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期货
农产品期货简介
与前几年曾经风行一时而现今走入低谷的“订单农业”相比较,“期货农业”正以其风险性低、价格提前发现、农民增收效益显著等优势特点而被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广大农户所接受。比起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先生产后找市场的做法,“期货农业”则是先找市场后生产,可谓是一种当代进步的市场经济产物(模式)。事实上该模式在欧美一些国家作为一种最主流的形式已经存在几十年了。期货农业定义
所谓“期货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也叫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预期性和风险性,订单中规定的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因为订单是在农产品种养前签定,是一种期货贸易,所以也叫“期货农业”(农业订单+期货贸易)。
以国内外“期货农业”经营模式成功范例为佐证,国外用期货为农民服务的成功范例是美国,如美国政府将玉米生产与玉米期货期交易联系起来,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以维持玉米的价格水平,替代政府的农业支持政策,通过玉米期货市场,美国已经成为全球玉米定价中心。
事实上,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和发展,以及现代农业观念的深入和普及,现在我国已经有不少农产品已经实行了期货交易,如黑龙江省的大豆交易市场;天津市的红小豆交易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河南省延津县的小麦交易成功地使用了“期货农业”这一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其具体做法是:在延津县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该县粮食局下属的麦业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全县小麦协会,通过400多个中心会员(中心会员以行政村为单位)向全县10万多农户实行供种、机播、管理、机收和收购“五统一”。以高于市场价格0.05分/斤—0.06分/斤与农民签定优质小麦订单,同时粮食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在小麦种植或收获之前,就买到期货市场,并根据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收入情况,对参与订单的农民进行二次分配,使“期货农业”这一为广大农户保障增收的经营模式,已经在延津县及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均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因而在河南省召开的延津小麦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延津模式受到了众多国内外农业经济和粮食问题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和好评。“延津经验”也在全国不胫而走,传为美谈。
由此看来,“期货农业”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市场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回避风险,也可以为订单农业的顺利运行提供载体,等于是为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兄弟撑起了保护伞,它是降低种植农户对农产品经营风险最为理想的模式方法,因此很有理由推广借鉴。农产品期货品种
农产品是最早构成期货交易的商品。包括:
1、粮食期货,主要有小麦期货、玉米期货、大豆期货、豆粕期货、红豆期货、大米期货、花生仁期货等等;
2、经济作物类期货,有原糖、咖啡、可可、橙汁、棕榈油和菜籽期货;
3、畜产品期货,主要有肉类制品和皮毛制品两大类期货;
4、林产品期货,主要有木材期货和天然橡胶期货。
目前美国各交易所,尤其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是农产品期货的主要集中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关于建立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规定(试行) 下一篇 农产品期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