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经济学
奥巴马经济学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501965786
装帧:平装
开本:16
内容简介
畅销书作家约翰•塔伯特,被广泛认为是最早预测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人之一,本书中他将注意力转到巴拉克•奥巴马当选总统情况下的美国及世界经济可能性。本书预计8月出版,7月份在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开始预售后即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目前该书的原版已在英语系国家及西班牙、日本、法国、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等许多国家地区预售,西班牙、日、韩等国 已先期获得本国语言的翻译授权。
作者简介
约翰•塔伯特(JOHN R. TALBOTT),前高盛投资银行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访问学者,撰写了5本有关经济和政治学方面的书籍,包括2003年的《即将到来的住房市场危机》和2006年的新书《现在就卖!住房泡沫即将终结》。他曾为《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报》撰稿,也曾做过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福克斯新闻(Fox News)、美国财经新闻频道(CNBC)、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等节目的评论员。
塔伯特对经济的超强领悟使他在本书中构想了巴拉克•奥巴马的以正义与合作为基础的执政情形,并将美国的经济不平等与人民期盼改革的需求联系在一起。
媒体推荐
这本书极好评述了奥巴马“自下而上”的经济政策,作者解释了现在经济政策怎样伤害美国的经济,尤其伤害了勤劳的中产阶级。塔伯特以普通百姓能理解的方式阐述了奥巴马的经济政策,所涉内容包括目前的经济危机,全球化如何影响美国工人,全球变暖的作用,需要为美国公民提供支付得起的医疗保障。塔伯特的书详细介绍了奥巴马解决这些问题计划将采取的措施,也指出了美国许多主要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
读完了这本直截了当、没有任何废话的、关于奥巴马刺激经济的计划的书之后,任何人都将有同一种感觉,那就是:作为一个国家,如果我们愿意做必要的改变,经济问题就能够解决。
这本书读起来很快,值得花时间一读。——洛杉矶时报
……由于缺乏规章,掠夺性借贷的整个行业发展壮大。他们对这个国家住房拥有率的提高并不感兴趣,只关注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会考虑他们的做法是如何缺乏慎重。
特殊利益集团想让我们真正相信他们的涓滴理论——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财富终将平均分配给民众。但实际上普通人能从社会项目得到的利益却非常少。
在这本书中,塔伯特认为奥巴马相信自下而上理论,即在民众中分配的财富将促使经济的发展。他解释说,规则只是我们大家用以提防违法贪婪的保险:
规则就是确保自由经济下的合同得到尊重。
这次的次贷危机警醒每个人面对这个事实:自由市场不能自我调节。——金融时报
这就是奥巴马经济计划的简短概述,这是一个给美国人提供均等机会,使美国人有必要的教育技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在公正、公平基础上,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从而解决美国目前贫富差异过大,增强美国经济的计划。——美国财经新闻
编辑推荐
《奥巴马经济学》是一本在美国被斥为异端的书,因为它直接攻击华盛顿特殊利益集团,将其视为造成近乎全部社会问题的根源。
《奥巴马经济学》又是了解细微经济学方法的初级读本,这种经济方法现在仍然在发展。
总统竞选使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逐步成为焦点人物,在强调个人自由平等、经济公平正义的前提下,奥巴马着力描绘出未来自己制下一个对所有人都是均等的经济社会。奥巴马认为一个健康的经济应该是倒金字塔(自下而上)的模式而不是依赖涓滴式经济的正金字塔模式。在自下而上模式的经济体系中,对政府和行业的法规都是公正的和一视同仁的。
奥巴马就如何在这个国家取得经济公正有许多的想法。奥巴马认为,大多数美国人分得的蛋糕应该比他们自里根时代以来得到的蛋糕都要大。
简单地说,大多数美国人相信奥巴马了解阶级压迫,以及美国右翼政变背后的真正内幕:国家的货币的重新分配使富人得到的钱越来越多——社会不公的现状。
现在,大多数美国人都在期待他一定要逆转这个局面。
以下是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选摘:
……早在1978年,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就打破平均主义,开启了全球最大的涓滴式经济学试验。他知名的言论之一就是,中国要脱离贫困,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中国的经济奇迹使数亿人脱离贫困,并吸引了全球对它的未来发展展开想像。但是一些不良的迹象显示中国最贫困的人群正在进一步滑向贫困的深渊。
很多年来,中国特色经济改革的成功使中国政府能够对诸多关于改革负面影响的指责置之不理,这些问题包括环境不断恶化以及社会医疗保健体系不完善等。只要经济增长最终能够让每个人都受益,改革就是利大于弊。
但现在,在中国政府对社会稳定以及对经济飞速增长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日感担忧之际,新数据显示中国最贫困的人群正在变得更加贫困。
目录序言 9
导读 13
第一章 经济正义 29
第二章 经济机会 51
第三章 当今的金融危机 69
第四章 最大的问题:政府集体疏通行为 95
第五章 全球化与就业 113
第六章 气候变暖与能源政策 127
第七章 可负担的健康保障 147
第八章 人口老龄化 161
第九章 协作是关键 175
第十章 伦理学与经济学:我兄弟的监护人 187
结语 199
注释 205
……
序言
本书序言:
这本书是在贝拉克.奥巴马推出的一套新思路的引导下写出的。所谓新思路就是:面对问题重重的近况,一味怨尤是无济于事的,我们现在要的是破解困境的出路。我们是一个和平的国家,却一直在和别人开战;我们是一个仁爱的国家,其人民却正在丧失房产抵押赎回权和可以负担的医疗保健;我们是一个骄傲的国家,却受到不少别国的蔑视;我们是一个拥有财政信誉的国家,其政府门前却堆着十万亿的负债和难堪的房产与金融危机。我们是一个依法治理的国家,而那些律法却是由某个特殊利益集团书写的。我们立国于自由、平等、正义和人人机会均等的理念基础,却慢慢演变出一个不公平的等级社会,生长于斯,个人的成功越来越 依赖于传承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而不是个人德行和付出的努力。
奥巴马在竞选期间曾遭到批评,说他花了太多时间对广义的原则海阔天空,而没有多少具体的施政思路。首先,这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其次,或许他另有侧重。我想,他的理解是:不解决那些最根本的问题,这个国家的困境就无从突破。我们的立国之本就是那些基本原则,而我们正逐渐背离它们。我并没想在这儿劝说你信服奥巴马的价值或动机。那些判断当然该由各位自己去做。纵贯本书,我将直呈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和奥巴马针对各种问题的立场,并且对奥巴马意欲采取的具体方针加以陈述。不过,我并不想把这本书弄成单纯的施政方略。我要挖掘更深层的东西,对奥巴马的核心信仰探个究竟,摸清他的潜在逻辑和策略。有些时候,我对他的修为也不敢苟同,那我绝对实话实说。我希望让读者对奥巴马必将面对的困难有更清晰的了解。利用本人在经济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我将帮助各位对那些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波及范围了然于胸。最后,假如可以入主白宫,奥巴马会进而采取哪些手段取胜于未来的挑战,我将提供自己的拙见。
我尤其要感谢的是本书的发行商——“七故事出版社” 的西蒙先生(Dan Simon),担了风险帮我出版这么一本很可能被其他大型出版集团斥为异端的书,因为它直接攻击华盛顿特殊利益集团,将其视为造成近乎全部社会问题的根源。
现在大家可以靠在椅背上开始阅读这本书了。我希望各位能与作者抱有同样的情怀:帮助全体美国公民找到一条出路,重新夺回对自己政府的控制权;直陈使我们遭遇困境的要害问题;更多地理解那个姓名古怪响亮、身材消瘦轻盈的年轻人——那个我们期盼着成为我们领袖的奥巴马。
本书导读:
狄更斯用史诗般的语言展开了1775年伦敦和巴黎两地生活的画卷,时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夜。今天的美国也面临着类似的智慧与蒙昧的两面性。媒体更多地聚焦于富人与穷人之间财产和收入的巨大差异,而美国面临的问题远非经济不平等那么简单。
不错,我们的确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首席执行官每年挣的钱是普通员工的465倍;最富裕的美国人住在两万平方英尺之阔的豪宅里,而数百万的普通民众正在承受因剥夺抵押赎回权而失去住房的风险;富人买游艇买汽车买钻石珠宝并且在奢华宴会上一掷千金,而他们的公民朋友们却为交付房租和供养家人捉襟见肘。顶尖的百分之一美国人控制着近乎百分之四十的国家财富。一亿一千三百万美国公民受到心脏病、糖尿病之类慢性病的困扰,其中四千七百万人全无医疗保险,三千七百万人生存在贫困之中,他们甚至无力妥善抚养自己的子女。
有些时候,贫富鸿沟远隔的两界也会碰撞到一起。每年五月第一个星期六在肯塔基州举行的赛马会上,企业高级执行官与社会名流坐在富豪专席上,一边啜饮冰镇薄荷酒,一边观看赛马。他们会出百万美元之多的高价观看一程为时两分钟的比赛。而就在不远处的丘吉尔敦驯马场的马厩里,靠绕赛场叫卖和养护马匹谋生的年轻移民们,每个小时从赌资惊人的赛事中赚得一、两美元的辛苦钱,然后在马厩里的草堆上结束一天的劳碌,以旁边的骏马为伴昏然睡去。这个社会给他们照料的马匹定的身价高达千万美元,却不会为他们的生活和梦想投注一文钱。
在我们偌大的国土上,除了巨大的不平等,粗暴践踏正义的事情也不在少数。我们花费万亿美元满世界追打恐怖主义,全球的恐怖分子反而增长了数倍;而本.拉登依然逍遥法外。我们大部分国防预算都投给了盈利性军费合同,用以建立先进的武器装备系统,而我们的士兵,领着微薄的薪金在战场上以命冒险。成千上万的退伍军人回到家乡后发现,等着他们的微不足道的医疗保健和全无保障的就业前景,最终,只能靠食品配给券供养家小。得益于伊拉克战争和袭击新奥尔良的卡特莱纳飓风带来的非竞标合同,霍利伯顿看到自己的股票价格飙升了700点,而此时,已有四千具士兵遗骸从伊拉克运回,新奥尔良市民们坐在洪水围困的房顶上日复一日地等着救援。
在一个缓慢消耗着传统能源,处于全球变暖威胁的世界上,美国人均能耗是典型发展中国家人均能耗的二十二倍;前者人均产出废物是后者的十八倍;前者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后者的二十至四十倍。我们的政府负债十万亿,外加退休基金和保健系统所需的五十万亿亏空。如果我们今天不了结这些旧账,未来我们的孩子们就要用高出今天两、三倍的税率来为我们的无度挥霍买单。
不容乐观的境况还见于公立学校的混乱。三分之一的高中生不会做产业用人所需的简单算术;介于十八岁至二十四岁之间的年轻人有百分之六十根本搞不清伊拉克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收入较高的美国人把子女送到私立中学读书,其学费每人每年一万至三万美元不等。在最出色的教育体系运作中,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不是教师或学校的质量,而是学生家长的收入。在美国,出生在一个优势家庭,成长在一个优势社区,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能保障一个孩子成功的生涯。
纵贯全美,房产主所面临的房产价格跌幅从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不等,千万美国人有可能因抵押品赎回权被剥夺而失去住房,而我们的政府官员,除了撤回自己的投资账户并且规避开政客用于拉选票的各种基金之外,根本无所作为。我们遭遇的金融危机完全是由过度借贷、负债衡平以及银行与抵押系统的欺诈行为造成的,政府机构之所以越来越姑息放任,全因受了华尔街的笼络、财团金钱的贿赂和幕后交易的腐蚀。
我们业已对全球市场敞开了国门,而在这之前,全然没有搞清我们最大的合作方以及与之签订的合同是否诚信无欺,他们的加工厂是否拥有必需的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权是否受到保护,等等。同样没有设防的还见于:在数十亿海外失业劳工的竞争下,我们的产业工人正受到致命的威胁;我们的消费者没有安全屏障使其免于受到不安全玩具、药品和其他进口产品的伤害;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全然得不到遏制。凡此种种,美国的作为乏善可陈。我们政府每年的运转赤字却好意思接近四千亿,这还不算,如果把社会保险和医疗保健的亏额加上去,那将是为数两万亿的无底洞。 如今,我们的海外贸易逆差已经接近每年七千亿。而我们自己劳工的实际工资已经有三十年未得到实质性提高。房价不断下跌,我们的金融系统和银行系统都处在危险的边缘,股票市场已经从峰值一路下跌了十五到二十个百分点,而且还在跌。真实的失业人数,包括那些处于工作年龄段而没有充分就业的人员,占到我们劳动力总量的百分之十五以上。医疗保健系统混乱不堪,公共教育也好不到哪儿去。我们的州政府和市政府还要面对因资产税估价下滑、大量人员开始退休而导致的资金短缺。阵容庞大的、可亲可敬的产业工人——那些在我国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们也到了退休的时候,从此攥紧钱袋,不再敢大量花钱消费。而消费,正是几十年来驱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酵素。
在一派低迷暗淡之中,一个 “怪名怪姓的小瘦孩儿” , 贝拉克. 奥巴马,朝我们大步走来。他是一个,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儿,或许原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但毫无疑问,奥巴马是一个独特的、有天赋的人。他的口才更是尽人皆知,竞选过程中,他富于感召力的演讲征服了千千万万的选民。奥巴马不仅使他们看到了希望,还让人人都充满自豪感。
奥巴马带给我们的,是充满希望和变化的讯息。在不断为具体政策答辩的同时,奥巴马努力将更多的力量倾注在深入的理性思考之上。他经常援用自己对宪法的了解请求听众设想:我们的建国之父会如何处理我们今天遇到的某个问题。在强调个人自由平等、经济公平正义的前提下,奥巴马有能力描绘出未来自己制下一个经济机会对所有人均等的社会。他解释说,一个健康的经济应该是倒金字塔(自下而上)的模式而不是依赖涓滴式经济的正金字塔模式。在倒金字塔模式的经济体系中,对政府和行业的法规都是公正的和一视同仁的。在某个层面上,游戏场地是存在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人民的热情和动力可以发挥到最大。他们将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取决于勤奋的工作和坚韧的努力,而不取决于认识什么人或者有什么亲戚。奥巴马相信,使经济迅速发展和繁荣的要诀是动员来的劳动大军不断思考着改进自己、自己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乃至改进自己国家的方法。所谓让最富有的公民和财团发达就能产生大量财富进而惠泽下层劳工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给一个富人减税,他只会把更多的钱存入银行。在业已形成全球性资本流动的经济环境中,就世界货币总储量而言,如此小幅的储蓄增长对美国经济总体状况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反之,假如美国人人都有就业机会与合理的薪金,加之个人发展与进取的空间以及供养子女接受一流教育的能力,其结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是空前巨大的。让失业者重新工作,清除限制他们发展的人为障碍,必将迅速促动我国的经济增长;而最长远、最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造就则取决于今天我们的木匠或看门人的子女能够成长为科学家、医生或成功的商业执行官,他们在未来的能力才是决定性的。
美国的发展正处于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一条是下坡路,沿途布满贪欲、内幕消息、腐败交易和仅仅惠及精英的官僚统治;另一条是上坡路,展示着彻底的开放、充分的经济机会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怀。我们的经济繁荣与否就看我们走那条道路了。美国未来的一代将会见证我们的抉择是否正确。
编辑本段阅读背景
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牺牲品?——华尔街日报评论
中国的经济奇迹使数亿人脱离贫困,并吸引了全球对它的未来发展展开想像。但是一些不良的迹象显示中国最贫困的人群正在进一步滑向贫困的深渊。
很多年来,中国特色经济改革的成功使中国政府能够对诸多关于改革负面影响的指责置之不理,这些问题包括环境不断恶化以及社会医疗保健体系不完善等。只要经济增长最终能够让每个人都受益,改革就是利大于弊。
但现在,在中国政府对社会稳定以及对经济飞速增长所带来的社会成本日感担忧之际,新数据显示中国最贫困的人群正在变得更加贫困。
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初步分析,中国家庭中最贫困的10%人口(约1.3亿人) 2003年的平均收入比2001年降低了2.5%。这个分析报告已递交中国政府。
这个人群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世界银行对最贫困人口的定义标准)。同期,中国经济几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其他群体的收入也都有所提高。
中国最贫困人口收入降低的原因尚不清楚,世界银行的分析也还没有全部结束。不过,它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动摇中国近30年来成功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发展经济学家一直把中国的发展模式看作是其他贫穷国家发展的榜样,这些数据也会使这个模式遭到质疑。这份分析报告尚未对外发布。
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Bert Hofman)说,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如果情况属实,这将对“水涨船高”的理论带来更多疑问。
中国发展的例子使发展经济学家相信,经济增长是消除贫困最好的方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每年以约10%的速度增长,连续的增长已经使它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经济学家的论点是,如果经济规模持续扩大,那么每个家庭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合理收益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世界银行的新发现中最令人惊讶的是,它显示中国一部分人口的收入出现了下降──尽管这个国家的总收入大幅度上升。这表明,富裕人群变得更加富裕是以最贫困的人群为代价的。整体社会福利提高是中国接受不均衡发展的底线,但这一发现却与这一点背道而驰。
早在1978年,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就打破平均主义,开启了全球最大的涓滴式经济学试验。他知名的言论之一就是,中国要脱离贫困,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模式确实奏效:当中国东南沿海的制造业中心先富起来,并且现在已经比中国其他地区都富裕的同时,中国全国各地的平均收入也在持续上升。但是如果中国社会一大部分人不再从经济改革中获益,并且变得更加贫困的话,这将削弱继续在这条改革道路上走下去的基础。
另外,已公布的数字也显示中国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据亚洲发展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数据,中国的基尼系数去年达到了0.4,高于1981年的0.3。这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与美国处于类似的水平。基尼系数是被广泛采用衡量收入分配的指标,它的最小值零表示完全均衡,数值越大越贫富差距越大,最大值为1。
根据亚洲发展银行对中国数据的分析,不论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之间,还是内陆及沿海地区,抑或高薪与低薪工作,处处都显示收入最高的人与收入最低的人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很多观察人士将这种状况归咎于中国社会福利系统的缺失。随着医疗费用不断飙升,并且没有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险系统来承担这些费用,医疗保健成为外界特别关注的焦点。那些无法支付巨额医疗费用的患者经常无法在医院接受治疗。 退休学者李志宁说:“在经济改革之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就已经很脆弱了。改革后,它近乎完全消失。”他还说,这使政府在缩小收入差距上没有多少可用的工具。“我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这些新数据将对政策产生何种影响尚不清楚。世界银行以及其他机构已经建议中国政府在养老金、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社会利项目上加大投入。
中国知识分子以及政治家对充满艰辛的经济改革使全社会受益,还是只是让拥有优越社会关系的少数人变得更富裕的争论日益激烈。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激化了这种争论。
中国中央领导意识到腐败及贫富差距扩大正在侵蚀它的权威,现在已经把解决这些问题列为中国的头等大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即缩小贫富差距,化解导致社会不稳定的矛盾。
在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壮举之一,在25年中使4亿人摆脱了贫困。
对于中国而言,有关一部分人收入正在下降的证据将极具破坏性。郝福满强调说,世界银行的发现并不是最后精确的结果。得出上述结论的数据是中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通过对大量家庭进行调查收集而来的。
首先,这个调查是对中国社会最贫困的人口在两个不同时点的简单对比,它并没有对同一人群进行持续跟踪。因此,这并不意味2001年最贫困的10%人口在2003年的收入都下降了2.5%。其次,世界银行于2005年开始进行分析,因此它并没有获得2005年及2004年的完整数据。最新的数据可以决定这种收入下降趋势是否在不断延续,或者只是一个独立现象。
郝福满还说,世界银行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好消息。最贫困的10%人口中大部分属于暂时性贫困,他们贫困状况主要是由突发疾病、失业或者土地征用等引起的。这就意味着,医疗保险或失业福利等基本的社会保障网络能够帮助他们脱离贫困。
最贫困人群中仅有20%-30%属于长期贫困,即使这样,这部分人也有一些积蓄。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