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经济   
[0] 评论[0] 编辑

旅游经济学

产生发展
19世纪后半叶,欧洲旅游活动兴起,旅游经营业开始繁荣。关于如何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工作也相应地开展起来。其研究范围不仅包括国内和国际旅游的现状,而且包括旅游统计、旅游业经营等。早期的著作有1889年意大利学者博迪奥发表的《关于意大利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及20世纪初意大利学者马里奥蒂出版的《旅游学讲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经济学得到迅猛发展,主要著作有德国博尔曼的《旅游学概论》,英国奥格尔维的《旅游者流动论》,联邦德国的克拉普特的《旅游消费》,南斯拉夫乌恩科维奇的《旅游经济学》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事业,美国意大利英国、联邦德国、日本南斯拉夫等国的学者、专家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饭店经营管理、旅游市场、旅游心理、旅游经济等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为旅游经济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
研究范畴
其研究的主要范畴有:旅游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关系;旅游供求规律;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利用、保护、改造的经济原则以及贯彻这些原则的具体措施;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原则和措施;旅游服务、旅游市场、旅游商品的特点、方式及发展途径及旅游经济在国内国际的前途和方向预测等。在中国,旅游经济学以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具体研究旅游经济中各种经济关系及其特殊规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性质、特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关系以及旅游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旅游者的需求及其消费构成,旅游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与旅游价格政策;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旅游业的发展道路。是随着中国旅游业发展而不断深入的。20世纪20年代,一些经济界人士曾对旅游业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的政治经济意义等进行过讨论。1949后,特别是1979年以来,旅游业发展很快。经济学界结合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阐述和论证了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业经营管理体制,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道路等问题,为中国旅游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中国发展
(图)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
总体来看,中国旅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构建,目前尚处于翻译引进与研究并重阶段。近几年来,欧美旅游经济学领域的大量著作不断被译介,为建设中国旅游经济学的学科基础提供了广泛的知识支撑,为拓展学科研究的视野和论题范围提供了有价值的示范启发,为提升学科的内涵质量和规范水平提供了有益的标准参照。这同时也为结合当下的中国旅游经济实践,创立发展本土旅游经济学理论提供了论辩的对象,使旅游经济学界建构本土旅游经济学理论的自觉进一步提升。中国旅游经济学研究者可以运用这些比较成熟的概念体系、范式和方法,总结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经验,进行理论抽象和创新的基础性工作。这包括四方面:

1.厘清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中国的旅游经济学研究长期以来偏重于旅游经济活动的特性,旅游经济学被纳入了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如图书分类、专业划分等)。但有些学者认为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是这两门学科研究领域重合的产物。旅游学为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提,也就是研究对象;经济学为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也就是研究内容(钱林晓)。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有待进一步厘清。

2.界定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人们对此早已形成了普遍的共识,但何谓“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又有旅游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规律说、旅游业(旅游企业)的运行与发展规律说,和旅游经济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等代表性观点。这些观点要么不够全面,要么缩小或扩大了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同时,旅游经济领域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生产关系不应具有独立的、不同于一般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殊规律。为此,有学者主张对旅游经济活动的分析应以旅游生产力的分析为主,认为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主要是指旅游生产力的运动和发展规律;也有学者认为旅游经济学不仅要研究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还要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关注包括非经济现象的整个旅游活动,在重点研究旅游经济影响的同时,展开对非经济因素影响的研究(戴斌)。因此,对于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内涵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便科学界定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加强旅游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学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的基础性学科。传统的旅游经济学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西方古典经济学或新古典经济学移植而来,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探索应用在旅游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中却相对滞后。旅游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需要基础理论平台的提升与创新。学科应全面借鉴和吸收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和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构建更具解释力的理论体系,形成一个包括微观、中观、宏观在内的多视角的、结构完整的旅游经济学理论新范式。

4.强化旅游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方法的研究要完成描述研究、解释研究、预测研究和规范研究四个连续的层次。研究者不仅能够对事物进行描述和解释性基本层次研究,更要善于进行预测事物未来、寻求事物本质规律的预测和规范研究,用高层次的研究指导决策。在规范研究中,数理统计和构造模型等方法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者们大都运用数学模型、分类模型或空间模型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有现实意义的结论,研究的问题也比较深入而且有代表性。而考察中国旅游学术核心期刊《旅游学刊》,从1997-2004年的刊物中剔选出“旅游经济”方面的文章33篇,其中82%采用文字描述方法,只有8%采用模型分析,10%采用数量分析方法(颜泳红)。这说明国内学者习惯于运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且侧重于较低层次的论证和阐述,学术重复建设或搭便车现象严重,鲜有数理统计和构造模型等分析研究方法的应用。当前,建立完善中国旅游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科学配置有限的学术研究资源,提高其实践指导效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关书籍
(图)《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现代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全书共11章,包括四大部分: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市场及其供给关系;旅游经济的管理与决策;旅游经济学的展望。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与实证分析两大块,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证部分则以大量具体详实的案例,针对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系四川省旅游类系列精品教材,由四川省教育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众多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学者合作编著。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专科教材,也可作为中专、高等职业教育或自学考试教材,还可作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参考资料
[1] 新浪网 http://news.sina.com.cn/o/2007-09-11/075812546924s.shtml
[2] 价值中国 http://news.sina.com.cn/o/2007-09-11/075812546924s.shtm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新贸易保护主义    下一篇 无单放货

相关标签

热门标签