来的,因此具体的运用存在很大的困难,或是对于培训的类别存在局限性。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