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财务   
[0] 评论[0] 编辑

事业单位资产

简介
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属于经济资源;为事业单位所占有或控制;能以货币计量。
构成

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对外短期投资,   

按是否属于货币性态分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前者包括现金、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后者包括对外长期投资、固定资产;   

按是否具有实物形态分有形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类。

确认与计量
按构成项目分别设置会计科目,根据收付实现制或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按照实际发生数额或实际成本计量,采用借货记账法记账。
报表列示
在资产负债表上按流动性和重要性标准列示,依次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分类阐述

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力。事业单位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一)货币资金   

(二)应收及预付款项   

(三)存货   

行政单位的库存材料,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等情况,应当查明原因,属于正常的溢出或损耗,作为减少或增加当期支出处理。   

(四)对外投资   

行政单位的对外投资,即有价证券,是指行政单位用结余资金购买的国债。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以货币资金的方式对外投资)或者所转让非现金资产的评估确认价值(以实物或无形资产的方式对外投资)作为入账价值。   

(五)固定资产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特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相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特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相等。 

(六)无形资产   

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应当予以合理摊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将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摊销,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无形资产的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按照摊销额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1]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下一篇 财务报告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